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期以来,我国的中学普遍存在的事实是"应试教育",其弊端显而易见,学生的大量精力都花在如何考试上,综合素质亟待提高.因此,近年来我国的教育部门不断强调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诚然如此,诸多的学者和一线的教育工作者还是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偏颇,无法脱离"应试教育"的束缚.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教育部门及社会上对大、中、小学教育议论纷纷,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更是热门话题.本文也就素质教育中的"艺术教育"问题,从一个侧面浅谈拙见.  相似文献   

3.
高考与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关系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教育界对高考与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之关系探讨,多停留在感性层面.高考被看成是造成应试教育的"罪魁祸首"和推行素质教育的"绊脚石",并因此承受着不公正对待.实际上,高考既与应试教育没有天然的"血缘",不是应试教育的"罪魁祸首",也并非素质教育的"绊脚石".这些关于高考的误解都是由社会竞争和社会矛盾所引起.  相似文献   

4.
阙柳顺 《丽水学院学报》2002,24(Z1):114-115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观念、教法、学法有相当的市场.时至今日,仍有许多人墨守成规,津津乐道于"应试教育"的做法,无视于素质教育的要求;或把"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对立起来;或对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  相似文献   

5.
校园不公平现象几乎存在于所有中小学,使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成为一句空话.尽管天天在喊加强素质教育,而学生实际上仍然在应试教育下接受严重的不公平对待.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素质教育"已是人人皆知,但是,为什么这种符合时代发展的教育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呢?我认为,"应试教育"的阴影依然存在,并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发挥着很大的作用.我从实践中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这四个方面进行反思,要想全面地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彻底改革"应试教育"带来的弊端. "素质教育"一词源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可以说,"素质教育"的思想现今已深入人心,成为当今教育改革的一个热门话题."素质教育"思想带来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春天,"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坚持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成为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但是,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的隔离,仍是人们长期困惑而不能解决的问题.我们不得不冷静地反思:在教学实践中,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哪些问题与"素质教育"的理论相违背?  相似文献   

7.
"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存在着对举对立的联系,找准二者之间的这种联系,才能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评估体系、教育环境和教育者素质要求六个方面对"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8.
在基础教育阶段,实施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一个重大的社会课题。从目前情况看,完成这一重大课题,不仅需要教育部门的积极努力,而且,尤其需要各级政府积极导向,全方位营造素质教育的大环境。 面向社会,抓教育观念转变 各级政府应当从社会长期发展高度,从素质教育关系民族前途命运的高度,重视抓好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特别是在当前人们仍然被束缚在应试教育理念之下的情况下,应当面向社会,狠抓教育观念的转变,尽快提高社会全体成员对素质教育的认同程  相似文献   

9.
以往教育界对高考与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之关系探讨,多停留在感性层面。高考被看成是造成应试教育的"罪魁祸首"和推行素质教育的"绊脚石",并因此承受着不公正对待。实际上,高考既与应试教育没有天然的"血缘",不是应试教育的"罪魁祸首",也并非素质教育的"绊脚石"。这些关于高考的误解都是由社会竞争和社会矛盾所引起。  相似文献   

10.
在教育界,以素质教育为旗帜的改革正在迅速展开,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然而事实却是,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不少学校的教育立场仍然基本不变.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从根本上兑是教育的制度性改革力度不大.为什么教育的体制性弊端难以触动呢?其原因有二.  相似文献   

11.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要求各级教育部门要“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改变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虽然素质教育的呼声此起彼伏,但真正落实到实处的却是寥寥无几。什么是素质教育,怎样实施素质教育,如何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这仍是值得教育工作者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姚建华 《班主任》2005,(9):47-48
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迈进,是我国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需要.传统的应试教育,是脱离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单纯地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育;而素质教育,则是根据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相比,是教育的一大进步.然而,推行素质教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不仅涉及到老师、学校、家长,还涉及教育部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比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大进步,这一点已经被社会各界所认同.但目前推行素质教育仍面临着许多现实问题,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将严重阻碍素质教育的进程,甚至导致素质教育进入"有名无实"的尴尬境地.推行素质教育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中小学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教育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素质教育"的教育目的是要使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  相似文献   

14.
王锦 《小学生》2013,(12):20-20
素质教育虽是当今教育的重中之重,但是,应试教育也依然存在,学生的高分仍然在升学中不可取代,为此家长要求学生考高分,学校要求教师抓高分,教师教导学生考高分。部分教师在受外界"分数评价"的影响下,在教学中对学生一股脑儿地"费尽心机"、苦口婆心阅读教学中一篇文章通过对学生的再三分析、再三强调、再三讲解、再三练习巩固,学生得到了"全面的知识",考试也许会  相似文献   

15.
全面推进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已成为举国上下的一致认识。然而,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的现象还比较为普遍的存在着,出现了必修课上看"应试教育",活动课上看"素质教育"对内搞"应试教育",对外搞素质教育等等不正常的教育现象。  相似文献   

16.
素质教育是应试教育的发展和进步,是社会发展的产物.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近,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应试教育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的人才逐渐出现了"分离"乃至"逆转",应试教育势必被时代的浪潮所淘汰.时代的发展呼唤着知识的革命,知识的革命呼唤着教育的革命,素质教育于是便应运而生.在素质教育中,教育者也应对自己来一场"革命"--为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从教育理念上和知识结构上进行革新和整合,重新寻找并确定自己对职业的价值定位和价值取向,把自己人生价值的实现同社会发展融合在一起,以便于任教育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一己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一、因材施教,摒弃"全能"教育思想是切实做好"减负增效"的根本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区别之一:应试教育盲目追求高升学率,素质教育则强调"人性"与"民主",保护学生的兴趣.宋代朱熹说:"圣人施教,各因其材,小以成小,  相似文献   

18.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党和国家向基础教育战线提出的一项紧迫任务。因此,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部门,特  相似文献   

19.
目前农村教育改革最主要不是条件的问题,而是教师素质问题.教师必须跟上时代教育改革的步伐,转变观念,掌握素质教育关键理论,勇于在实践中探索,摸索出适合地方实际的教育教学策略. 时代在发展,教育观念在更新.学校朝什么方向发展,主导权和决策权在于校长.校长应正确理解、划分"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树立正确的人才教育观,自身具备探究、先行、指导精神,深入研究素质教育理论,掌握素质教育操作策略,高层次更新教育观念,做素质教育改革的带头人,加快素质教育改革的步伐.特别是正确理解和区分"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才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顺利"人世",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愈来愈大,这就要求我国的教育模式应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而中学教育,特别是高中教育,承担着"把应试教育转到以提高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国民基础教育的轨道上来"的艰巨任务,应培养出高素质的合格人才,而不是高分低能的"书呆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