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贫困地区存在的贫困代际传递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了我国反贫困事业取得的成果。通过对我国贫困地区贫困代际传递的成因及内在机理进行探讨,进而明确“体育+”在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中的作用。研究认为:“体育+”在个体、家庭、社会3个层面对阻断贫困地区贫困代际传递中起着促进作用;基于祖辈、父辈、子辈三代人的贫困变动路线,制定“体育+教育、产业、健康”3条实质路径阻断贫困地区贫困代际传递;最后提出“体育+”运用于阻断贫困地区贫困代际传递中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目的: 采用横向研究设计,考察儿童体育活动的家庭代际传递效应,以及家庭亲密度的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和家庭亲密度量表(学生版),对662组家庭(儿童年龄11.95±2.091岁,男生49.40%;父亲41.67±3.942岁;母亲38.92±2.787岁)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父亲体育活动、母亲体育活动、家庭亲密度分别对儿童体育活动的正向影响显著(P<0.001),并且,分别解释了61.0%、25.4%和19.7%的变异;父亲体育活动、母亲体育活动不仅对同性子女体育活动的正向影响显著,对异性子女体育活动的正向影响也皆达显著水平(P<0.001);在父亲体育活动或者母亲体育活动影响儿童体育活动时,家庭亲密度皆具备中介效应,并且,中介效应量分别为9.2%和10.9%。结论: 儿童体育活动存在家庭代际传递效应,而且,父亲体育活动、母亲体育活动对同性或异性子女的体育活动皆具积极的促进和引导功效;父亲或母亲积极的从事体育活动有助于提升家庭亲密度,进而改善儿童体育活动状况,并且,相较而言,父亲更易通过行为表率而实现儿童体育活动的家庭代际传递,母亲则更易通过营造亲密的家庭关系而促成儿童体育活动的家庭代际传递。  相似文献   

3.
民俗体育作为乡土文化的优良载体对于乡村治理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运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以民俗体育文化传承为出发点,对影响民俗体育发展的代际冲突机理进行梳理,探寻新时代我国民俗体育参与乡村治理实践的困境与路向。研究发现,本位冲突造成民俗体育的流失与改造、观念冲突导致民俗体育边缘化、政策冲突造成代际场域传承不适,是造成我国民俗体育发展时代困境的主要因素。研究认为,由代际传承向代际创新的自治转变、由代际冲突向代际团结的德治转变、由政府治理向社会融合的共治转变是我国民俗体育有效参与乡村治理实践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基于家庭结构及家庭代际关系的变化特点,结合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对我国中小城市家庭体育消费的文化维系、决策权力模式、场所偏好、结构倾向、参与方式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中小城市家庭体育消费的文化“反哺”现象、家庭决策权力“民主”模式与家庭规模正相关;家庭体育消费场所“品牌化、便利性”偏好、家庭体育消费结构“服务性”倾向与家庭规模小型化保持紧密关系;不同规模家庭体育消费参与方式呈多元化;家庭体育消费影响因素分别是外部因子、内部因子、产出因子和刺激因子,在各因子上不同规模家庭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
《湖北体育科技》2019,(4):328-330
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近代中国体育文化的演进历程和历史意义。主要结论包括社会环境的剧烈变迁是造成近代体育文化出现代际冲突的宏观原因,近代体育文化代际之间的演变分为3个阶段:朴素体育文化的断裂、近代体育文化的争辩和现代体育文化的萌生。从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分别对近代体育文化代际冲突现象的历史意义进行诠释。  相似文献   

6.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阶段,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已经上升成为国家的重要战略发展目标。培养青少年全面发展,最根本是智力、体力和道德的充分、统一的发展。本文针对青少年体育参加不足的文化习惯进行分析,探索代际传递与路径重构。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家庭人际关系为切入点,从代际关系(结构性、联系性、情感性、一致性、规范性)的视角出发,验证代际关系和自我身心健康意识对初中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方法: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2014-2015)数据提出的路径假设进行验证与分析。结果:隔代关系的交际、交流越多,初中生的体育锻炼程度越高;自我身心健康意识越高,初中生体育锻炼程度越高;自我身心健康意识在代际关系与体育锻炼行为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揭示了代际关系、自我身心健康意识对初中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为促进家庭体育的健身、学生体育锻炼意识与行为的培养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数理分析等研究方法,在对我国青少年体质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我国青少年家庭的体育态度及行为、体育活动、体育观念、体育消费等问题,全面了解我国城市青少年家庭体育活动的现状、青少年体育消费情况及家庭的健康理念等相关问题,探寻我国家庭体育开展的内在规律与发展趋势,为更好地改善和解决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持续下降的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新世纪初我国部分城市青少年家庭体育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数理分析等研究方法,在对我国青少年体质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我国青少午家庭的体育态度及行为、体育活动、体育观念、体育消费等问题,全面了解我国城市青少年家庭体育活动的现状、青少年体育消费情况及家庭的健康理念等相关问题,探寻我国家庭体育开展的內在规律与发展趋势,为更好地改善和解决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持续下降的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立足于供给主体视角和行为主体视角,对疫情期间青少年体育活动开展变化进行探析。结果表明:从供给视角来看,在政府层面,政府引领下青少年家庭体育成为疫情阻击的精神旗帜;在学校层面,线上教学的弊端显现出体育活动自主实践能力的缺失;在家庭层面,居家隔离锻炼进一步强化体育活动的代际影响;在社会层面,非医疗健康干预下青少年体育需求的供给场域单一。从行为主体视角来看,青少年体育价值观念在新冠疫情下得到重塑,在后疫情时代的短期运动热潮中迎来发展机遇,青少年体育活动存在主观意识与客观参与之间的矛盾。为此提出相应建议:学校体育应增加健身知识和方法内容,促进体育课程由"练"到"学"的转化;提高青少年体育活动的内生性需求和自组织能力,强化体育运动与科技信息的紧密结合;建立青少年体育服务供给的多元场域融合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1.
针对我国女性运动健身过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设计实施“亲子体育”行动研究,旨在消解已婚已育女性在体育参与中面临的家庭结构性障碍,促进女性运动健康。从微观和实操层面对女性参与者健身过程进行记录、反思、调整,发现“亲子体育”在现有社会条件和性别秩序下可有效促进女性的体育参与,不仅能协调女性自我发展需求与家庭角色间的矛盾,将女性体育参与的家庭结构性束缚转化为结构性支持,还能改变女性对体育的认知,促进健康运动行为的代际传递。虽然“亲子体育”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女性的社会角色,也无法完全扫清女性体育参与的障碍,但在现有社会文化制度下其是一种有效的女性运动健康促进的改良措施和中间路径。  相似文献   

12.
据实际调查,目前我国青少年身体活动的水平不断的降低,进而出现肥胖的现象,甚至有心血管疾病以及相关的不良现象。由于情况比较普遍,而且具有严重的性质,促使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这种现象。以往青少年体质低下的原因归咎于学校体育教学,进而忽视了家庭体育作用的重要性。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家庭体育、锻炼动机与青少年身体活动之间的关系,笔者根据自身经验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运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2)数据,基于代际视角探讨流动人口体育参与对其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1)流动人口的体育参与能显著提升其幸福感,"健康"和"社会资本"是影响流动人口体育参与和主观幸福感关系的重要机制;(2)流动人口的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的代际差异,而体育参与及其因素对其幸福感的影响在新老两代流动人口间也存在显著差异。基于此,在政策层面,针对流动人口体育参与的不同代际需求,构建多元、差异化的流动人口公共体育服务政策体系,为流动人口提供公平、与其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体育服务,从而提升流动人口体育参与水平,更好地发挥体育参与促进流动人口积极幸福体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学区体育教育的新体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期体质监测表明,青少年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指标持续下降,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城市超重和肥胖青少年的比例明显增加,部分农村青少年营养状况亟待改善.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单纯的学校体育教育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青少年增强体质的需要,社区体育和家庭体育也应该承担起部分体育教育的职责.为此,提出构建以学校体育为主体,以家庭体育和社会体育为补充的"三位一体"的青少年学区体育教育新体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采用交叉滞后研究设计方案探究低头行为的代际传递效应,以及与青少年居家身体活动的因果关系。方法 采用低头行为量表和国际身体活动量表–短版,对616组初中生家庭[男生48.21%;子女年龄(13.17±2.634)岁,父母年龄(39.77±4.692)岁]进行为期3个月、2个阶段的问卷追踪调查。结果 青少年低头行为与居家身体活动具有跨时间稳定的性别差异(P<0.01);父母低头行为、青少年低头行为与居家身体活动具有同步、稳定的相关性(P <0.001);交叉滞后分析结果显示,父母低头行为能显著预测3个月后青少年的低头行为(β=0.29,P<0.001)和居家身体活动(β=-0.18,P<0.001),青少年低头行为能显著预测3个月后的居家身体活动(β=-0.30,P<0.001);父母低头行为既会直接影响子女居家身体活动,还能通过影响子女低头行为间接制约其居家身体活动。结论 相较于男生,女生的低头行为更频繁并具有相对较低的居家身体活动水平;低头行为在父母与子女间存在代际传递效应,并且该代际传递效应会对青少年的居家身体活动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以"锻炼行为分阶段转变模型"、"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等理论为基础,选取福建省七城市家庭为调查对象,通过对不同家庭环境资本构成特征的调查研究,考察青少年锻炼行为阶段转变的多维家庭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我省大约21.72%城市青少年处于锻炼行为前意向阶段,仅大约13.53%城市青少年处于锻炼行为保持阶段;(2)青少年锻炼行为处于不同阶段的家庭经济资本不具有显著性差异,而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和家长的体育意识具有显著性差异;(3)家长的体育意识和家庭文化资本是影响青少年锻炼行为阶段转变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7.
运用问卷调查、层次分析等研究方法,就影响我国城市青少年体育消费心理预期的诸多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目的在于为改善和提高青少年体育消费心理预期,扩大体育消费市场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我国城市青少年体育消费心理预期的主要因素为家庭经济状况、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体育消费市场环境和社会文化等因素;同时,国家经济政策和消费者获取消费信息等因素也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是我国竞技运动的后备人才库,是我国未来冰雪体育发展的主力军.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黑龙江省城市青少年参与课余冰雪体育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黑龙江城市青少年课余冰雪体育活动开展情况不容乐观,学校作为青少年参与冰雪体育活动的主要阵地,存在场地不足、教师指导不专业等问题.进一步分析了家庭、社会力量、政府对青少年课余生活的重要影响作用.在分析青少年课余冰雪体育活动参与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提出鼓励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学校加大对冰雪场地设施建设、家长给予态度上的鼓励和物质上的支持等解决对策,为黑龙江省城市青少年更好的参与课余冰雪体育活动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9.
陈肖  李恩荆 《湖北体育科技》2016,(12):1044-1047
运用文献资料法,从青少年的身体形态、生理功能、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社会适应5个方面阐述家庭体育的重要性。研究发现家庭体育对青少年学生运动行为的影响主要从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分析,内在因素表现在家庭父母、家庭情况、家庭环境;外在因素表现在学校体育的制约和社区体育的制约。为此提出青少年学生家庭体育运动行为的策略研究建议应加大对家庭体育的宣传,转变体育观念,提高父母对青少年学生体育活动参与重要性的认识;从城乡两地出发,加大青少年公共服务组织建设;融合家庭、学校、社区体育一体化发展,构建青少年学生体育参与家庭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20.
《体育与科学》2019,(3):48-53
青少年体育作为"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综合治理和改革已跃升至国家战略层面。以往对青少年体育研究存在结构性矛盾和体制锁定的不足,因此提出了文化堕距和文化贫穷理论的分析框架是诠释和重构体育参与促进的理应进路。围绕着惯习与阻断的主线,在社会结构文化变迁中对60名大四学生的"体育参与史"进行了质性研究。研究认为:1.青少年体育参与中的文化贫穷具有跨区域、跨阶层传递的普遍代际特征,作为"鸡肋"的体育活动境遇是一种对惯习的身体规训、失范和异化的沿袭;2.对社会、教育和体育的行业性失范进行纠偏可以重构现代化的青少年体育参与行为路径依赖。具体而言,在国家和社会层面要强力构建社会支持下的健康共同体,教育中要坚持代际公平原则,强化同喻文化的开放性,凸显体育文化贫穷代际冲突的正向激励功能。体育行业从业人员和受教育者要积极行动和自我赋权,力争师生的体育合法权益和话语权;学校体育需重新审视其价值原点,贯彻青少年体认运动项目乐趣的原则,强化体育场域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