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根据顾随先生所论,以《旅夜书怀》和《山石》诗为例,从“修辞”和“阳刚”契入,分析韩愈一方面学习杜诗修辞之锤炼,一方面发扬杜诗的阳刚之气,在对比中以见其诗修辞锤炼之妙与阳刚之美。  相似文献   

2.
《随园诗话》是清代诗人、诗论家袁枚所著,论及内容包含了诗歌美学、诗歌理论等古典诗歌的方方面面,其中含有不少修辞理论,涉及到修辞的多个领域。本文从"修辞立其诚"、诗之美、辩证思维以及鉴赏品读四方面论述探讨袁枚的修辞观。  相似文献   

3.
韩雪艳 《文教资料》2010,(32):28-29
诗与乐同源.诗歌语言极大地增强了汉语的音乐表现力。寒山诗歌语言的音乐美.除了表现在语音方面讲究平仄押韵等外,还表现在修辞方面,即通过各种修辞手段或语言手段以构成诗歌音乐性的美感。诗歌创造音乐美的修辞手法有很多,就寒山诗歌来说.为了达到音乐美,它用了复叠、顶真、回环等修辞技巧。本文以唐代寒山诗歌的语言修辞节奏为视角,通过分析三种修辞手段对其语言的音乐美作了考察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诗人柯岩的《周总理,你在哪里》这首诗,是一首感人肺腑的优美诗篇,它之所以达到如此效果.是因为诗中所表现精巧的构思美、高大的形象美、壮阔的意境美、强烈的情感美、和谐的韵律美和修辞的文采美达到完美的结合。在教学中。我采用反复朗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朗读来加深对这首诗的理解,赏析体会诗中美的韵味,从而得到美的熏陶。  相似文献   

5.
古诗翻译的得失,取决于对原诗深意的理解,揣摩如何用诗化的目标语再现原诗的诗体、韵律、词藻、修辞、意境、词汇文化内涵和创作艺术,译诗贵在传神达意,兼顾原诗的形式,体现其音象美、视象美、意象美,以信、雅、达的标准保留其风格。  相似文献   

6.
按照等效论的观点,翻译的原则是再现原作效果。诗是高度集中审美形式和形象思维艺术,即"神美"。而古诗的形式包括节奏以及一切修辞手段都传递着美,即"形美"。译诗就是用不同的语言移植诗中的意境,并同时达到形合和意合这两个目的。  相似文献   

7.
在某种程度上,英诗《别离辞·莫伤悲》在结构和修辞两方面皆营造了清晰的圆美意境。诗歌结构的圆美与修辞运用的圆美同本诗精神情爱圆美的主题表达协调一致,共同构成了诗歌由表及里圆美的整体形象。透过全诗圆美的语言表层和结构组合,读者可以在各种通俗易懂的意象呈现中构建出各类与诗歌意义密切相关的语境假设,并借助诗句的修辞效果在众多的语境假设中探索到全诗圆美意境的最佳关联性。  相似文献   

8.
王维在诗中借助语音修辞——音节匀称、平仄相问、节拍自然、韵脚和谐、叠音生动,使表意更加生动形象,给人以美的感受。  相似文献   

9.
修辞是对语言的加工和锤炼,以求达到美的表达效果。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段,充分体现了修辞的均衡美、变化美、侧重美、联系美、声音美,使其作品达到了散文艺术的高峰。  相似文献   

10.
为了从一个更广阔、更新颖的角度解读李贺及其"神鬼诗",从修辞功能的三个层面——修辞技巧、修辞诗学和修辞哲学,采用分点论述、逐层深入的方法,对李贺"神鬼诗"从话语建构到文本建构最后到精神建构进行梳理阐释。这对于深入研究李贺诗歌修辞艺术及探寻其精神世界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田绮  凌青 《海外英语》2012,(6):198-199
《她走在美的光影中》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代表诗人乔治.戈登.拜伦的名篇佳作,是一首歌颂女性娇美的咏美人诗。该文基于文学文体学理论,从语音、词汇和修辞层面分析此诗的文体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如何体现和深化了诗歌的主题—通过演绎一个美丽动人、秀外慧中的女子形象,表达出真和善与美不可分割的关系,只有为善,才能使外在的美得以升华。  相似文献   

12.
孙艳 《海外英语》2014,(11):221-222
《呼唤声》是文学界有名的悼亡诗。作者在诗歌创作中既继承十四行诗的传统,又有自己独到的创新之处。该诗情真意切,形式优美,彰显了作者醇厚的文学功底。笔者尝试从韵律,句法和修辞手段三个方面分析该诗的审美特点,解析该诗诗意美效果的构建。  相似文献   

13.
诗歌的魅力主要来自它的语言,读者在细细品味诗歌语言的过程中,体味领悟诗中所隐含的思想、情感.修辞作为语言的艺术,更是追求较高的审美价值,达到美的境界,使人获得美的享受.英诗中修辞的运用增添了诗歌的美感和欣赏价值.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英语广告语中常见的押韵修辞、反复修辞、排比修辞、双关修辞、比喻修辞、拟人修辞和夸张修辞的讨论及其美感审视,指出英语修辞格在英语中的广泛应用,使得广告语言更加精练、生动、含蓄、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同时传递出英语广告的形式美、结构美、简洁美、音韵美、意境美、形象美和意蕴美,使读者获得美的享受,进而达到广告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5.
刘勰在《文心雕龙》里对修辞有过精辟的论述。他不仅关照了语言表达中的消极修辞现象,也注重了积极修辞格的运用。他从美德、美才、美情、美辞和美文等方面阐释了“情动而辞发,因内而符外”的修辞美学观,其关于修辞的解说既有理性的分析,又有实例的支撑。这些对我们今天的修辞认知和修辞创造仍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6.
"诗散文"是从西方传来的一种新文体,是在散文的形式和特质上融入诗的元素,是包孕着诗意的散文。淡墨诗散文以其独特的地域文化、高原情感和丰富细腻的艺术修辞而享有赞誉。其文本的语言修辞丰富多样、各具特色,论文从拟人辞格入手,从本体的多样性、表现形式的多样性等几方面来论述其拟人辞格的艺术美。  相似文献   

17.
意境是诗歌创作的主体,是诗歌美的集中体现,是诗歌的灵魂。译诗要发掘意境,领悟诗美,把意境和审美有机结合起来。发掘诗歌意境,首先,要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文学修养等。其次,可从意象、修辞、句法结构等方面入手。再次,可对字、词、句进行点评分析。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种特殊文体的广告语,诗型广告的翻译既要传意和传神,还要传递诗学美感。从关联理论的视角探讨诗型广告的翻译特点及实现等效翻译的语用策略,认为诗型广告翻译要从文体、语言表达习惯、语言审美、文化和仿拟修辞等角度采取相应的策略,使原广告的交际意图以及美的诗性意境在译语广告中完美再现出来。  相似文献   

19.
陈子昂的诗文革新理念主要体现在其作品中体现的修辞思想上,他的修辞理论主要有"兴寄"说和"风骨"说,体现了立诚、切旨、适境的修辞原则和讲究比兴、音律的修辞手段,形成了明朗刚健的修辞风格。陈子昂的修辞理论影响深远,其修辞思想虽然具有"重质轻文"的倾向,但仍符合客观规律和时代发展的需要,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20.
我们教诗,与教其它文体一样,是为了实现语文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必须要按照诗歌的特点去教。必须分析诗的意境、艺术形象和思想情感;学习诗的艺术手法、结构、语言和修辞等技巧;引导学生欣赏诗的声凋、节奏,音韵等形式美。这里,我仅就通过诗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问题,略抒己见。一、只有通过想象、联想、才能再现诗中的意境。诗歌,要用形象思维创造艺术形象。诗歌艺术形象的主要形式则是意境。诗人在运用形象思维创造意境的过程中,想象和联想是其主要的思维方式。要再现诗中的意境,必须通过想象、联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