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苑晓慧 《考试周刊》2012,(28):16-17
高校体育课普遍存在学生情绪低落的现象,作者通过文献查阅及逻辑分析的方法对此现象进行研究,认为这主要是受三个方面的因素影响:社会对体育的偏见;学生自身缺乏对体育的正确认知,并且没有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体育教师教学态度消极、形式单调。针对这些问题,可以从端正教师的态度,多鼓励学生,经常变化教学形式,注重体育课堂语言表达,从体育游戏等方面入手来改善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情绪,使学生在体育课上情绪饱满。  相似文献   

2.
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大部分学校都十分注重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培养,而体育课由于属于半玩半学性质的课程,对于提升学习成绩没有直接的影响,所以很多学校都忽视了体育课的教育,更有甚者直接将体育课取消掉,将时间转移到别的学科的教学上,久而久之就导致学生从根本意识上也不再重视体育这一学科,使学生身体各方面机能、协调性、灵活性等等产生衰退的情况、笔者通过总结多年体育教学工作经验,结合目前大部分学校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目前体育课教学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去完善体育课教学体制。  相似文献   

3.
新形势下,各大高校愈加重视体育课这一重要教学组成部分,国家更是积极提倡体育锻炼,因为体育不仅能提高国民的身体素质,更能磨练人的意志,但是在很多大学生的心目中,对体育课重视度不高,都是抱着应付考试,完成学业的态度,分析其原因来看,主要是因为学生对体育课缺乏热情和兴趣,对体育锻炼缺乏认识、教学内容单一等的影响.所以怎么培养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成为了当前高校教育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结合此问题对高校大学生体育训练中兴趣培养途径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4.
高校和谐体育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教育模式,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分析体育课教学氛围的特点,协调并整体优化各种教学因素,创设和谐的育人氛围,从而使学生身心各方面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的导向下,各门文化课教学都存在着学生厌学的问题,甚至在体育课上同样有学生厌学。从理论和实践上讲,中学生因为好动的本性本本应是最喜欢体育的人群,然而,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中学生并不喜欢上体育课,对体育课上布置的一些活动和项目也并不感兴趣。也许,学生并不是真正讨厌体育活动或体育课,而是对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教的内容和方法感到枯燥厌倦甚至反感。因此,如何让体育课吸引学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就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几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大多数学生都非常喜欢体育课,城市的学生现今由于受到居住环境、家长工作、各种辅导班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户外活动受到极大限制,而体育课大都在室外进行,从教学环境到内容无不对学生是一种从精神到肢体的完全放松。  相似文献   

7.
高校体育课上的篮球战术教学,因受教学时数、教学方法、练习手段、战术内容的丰富多变,以及学生的运动技能等诸多因素影响,教学质量和效率均有待提高。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需长期探索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阳光体育运动"和高校扩招背景下,高校实施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正当其时。文章在分析高校实施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对我国体育课程和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如何在体育课上更好的调动女生的积极性,这是我们每一位体育教师都头疼的问题,个人认为对传统器械进行积极的创新对解决这个问题效果小错,一个创造性的形成和发展,有赖于教育的作用和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和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把发展创造力作为教学的核心.让课堂充满创造力,使学生产生兴趣.涮动她们的学习热情。可见,体育教学,创新是必要的。作为一名中学体育教师的我,着眼学生,从学校实际出发,结合“跳绳”这一教学活动,对体育课的教学,略谈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
高校体育承担着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确保学生更好的完成学业和掌握更多知识的任务。然而在推行素质教育、改革教学内容的今天,高校的体育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严重影响着部分大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为了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利用问卷调查法、观察法、文献资料法和分析法对影响部分高校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因素进行归类和分析,重点分析了在场地器材、教学内容设置、考试机制、教师业务水平、学生对体育的认识等方面的原因,针对这些因素提出加大体育设施投资力度,大胆进行教学内容、形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等的建设,来提高大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相似文献   

11.
毛宏斌 《职教论坛》2003,(18):41-41
体育课一直是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喜爱的课程之一,但近年来,在中职学校却大受冷落,为数不少的学生上课无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畏难情绪较大,上课借故请假,有的甚至拒上,考试只求及格,这些给体育教学和管理带来了新的矛盾和问题。笔者就中职学校学生厌上体育课的原因作了一些调查和分析,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从主观上讲,随着高校扩大招生,高中升温,中职学校,大多数都是中考的落伍者,生源越来越差,这一部分学生缺乏理想、信念、抱负、追求,而且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由于从小受父母过分溺爱,他们缺乏基本的生活能力,综合素质差,导致学习…  相似文献   

12.
我国《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全面实施,标志着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意义。为了推行该课程标准,完成体育教学目标,教师需要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其积极参与到体育课堂中。然而,高中阶段大多数女生在体育课上都表现得比较消极,影响了体育课的顺利实施,也影响了其他学生体育课的积极性。为此,教师应该具体分析体育课上女生群体存在的问题,并找到解决策略,以调动高中女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保证体育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3.
英语是中学的主干课程,在体育课上开展双语教学,为学生体育兴趣与英语能力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中学体育课中开展双语教学不影响学生的升学成绩、体育课的活动性、较为自由的空间,是其他课程所不具有的优势。应加强体育双语教学的开发与研究。  相似文献   

14.
对高校公共体育课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公共体育课的评价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薄弱的环节,困扰着体育教师和学生,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虽然近年来高校公共体育课的评价理论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仍然没有实现体育课程评价在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突破,特别是在向素质教育思想转型的过程中,更缺乏实践的全面检验,难以得到教师、学生和家长的认可,由此可见,从体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角度出发,我国高校公共体育课的评价工作尚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实证调研方式,系统分析了新冠疫情防控期间甘肃省15所高校开展线上教学的实施现状、面临的问题以及影响因素.针对目前线上教学存在的教学方式、师生互动及课程安排合理性等问题提出了改善建议.高校和教师要积极开展和参与线上教学的相关培训,教师应当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其学习自主性,对于实验课、体育课等实操课程的安排应尽量合理.  相似文献   

16.
夏卢根 《教师》2012,(34):116-116
据有关资料统计,江苏省苏中地区全年受天气这一外部因素的影响,约有四分之一的体育课必须在室内进行。纵观室内体育课的现状,放任、散漫、被其他课程挤占等不良教育现象普遍存在,室内体育课教学,还未受到体育教师的足够重视。作为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好室内体育课,不仅能激发学生的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兴趣,还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自尊心、自信心,帮助学生形成健康、上进、乐观、开朗的体育心理,为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在长期的体育教学实践中,我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实践,使室内体育课教学焕发出了久违的精彩,具体做法分享如下:  相似文献   

17.
体育课教学改革后就实行了男女生分班上课,这对中学体育课来说是一大教学改革措施,改变了以往男女生合班上课中不利于女生学习的状况。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我觉得必须重视女生在体育课学习中非体能因素的培养,才能真正提高女生体育课的实效。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人具有自然性和社会性,这双重属性决定了人蕴藏着生物潜力(生理)、精神潜力(心理)这两种能力。本文所说的非体能因素,从广义上来说,从属于精神潜力的范畴。非体能因素主要是指学生情感、动机、兴趣、  相似文献   

18.
运用调查法和文献研究方法,从成人高校开设选项体育课的必要性以及开设的可行性和实施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等几方面探讨成人高校体育课教学中增设选项体育课的重要性。这对提高成人学员体育专项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培养终身兴趣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运用调查法和文献研究方法,从成人高校开设选项体育课的必要性以及开设的可行性和实施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等几方面探讨了成人高校体育课教学中增设选项体育课的重要性.这对提高成人学员体育专项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培养终身体育兴趣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关系社会总体健康水平,从对一所高职院校学生的调查情况看,反映学生身体素质的耐力、速度素质、力量素质、肺活量、体重指数等指标均不容乐观,达标者比例较低。大学生身体素质状况的成因较复杂,统计分析并未显示体育锻炼习惯和运动兴趣等因素对其有显著影响。学生对体育课的总体评价趋于良好,但多数学生平时很少参加体育锻炼,反映体育课与学生锻炼习惯之间的弱相关。高校体育课教学应强化"在场",发挥体育课对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