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1世纪是创新知识的世纪,教育,特别中学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建立创新思维的关键。人类社会正在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代,新时代需要创新人才,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  相似文献   

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人类的创造性活动推动了科技进步和经济腾飞。新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职责。本文探讨化学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方面的作用以及如何开展以培养创新为目标的化学教学。一、化学教育在培养创新方面具有独特作用所谓创新,包括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就是在创造过程中表现  相似文献   

3.
“二十一世纪是创新教育的世纪。”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强盛的支柱。中学作为国民教育的基础、人才培养的摇篮,应该大力推行创新教育,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作为一项战略性的根本任务。地理学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科学,在地理教学中应积极进行创新性思维与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使学生在未来发展中形成具有社会价值的创新能力,促进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那么,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呢?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永恒主题。时代呼唤创新型教师,时代呼唤创新教育,我作为历史教师将从四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5.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创新对于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他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前正在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素质教育,要求教育创新,而教育创新的核心是课堂教学的创新。因此,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进一步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成为教学改革的战略重点。那  相似文献   

6.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创新的关键在人才 ,人才的成长靠教育。传统教育重知识传授 ,以课本为中心 ,忽视个性、非智力因素和实践能力 ,妨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对此 ,应从更新教育观念 ,拓宽学生知识面 ,培养个性 ,改革教法 ,培养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重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统一 ,加强教育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7.
创新是国家的精髓,民族的灵魂。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社会发展与人类进步的主题。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代社会向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在英语学习已经高度普及的今天,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也应由培养单一英语人才向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转变。这种培养目标的转变要求我们重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本文试以笔者所在的师范学校为例,粗浅地谈谈在教学中培养英语专业学生创造力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8.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从当今社会的发展和人才需求的角度来看,社会对人才评价标准发生了变化,不但要求知识渊博,而且要求具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再从未来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创新教育既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又是人才使用的需要。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为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需要不断的改革.我们提倡的创新教育,不但教育的设备、手段、工具要更新。更重要的是教育观念的更新。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发展创造力是时代对我们教育提出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和一条基本原则。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实施创新教育呢?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总书记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纵观人类的进步史 ,不难发现 ,任何生机勃勃的发展时期 ,都充满了科学和技术的创新。当前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 ,我国现代化建设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十分艰巨的任务。一、培养创新人才是教育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关键教育只有源源不断地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才有可能推动国家高新技术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的改造 ,并直接构成国家的财富和生产力。因此 ,培养各级各类创新人才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关键。知识经济不仅是一种信息化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  相似文献   

10.
在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知识总量的激增和其更新周期的缩短,使人类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从知识的占有量转向了知识的创新。尤其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更需要创新人才所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中小学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是人类依靠知识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纪,教育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更应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能力.小学阶段作为学生思维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能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将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在教学中作了一些浅显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1985—1995年美国把创新(Creativity)作为其教育界的主题。近年来,我国也把创新教育提到事关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高度:“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尤其强调“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创新性作为民族自主之本,人类最有活力的行为,科学研究的生命线,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和科学进步起到了灵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教育》2014,(6)
正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新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教育。十八大报告中关于教育的论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再次阐明了教育创新的重要性。创新思维能力是创造力的核心,也是人类智慧的核心,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创新思维是指主动地、独创地发现新的事物、提出新的见解、解决新的问  相似文献   

14.
创新,是人类一个永恒的主题,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而教育创新是教育界一个常新的话题。当今时代,知识与创新主导社会的发展进步。我们要适应多元化的社会,培育出21世纪所需要的创造型的人才。就要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当前,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教育发展的趋势。社会要进步,科技要发展,根本之计在于教育。  相似文献   

15.
郁德贤 《教育探索》2000,(10):11-11
知识经济的竞争实质是知识和创新型人才的竞争。基础教育应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为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现代教育论认为,学生是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有多方面发展需要与发展可能,有独立人格和巨大潜能的人。受应试教育的束缚,学生成了知识接受的机器。规范单一的教育方法,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丧失,创造能力退化。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其意义是让每一个学生内在潜能得到充分展现,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挥。现代化教育需要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新…  相似文献   

16.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当前,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创新教育已成为时代的需要.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不仅需要提高民族的整体素质,而且还需要培养大批的创新型人才.我们身为人民教师,肩负着培育下一代的重任.实施创新物理教育有助于改变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  相似文献   

17.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核心目标,因为“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将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相似文献   

18.
发达国家经历了从学历社会、文凭社会向能力社会的迈进,这与市场经济发展是相适应的,而今又由能力社会向创新力社会迈进,这是由知识经济发展决定的。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国家的创新能力,是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和世界总格局中的地位的重要因素。创新的基础在教育,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是整个人类社会进步的共同要求。高校是知识传授系统,也是知识创新系统,要把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放在首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9.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开展创新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其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其基本尾性为普遍性,综合性,革命性。创新教育的内容包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  相似文献   

20.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不断发展的动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在知识经济初露端倪的今天,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新素质。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培养创造能力的中心环节。那么,在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一、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使他们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是创新思维的开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