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室内空间是建筑的主体,是人们起居、工作、学习、娱乐的载体。这就需要我们对室内空间进行再创造。对单一空间进行再创造时,我们要根据空间类型的特性对空间进行转变或对其特性进行加强;对由多个单一空间组成的复合空间进行再创造时,我们除了运用这种方法外,还要将这些单一空间有顺序地排列起来形成空间的序列,并突出重点。我们还要关注再创造中的整体问题。这样才能将我们的空间改造得丰富多彩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
简显鹏 《文教资料》2009,(18):12-14
城市、道路、高楼、宴会是<古诗十九首>中四个主要的空间意象.通过对它们的细致分析,我们看到,空间意象既关乎文本本身又关乎创造文本的语境.它将诗人的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联系起来,寄托着"我"的特定空间体验,不失为打开诗人心灵世界和诗歌文本世界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3.
大学的发展空间具有若干空间维度,如行业空间、体制空间、制度空间、市场空间、信息空间和地域空间等。本文尝试对大学发展的空间维度作出解析。  相似文献   

4.
学校空间的基本构成可分为固定空间、半固定空间和不定空间三个部分。作为固定空间的学校土地和建筑不能随意变动,具有相对稳定的特征,它的选定、设计与施工意味着学校空间的最初生产;学校中的半固定空间中以物质或文化形态出现的物品或符号可以按照教育教学所需进行各种调整和变动,它是学校中人与物相互作用最丰富的场所;以身体为构成因素的不定空间则处于不断变化的形态之中,它是学校空间最富生产力的区位,是学校变革最根本力量的集聚地。始于固定空间的正向生产与始于不定空间的逆向生产交织进行,既可以对学校主体产生一种规训、监控、调教的作用,也可以为学校主体提供展示、反思、发展的舞台和条件。学校空间总是寓含着一种不断重构并再次生成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空间权初探     
随着现代工业 ,特别是现代土木、建筑技术的发展 ,土地的立体利用越来越普遍 ,有关空间利用纠纷也相应增加 ,空间权也就成为法学工作者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文章对空间权的含义、性质、分类等作了初步探讨 ,以期推动我国空间权制度的立法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社会文化因素和情境对学习、教育至关重要,任何学习和教育都离不开空间。空间的教育性体现在:空间充当了教育的角色,教育通过空间来实现,个性化教育需要为学生提供选择空间。创新教育空间,要创新适应现代大学生学习特征的教学空间,创新"学习无处不在"的校园空间,创新可供选择的制度空间,创新广阔的精神空间,创新开放、共享的网络教育空间。  相似文献   

7.
空间是从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员所苦苦追求的一种视觉效果,是艺术表达的一种重要手段。平面设计的空间形式包括:正、负空间,层次性空间,区域性空间和三维透视空间。这些空间形式在平面设计中都有其鲜明的视觉特征,突显出空间形式在平面设计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平面设计的画面构成极为丰富,运用不同的空间组织形式能够呈现出千变万化的视觉效果,因此设计师越来越重视对平面设计中空间的运用与研究,探索平面设计的空间运用规律,提高对平面二维空间意识形态的认识和把握,使平面设计师在设计实践中能更好地运用平面设计中的空间语言,对平面设计中的文字、图形、色彩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编排,合理的运用正负空间的对比统一关系,以及适时运用矛盾空间,使要传达的信息更加清晰、明确,更有视觉感染力的传到给受众,丰富视觉表现语言。  相似文献   

9.
探讨扩展传统数据挖掘方法如分类、关联规则、聚类等到空间数据库的方法,着重对空间数据库系统实现技术及空间数据挖掘系统等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一种空间数据挖掘系统的实现模式.  相似文献   

10.
刻画出仿紧、局部紧、连通空间的等价性质,并举例说明连通的第一可数空间可以不是仿紧、局部紧、连通空间的连续映像,从而否定了连通的k空间是仿紧、局部紧、连通空间的商空间的说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亨利·列斐伏尔的空间叙事理论,从物理空间、心理空间和社会空间等三个方面分析《一个小时的故事》中的空间叙事艺术,对小说思想主题的升华和艺术价值的探讨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12.
虽然列斐伏尔的《空间的生产》忽略种族意识形态,他的“空间三一论”却体现种族空间政治张力。本论文将莫里森新作《爱》的故事空间作为观察对象,以列斐伏尔的“空间三一论”为理论框架,分析文本虚构世界的空间关系,探讨虚构社会如何为空间所结构,空间关系如何反映社会关系,权力怎样构建空间,空间怎样表征权力。指出:种族统治体现为空间统治,空间构建表达个体、社会之间的协商。科西一家的空间发展和位移、“丝镇”的空间构成和重组,折射出种族现实的变化,空间生成密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  相似文献   

13.
叙事理论的空间转向为小说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中国学界对小说空间叙事的研究多集中于作品的艺术空间,在这一领域中,空间的形式是首要问题,人们对小说空间形式的分类都根据作品的具体内容而定.空间的性质是研究中所面临的关键性问题,现代叙事学对此的认识主要反映在:空间是包含着社会内容和人际关系、充斥着各种矛盾和冲突的实体;空间是充满活力和自身能动性的动态的、行动着的地点;空间包括场域、场景和场面三个层次.  相似文献   

14.
《玻璃之城》中多次涉及空间问题,并在特定的空间中表现了人物的生存状态,主要从自我空间、城市空间以及乌托邦式的空间来对其主题进行分析。其中,自我空间主要表现了人物处在与世隔绝的生存环境;城市空间主要描述了人物由于在城市中迷失自我而游离于死亡边缘的生存状态;乌托邦空间则是人物在追本溯源、寻找和谐统一的人类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15.
自班级授课制产生以来,“秧田型”的座位编排方式一直是我国课堂空间布局的主流形式。该座位管理方式在有效满足大班教学、系统授课等要求的同时,对课堂空间造成了分割,产生了中心空间与边缘空间的类别区域。从空间社会学的视角切入探究课堂边缘空间的生产逻辑和生产结果。借助齐美尔提出的空间自身具有的排他性、分割性、区域空间内容固定性等社会特点分析课堂边缘空间形成的客观必然性。根据福柯“全景敞视主义”中有关权力与规训方面的描述阐释影响课堂边缘空间生产的另一因素,即教师在成绩导向驱使下运用权力于座位排列规则的制定。在对边缘空间形成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物理空间、社会空间、文化空间和心理空间四个维度对边缘空间的生产结果进行论述,并提出立足空间特性、树立空间意识、重视心理归属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6.
叙事理论的空间转向为小说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中国学界对小说空间叙事的研究多集中于作品的艺术空间,在这一领域中,空间的形式是首要问题,人们对小说空间形式的分类都根据作品的具体内容而定.空间的性质是研究中所面临的关键性问题,现代叙事学对此的认识主要反映在:空间是包含着社会内容和人际关系、充斥着各种矛盾和冲突的实体;空间是充满活力和自身能动性的动态的、行动着的地点;空间包括场域、场景和场面三个层次.  相似文献   

17.
从历史发展中检视我国教学空间研究的实践诉求、理论背景和时代特征,是科学而合理地分析其内涵的逻辑起点。从本质上讲,教学空间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空间,它是由物质空间、精神空间和社会空间共同建构而成的。从教学空间的本质出发,准确地把握教学空间的发展趋势,需要夯实教学空间研究视角的解释力,厘清教学空间概念的界定与使用问题,不断拓展教学空间的问题域,合理定位教学空间研究的关系本质与变革张力。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了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关系、城市空间起源、发展与演变的规律,讨论了城市空间形态的构成要素与法则,以及城市空间形态的层次及地域、文化、习俗特性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提出了城市空间形态发展与演变所涉及的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城市空间形态发展的未来模式.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名出生、成长于铁西区“工人村”的青年作家,班宇近年来已然被评论界贴上诸如“东北题材”“新东北作家群”主力的标签。从写作发生学的角度看,铁西区工人村固然是班宇叙事的“文学原乡”,是他文学叙述的“出发地”,也是班宇中、短篇小说创作的时空坐标。因此,我们试图将班宇的小说置于空间叙事的视角下进行考量。本文着力于从空间叙事的视域,分析班宇的小说,通过审视其文本中涉及的复调式的物理空间、幽灵空间的僭越、空间的规训和身体的反抗,探究其在小说整体创作上呈现出的美学“新状态”。  相似文献   

20.
通过理论建构、实证分析等过程开发中学生地理空间能力、空间认知能力及主要认知因素测量工具,并利用信度、效度检验结果良好的测量工具在南通市启秀中学初二年级施测。结果发现:学生地理空间能力与空间认知能力及所包含的感知、记忆、思维等认知因素均呈显著相关关系,但影响强度不同。因此,可以充分利用认知规律,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空间认知能力及相关认知因素的理念与方法来提升学生地理空间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