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校园网建设速度的加快。学生喜欢上网或迷恋上网人数的剧增,游戏、虚拟、色情的诱惑,网迷身心与道德问题的出现,网络道德成为了现代德育研究中的一个热门课题,也给学生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在中国迅猛发展,使得我国网民人数呈现出加速度上升的势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3年1月公布的最新一次调查结果表明,目前中国大陆上网用户总数已经达到5910万,其中学生成为上网人数最多的群体之一。网络已日渐成为学生日常工作、学习和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3.
正在网络信息迅速发展的时代,计算机几乎遍及各个家庭。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8年我国网民数量达到2.53亿,其中30岁以下的年轻人占68.6%,学生成为上网比例最高的人群,占比例为30%。由此可见,青少年网民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群体的数量还在不断地增长。所以,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上网,科学分析各种信息,成为当前势在必行的社会问题。首先,应当对学生进行网前教育,增强上网免疫力。让学生认识到不当上网对身心可能  相似文献   

4.
学生沉迷于上网已成为为急待解决又很难解决的棘手问题,地处城乡接合部的学生更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分析这部分学生上网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的上网问题进行疏导和控制,做好学生的上网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解决当前学生"上网"这一令老师和家长以及社会头痛而又必须面对的急切问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校园网建设速度的加快,学生喜欢上网或迷恋上网人数的剧增,游戏、虚拟、色情的诱惑,网迷身心与道德问题的出现,网络道德成为了现代德育研究中的一个热门课题,也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信息化普及速度迅速提高,青少年网民人数早已过亿.面对良莠不齐泛滥成灾的网络信息,如何因势利导,引导青少年学生健康上网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文章针对青少年心理行为特点,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学生自制能力,为学生搭建上网平台,明确学生上网目的,加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队伍建设,做好家长的宣传教育工作六方面进行阐述,畅谈如何引导学生认识网络、利用网络、上健康网、健康上网.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内Internet在近年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接触网络.据有关部门统计数字显示,年龄在24岁以下的网络用户占我国上网人群的半数.可以意料,这个年龄层面的人中会有多少个学生,如何引导他们在上网时持正确、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已经成为当前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计算机知识的普及,以及计算机课程的不断增加,学生们对计算机特别是计算机拨号上网(Internet)产生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谈论如何上网,上什么网及上网后的得失,已成为学生中的热门话题之一.学生上网一般有三条途径:一是在学校计算机实验课上网;二是放假或休息日回家上网;三是到网吧上网.那么,学生上网的利、弊何在?如何正确分析、引导学生上网是摆在学校和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严肃课题.  相似文献   

9.
指导学生正确上网是职业学校应负的教育责任,做实上网教育是学生正确上网的必然途径,做细上网引导是学生正确用网的最佳举措。  相似文献   

10.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上网已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一部分,迫切要求通过法规教育和道德规范等手段,达到利用网络正面影响,消除负面影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米鑫炎 《科学教育》2007,13(5):40-41
现在的中学生大都喜欢上网,网络给他们打开了外面广阔的世界。但毋庸讳言,网络也是把双刃剑,上网在成为人们一种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的同时,也给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如何正确引导学生文明、健康、安全上网的问题,成为所有社会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作为学校、家庭、社会,要清楚地认识其积极意义和负面作用,并加以正确引导,从而使学生能健康安全上网,避免网上非积极因素的影响。而这,正是当前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禁止学生上网来解决学生沉迷网吧问题,是不能达到好的效果的。上网已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  相似文献   

12.
目前,互联网在我国正获得迅猛发展,上网用户以几何级数增长。据统计,1997年我国上网用户为62万,1998年已达210万,2001年已超3000万,被人们称为继报纸、电台、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在这支庞大的上网队伍中,高校学生占了很大比例。随着各大专院校校园网的建设,随着上网已成为青年学生当中时髦与新潮的代名词,学生的上网比例平均在80%以上,有的高校甚至近100%。互联网拥有海量般的资源,内容空前丰富,高校学生在网上都做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13.
引导学生健康地漫游网络世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中学生上网已经成为普遍现象。我对学校的高中一个班和初三一个班的学生进行了调查,接触过网络的学生约占63%,经常去网吧上网的占20%。还有一名学生因为键盘输入速度较快,经常被其他(校)学生邀请或雇用到网吧负责键盘输入。一、学生上网情况调查⒈上网目的:有的学生觉得上网是一种时尚,没有目的,只是几个同学随便凑伴到网吧聊天或者玩电子游戏。有的学生想上网交友,觉得在网上交一个朋友很时髦,很新奇。有的学生喜好随意浏览,觉得在网上浏览像看一本大杂志一样,图文并茂,十分有趣。一…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受到了普遍重视,很多学校都上了宽带网,机房的每一台计算机都能直接上Internet。然而在信息技术教学和机房的日常管理中,并不是希望学生时时都能上网。那么如何对学生机实时上网进行控制?解决方案是:使每个机房都自成一个局域网,再加上一个合适的代理服务器,让学生机通过教师机才能连接到校园服务器、然后连接Internet,在教师机上实现控制学生上网的功能。如图1所示。需要额外准备的设备硬件是一块网卡,软件是代理服务器Win-Route。  相似文献   

15.
李欣洁 《课外阅读》2011,(10):318-319
网络已成为学生成长的一个重要环境和途径,网络资源的开放性和多元性对语文教育具有多方面的影响。现代网络资源在网络语言、网络阅读、网络写作等方面都分别同时对传统语文教育产生了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作为信息时代的语文教师,对网络资源既不能一味排斥,也不能全盘吸收,应当积极地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培养数字化学习的能力,才能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解玉红  冯炘 《考试周刊》2015,(52):147-148
本文通过四个方面九个具体问题的调查,分析了某工科教学班学生网龄、学习成绩、日上网时长、上网场所、上网目的、上网原因、上网习惯、上网工具和学生是否有用网络学习专业技术知识习惯等方面问题。结果显示:网龄分布性别差异不大;日上网时长女生远远高于男生;学生上网的原因主要是空虚,上网是为了排遣时间,有的学生把上网当成了习惯,而控制不住自己上网的选择,这种情况女生比率远远高于男生;全班为了学习上网的人数女生远远低于男生;大部分同学上网是为了打游戏、聊天、购物,很少有人为了学习而上网。通过调查,了解了该教学班的学生状况与其受网络的影响程度,提出了教学改善方案,为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7.
2002年6月16日凌晨2时43分,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0号院内非法经营的“蓝极速”网吧发生火灾,死伤者多数是在校学生。网吧顿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不少学校纷纷采取措施,严厉禁止学生上网,严惩屡教不改的学生,希冀解决学生无节制上网这一“家长揪心、教师担心、学校操心、社会忧心”的问题。对这些学校的做法,笔者不敢苟同。笔者认为:对于学生上网,学校应谨慎对待,不能因噎废食,关键是要采取切实措施,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一、顺应时代潮流,突出正面引导网络时代的到来,给青少年学生…  相似文献   

18.
网络化新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已经成为当前学校、教师、家长共同关注的问题。通过对网络化前提下青少年道德认知过程的变化分析,构建网络化前提下青少年教育新模式。通过对青少年上网前对网络的认识、网上的行为表现、上网后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进行的相关分析,发现网络这种虚拟的生存空间,会将青少年在网上的行为表现迁移到现实生活中。  相似文献   

19.
新世纪,互联网正大踏步地走进人们的生活。据调查,目前我国各类网站已有15000多个,上网人数达到1690多万,对新生事物极度敏感的青少年学生占上网总人数的21%,位居第一,率先成为“迷网”新生代。然而,网络在打造全新生活模式的同时,也隐藏着令人忧虑的一面,正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20.
当学生上网达到迷恋的程度时,就意味着上网成为了学生的顽症。要改变这种旧的习惯,就必须用新的习惯来代替。要建立新的行为习惯系统,就要利用健康兴趣爱好来引路,利用科学的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方法来引导。 一、了解学生,找出学生迷恋网络的起因是去掉“上网瘾”的前提。当发现学生迷恋上了网络游戏,做老师的要保持冷静,认真倾听学生的述说,给学生一个安全的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