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法分典》作为《中华大典·法律典》六部分典之一,是一部中国古代民法法律制度史料的大型类书,其编纂工程宏大且艰巨,编纂过程复杂且繁重,是一个系统的史料整理过程.《民法分典》的出版对创建中国古代民法史料库、促进中外民法学理论研究、推动中国现代法治进程等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2016年是《中华大典》的收官之年。历经20余年的辛勤编纂,《中华大典·法律典》已全部完成出版,献于世人。《法律典》作为《中华大典》24典之一,工程宏大,任务艰巨,编纂过程复杂且繁重、费时且艰辛,是一个重大的、系统的史料整理过程。作为一项伟大的文化工程,《法律典》是一部中国古代法律史料的宝库,是一部中国传统法律的大型类书,它的出版具有史料保存、人才培养和工具书编纂等重大贡献,对推动法学理论研究、弘扬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和建构中国现代法治图景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2016年是《中华大典》的收官之年.历经二十余年的辛勤编纂,《中华大典·法律典》已全部出版,献于世人.《法律典》作为《中华大典》二十四典之一,工程宏大,任务艰巨,编纂过程复杂且繁重、费时且艰辛,是一个重大的、系统的史料整理过程.梳理《法律典》编辑出版的进程,总结《法律典》编纂工作经验,对于推动《中华大典》这一伟大文化工程的顺利完成,指导今后类似大型类书的编纂出版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最新资讯     
《全国新书目》2008,(6):33-34
《中华大典》24个典编纂出版全部启动列入国家重大文化出版工程《中华大典》编纂出版工作总体规划的24个典的编纂出版工作已全部启动。近日,《中华大典》编纂出版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新闻出版总署署长、中华大典工作委员会主任柳斌杰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5.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宣部,对《中华大典》座谈会的8开以及《中华大典》部分分典的问世,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开好这次座谈会和做好今后大典工作,岚清同志、关根同志十分关心并提出了具体要求。刚才,大典工委会主任李彦同志介绍了编纂出版情况,友先同志对进一步做好大典工作讲了很好的意见,几位专家和出版部门的同志讲了编纂出版工作中的体会和情况。今天座谈会开得很好,必将对做好下一步大典工作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中华大典》是经国务院批准的一项重大文化出版工程,了不起的文化大工程。中国有句古语,盛世修典,《中华大典》的编…  相似文献   

6.
我国集历代类书之大成的《中华大典》,经过十年艰辛努力,已经陆续开始出版发行。其中,《文学典·宋辽金元文学分典》(1200万字)、《医药卫工典·医学分典》的《基础理论总部》、《儿科总部》(共800万字),于今年9月面世,向建国五十周年献礼。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署于十月二十八日在人民大会堂联合召开《中华大典》座谈会。会上转达了中共中央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的指示:这是一项重要工程,对已出版的各分典表示祝贺,对参加这项工作的人员表示敬意和感谢。到会的著名专家、学者对已出版的《宋江金元文学分典》、《医…  相似文献   

7.
曹丕《典论·论文》与陆机《文赋》对“文章”概念的阐释,促进了以《文章流别集》为代表的文章总集的编纂活动。文章总集的编纂活动使作品的文学性特征进一步彰显,从而对别集的编纂产生影响。任何人都无法确立一个标准将“文”与“笔”截然分开,其实“文笔之分”问题主要是由文集编纂活动导致的。  相似文献   

8.
在各位专家、学者和出版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中华大典》中的《来辽金元文学分典》、《医学分典》等典籍正式出版了。我代表新闻出版署向参与该书编纂工作的所有专家、学者和编辑出版人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和敬意!刚才听了各位专家的发言,使我们更深切感受到,《中华大典》的编辑出版对于保护祖国的珍贵典籍,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前几天,就召开此次座谈会的情况向岚清同志作了汇报,岚清同志指出:这是一项重要的文化工程。他对已经出版的各分典表示祝贺,对参加这项工作的同志表示敬意和感谢。蔡…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要用‘三个一流’来推进《中华大典·语言文字典》的编纂出版工作”,在长江出版集团最近召开的《中华大典·语言文字典》第四次领导小组会议上,集团总经理王建辉说,“《中华大典·语言文字典》,是湖北承担的一流的大型文化项目,代表国家的水平,要承担一流的责任。在目前没有国家任何补贴的情况下加大对‘大典’的资金投入,全力推动这项重点工程尽快出版。希望各方面给予一流的支持,保证这一项目在‘十一五’中后期完成,达到一流的编纂出版水平。”《中华大典》是新中国最大的图书编纂出版工程,属国家重点图书出版项目,收录上自先秦,…  相似文献   

10.
在中央宣传部和新闻出版署的领导下,经过《中华大典》工委会.编委会和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 现在这部经国务院正式批准立项的新型类书已有八个典的编纂工作正式启动,到今年年底,有的典即可望陆续出书。参加编纂工作的专家学者报酬微薄,他们都是抱着奉献精神做这件服务当代、惠及后人的工作的。编纂出版好《中华大典》需要海内外炎黄子孙群策群力,给以财务和物力上的支持,共襄盛举。 《中华大典》将由全国20多家古籍出版社和有关出版社出版。参加编纂和文献普查的专家学者和专业工作  相似文献   

11.
4月2日上午,新闻出版总署《中华大典》中西部片区工作会议在重庆北碚召开,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作为承担法律典主要任务的出版社参加会议并承担会务工作。周安平社长向中华大典办公室领导汇报了法律典各分典的编纂出版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2.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康。雍、乾二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编纂、修订、刊刻、度藏文献的鼎盛时期。其中最著名的是纂修于乾隆年间,被人们称为“千古巨制、文化渊薮”的《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丛书,它与乾隆三十七年始修,到乾隆四十九年完成,历时十几个春秋,它集中国文化之大成,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遗产的总汇。(一)清朝同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朝代一样,都有过自己堪称盛世的时期。1644年,清朝统治者利用农民起义推翻明朝政权的机会举兵南下,攻占北京,建立了清朝统治政权,经顺治、康熙、雍正三朝…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是福建教育出版社奉献给21世纪的礼物。出版界一些人士称它为:“一座巍峨的书城,几代学人的丰碑。” 自1995年眷,《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开始启动以来,已历经了2年,大典的各种基础写作工作与框架大部分已进入了操作阶段。 《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的编纂有5个宏大的目的。①集20世纪学术之大成,全面展示20世纪中国学术的精华。②全面回顾、总结中国近百年的学术,宏观检阅各学派、思潮、理论,反映百年学术变迁之大势及其在文化上所贡献的份量和价值,为后人提供  相似文献   

14.
我国我军历史上第一部现代型专业军事百科全书——《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已在建军节70周年前夕向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 盛世修典是我们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早在1984年,中央军委就部署了编纂《全书》的任务,1986年军委批准了由宋时轮、萧克、张震、梁必业等高级将领和科  相似文献   

15.
1998年末 ,集中国印刷源流之大成的《中华印刷通史》(以下简称《通史》)的繁体字本在台北出版了。《中华印刷通史》的编纂和出版凝聚着海峡两岸众多印刷出版同仁的心血 ,是海峡两岸出版印刷同仁合作的结晶。一编纂《中华印刷通史》(当时称《中国印刷史》)的动议 ,始于80年代中期。1988年初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李兴才教授率团来京 ,笔者与李先生面晤并讨论了印刷史问题 ,彼此在“应从科技史角度研究和著述印刷史”等方面达成共识。为尔后用“大印刷史观”研究和著述印刷史奠定了理论基础。1993年12月 ,在中国印刷博物馆奠…  相似文献   

16.
中华传统法律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的文化遗产,在世界法律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其中的刑法观念与刑法制度更是中华法系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曾以其独有的特色与魅力备受世人瞩目,也曾以其发达与完善的典章制度吸引万邦来朝,为东亚诸国树立了楷模和典范.因此,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刑法法律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华大典·法律典·刑法分典》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编纂出版的.  相似文献   

17.
《湖湘文库》是湖南的一项大型文化工程,历时7年编纂完成。编纂过程中,《文库》编委会强化质量意识,认真打磨选题,选好作者,狠抓审稿与编校工作质量,体现出对历史的尊重、对学术的敬畏和对先贤后代的负责。  相似文献   

18.
吴育良 《兰台世界》2013,(4):112-113
<正>《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清乾隆时编纂,始于1772年,经10年编成,因此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又因此书囊括了古代诸多图书,故称"全书"。《四库全书》从编纂、献书,到补书、护书浙江士人作出了重要贡献,其功至伟。一、编纂《四库全书》的编纂浙江士人起了重要  相似文献   

19.
清代《四库全书》的编纂,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大事件,研究它的纂修情况离不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当时提要的编写是由纂修官分别拟定,再经过修改和补充,然后由总纂官纪昀修订并总其成,因此提要分纂稿与总目提要两者之间存在差别。这些差别对探讨当时全书及提要的编纂有着重要价值。但分撰稿传世无多,甚为研究者遗憾。当时的总目协勘官张羲年所著《噉蔗全集》有分纂提要稿三篇,为辑佚者所未见。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典·文学典》的《隋唐五代文学分典》是我国学术界前辈耆宿程千帆先生亲自主持、组织的项目,也是《文学典》最先启动,列为试点的部分。其中直接参与并作为具体负责人,有卞孝萱、郁贤皓、吴企明等,都是我们唐代文学界有卓越成就的著名学者。 这一有数百万字的大书出版后,我有机会通读,感到这一分典确符合“编纂通则”所说的,是对汉文古籍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分类整理,为学术界提供准确翔实、便于检索的分类资料。 隋唐五代文学是中国古典文学承上启下的重要组成部分,作家、作品众多,文学体裁多样,并形成了不少文学流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