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华山 《科技文萃》2004,(11):186-188
清朝以前,中国历代王朝都没有国歌. 我国最早的国歌,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当时有人编过一首<颂龙旗>,有词无曲: 于斯万年,亚东大帝国!山岳纵横独立帜,江河漫延文明波;四百兆民神明胄,地大物产博.扬我黄龙帝国徽,唱我帝国歌!  相似文献   

2.
文摘     
“复旦”之名,取之于《尚书大传·虞夏》“卿云烂兮,纠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其寓意是颇堪回味的;而“复旦”之名的直接来由,又意味着“复我震旦”之义.1903年,马相伯以徐家汇老天文台为校址建立了震旦学院,但学院创办未久,法国教会便攫夺校政,这使马相伯愤慨至极,他怒而辞职,同学们也搞下校牌,  相似文献   

3.
《尚书大传·虞夏传》中载有这样一首歌,"卿云烂兮,糺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复旦大学的名字,就源于这首气象高浑、文采风流的《卿云歌》。第一次读到这酋歌时,我还在高三的题海中苦苦挣扎,而今,我已在复旦的校园里行走了将近六个春秋。六年里,我感受了复旦的气质,晕染了复旦的光辉,见证了这所百年学府不断的成长,也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一名地地道道的复旦人。少人懂得去爱别人?有多少人到年老时能对这一生所做过的种种选择问心无愧?在复旦,我们接受到的教育是这样的:很多成功者身上的光环让人眩晕、让人着迷,也让人羡慕,但他们往往忽略了智  相似文献   

4.
20世纪初叶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至今的一百年间,中国社会发展经历了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与建设的两大时期。①在1912年—1949年这段称之为中华民国的时期内,没落的封建帝制阴影不散,内忧外患不断,救亡图存、解放中华、建立具有现代性的独立、民主的国家成为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发展的追求与目标。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  相似文献   

5.
20世纪初叶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至今的一百年问,中国社会发展经历了“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与建设”的两大时期。在1912年-1949年这段称之为“中华民国”的时期内,没落的封建帝制阴影不散,内忧外患不断,救亡图存、解放中华、建立具有现代性的独立、民主的国家成为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发展的追求与目标。  相似文献   

6.
<正>读金圣叹的《三十三快哉》与李敖的《三十三快哉》有所感。吾虽女子之身,亦不乏男儿之性。才疏学薄,修研浅愧对先贤;词穷志短,脸皮厚妄称书生。斗室之中,览中华上下五千年,行列之间,步云月纵横八千里。漾书海,甚是悠哉;为书生,不亦快哉!其一:读唐诗宋词,晓宫商角徵,诗意满怀,闲情漾室,不亦快哉!其一:足不出户,祖国大好河山尽游览,年未及笄,古今变幻风云皆了然,不亦快哉!  相似文献   

7.
《新高考》2009,(1)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宣布接受帝位,推翻共和,复辟帝制,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并下令废除民国纪元,改民国5年(1916年)为“洪宪元年”,史称“洪宪帝制”。  相似文献   

8.
诗歌与做人     
《新作文》2006,(4)
在中华五千年文化的历史中,承载着多少文人雅士旷达的情怀,他们的高尚情操寄予在流传至今的诗歌上,时刻映射着今天的我们,如一面闪闪发光的镜子,教会我如何做人。“力拔山河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这位楚汉争霸时期的西楚霸王,立于江东,悲叹“天欲亡我”。此诗又怎能淋漓尽致地诉尽你无颜再见江东父老的屈辱!大势已去,美人自刎怀中,一代英雄立于江边自刎的情境,跃现眼中。我是怎样真切地看到古人先贤锵铿的脊梁,宁死不屈的精神所铸造的光辉形象。项羽,尽管你去了,但是你留给我们的誓死不屈的形象永远…  相似文献   

9.
诗家之幸     
正李白,诗中谪仙也。观其作品,则盛于游历天下与南游流放之时。中华大地,诗文璀璨也。观其佳作,自舜帝《卿云歌》及先秦《击壤歌》以来,则盛于国家大幸后之不幸,诗家不幸后之大幸。唯国家之幸,成诗家之气象。"卿云烂兮,纠缦缦兮。"生于三皇之大治。观夫魏晋,动荡流离,朝合夕散,士人几尽求隐逸于山水,颓矣颓矣。虽有渊明康乐之佳咏,终浸玄理,无大雅之怀。更无谓艳体宫词。至于大唐,世人鲜知初唐文坛第一花太宗皇帝,其亦赋帝京,亦望终南,亦  相似文献   

10.
<正>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引用了古人一句话"死生亦大矣",并发出"岂不痛哉"的慨叹。无巧不成书,备课《兰亭》的同时,我恰好在读《老子》,《老子》中"大"除了有形容词"小大"之"大"的含义,更有"道"的意思,其中是这样阐述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有物浑然天成,先于天地存在,它清虚寂静,广阔无边。它超越一切万有之外,悄然自立,不动  相似文献   

11.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国歌响起,凝眸五星红旗,回首60年前的红色岁月,从战火硝烟中站立起了一个崭新的民族。作为教师,我时常用双眼去发现共和国的发展;作为藏区教师,我时常用心体会少数民族地区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作为一名藏区音乐教师,我时常用优美的旋律高歌:"中国!中国!"  相似文献   

12.
奎娄星野,徐夷故国;黄淮要冲,京沪噤喉。极目东溟,神思接悠远浩淼之风;立足中原,襟怀得豪迈坦荡之气。抚今追昔,是邑为崇文重教之区;鉴往知来,吾乡乃树人育才之地。聆尼父宣教兮,弦歌抑扬;瞻圣贤遗踪兮,堂庑低昂。通衢陋巷,郁郁乎文哉;官学私塾,堂堂乎教也!  相似文献   

13.
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引用了古人一句话"死生亦大矣",并发出"岂不痛哉"的慨叹。无巧不成书,备课《兰亭》的同时,我恰好在读《老子》,《老子》中"大"除了有形容词"小大"之"大"的含义,更有"道"的意思,其中是这样阐述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有物浑然天成,先于天地存在,它清虚寂静,广阔无边。  相似文献   

14.
望大陆于右任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相似文献   

15.
伐檀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襒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誑兮,河水清且沦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  相似文献   

16.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总揽一切军政大权,阳陵虎符就是一重要见证。  相似文献   

17.
青梅树下     
<正>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诗经·召南·摽有梅》我孤独地站在这个山头,记不清是第几个十年了。“山有嘉卉,侯栗侯梅。”犹记当时一个风尘仆仆的诗人向我走来时,吟出的这句诗。他欣喜于我的一树白花,也欣喜于阵阵淡香,一如村庄的百姓满足于山头嘉树。百姓想得没有诗人多,他们更关心的是初夏时我的枝头能挂满多少青青果子。  相似文献   

18.
短文四则     
李华 《语文天地》2008,(2):22-23
我国历史上出现过哪几首国歌19世纪以前,我国历史上从未有过国歌。直至清朝末年,清政府才制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首国歌,取名为《巩金瓯》。歌词是:"巩金瓯,承元帱,民物欣凫藻,喜同胞,清时幸遭。真熙,帝国苍穹保,天高高,海滔滔"。  相似文献   

19.
短文四则     
我国历史上出现过哪几首国歌19世纪以前,我国历史上从未有过国歌。直至清朝末年,清政府才制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首国歌,取名为《巩金瓯》。歌词是:"巩金瓯,承元帱,民物欣凫藻,喜同胞,清时幸遭。真熙,帝国苍穹保,天高高,海滔滔"。  相似文献   

20.
王艺 《初中生必读》2011,(12):45-46
清晨,当天际出现一丝曙光,我推开窗。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放眼望去,田野上,稻海起波浪;果园中簇簇果实在枝头荡漾。一群群白鸽,挥动翅膀,在蓝天上飞翔。祖国和党,我亲爱的母亲,您的生日即将到来,我听到了国歌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