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雅清 《华章》2007,(12):244-244
自开始小说创作以来,陈若曦就不断地通过与女性问题密切相关的婚姻、爱情、家庭这个中介,以不同的形态展现其所特别关注的写作主题--关注女性问题、表现女性命运、反思女性群体的特定存在.本文重在阐述作家早中期小说创作通过一系列女性形象的塑造,以不同的形态展现了作家所特别关注的这一写作主题,流露出了作家鲜明的强烈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女性作家的个人化写作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争议 ,它为我们的文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但不可否认的是仍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本文旨在探讨女性作家们对其个性化写作在认识、理解和具体写作上存在的几个误区。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池莉的写作依然关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婚姻与爱情,发现并提出了许多新问题,表现出作家的探求精神。这一时期作家的写作立场也发生明显变化,站在女性立场对女性话题进行深入探讨是其这一时期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池莉的写作依然关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婚姻与爱情,发现并提出了许多新问题,表现出作家的探求精神。这一时期作有的写作立场也发生明显变化,站在女性立场对女性话题进行深入探讨是其这一时期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目前的商业包装、商业炒作和本接受中男性的“误读”和女性的“白眼”,作为一种暗示有意或无意地使私人化女性作家走进“无物之阵”,面临“镜城困境”;女性作家通过解构夫(父)权、逃避母性、返归“私人生活”、“姐妹情结”,使得女性霸权极度膨胀,陷入“女尊男卑”的二元对立模式。私人化写作要突破重围,走出困境,首先社会应具备一种“人的行为”的审美心理;其次应公正客观地评判女性作家的私人话语,这是女性意识的诗意表达;再次女性作家也应重新审视自己的写作目的和责任,用爱心和审美的标准去控制情与理、灵与肉的关系,力求表现和谐人性,建立一种理性的女性化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6.
女性作家以其细腻的笔触,特殊的成长经历和情感阅历,刻画出一系列个性坚强独立、性情容忍聪慧、志向远大的女性形象。与之相映照的男主人公形象更是由于女性作家独特的自身经历、写作风格和写作倾向,具有明显的女性作家的写作色彩。因而分析女性作家笔下的男性形象,可以进一步了解女性文学的传统及特点。  相似文献   

7.
"女性文学"并不是一个由"题材"框定的范畴,男性作家对女性题材的操作并不意味着男性作家可以依据这样的本文介入女性文学.事实上,"女性文学"首先是指女性作为书写主体的写作实践,它意味着话语权的争夺.妇女被拒斥在文学史之外,说到底是因为妇女一直被拒斥在写作之外.其次,"女性文学"是指一种可以使妇女摆脱菲勒斯中心的女性写作,一种无法为既定文学传统所规范、所封闭的,然而并不意味着它不存在的异质文本.从这个意义上讲,女性写作乃是一个生命与拯救的问题,女性文学永远意味着女性以特定的方式获得自我拯救.  相似文献   

8.
我国当代女性作家创作的活跃和女性文学的繁荣,与女性作家的生活态度及文学观念关系密切。当代女性作家的生活态度是积极而洒脱的,她们在享受生活的同时,着力追求生活质量。在文学观念上。她们把写作看作是生活方式的一部分,认为文学只能是作家心灵自由和真诚的自然表露,作家的责任感应该是对审美的自觉把握和在作品中熔铸作家一己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9.
章通过对90年代的女性写作作面临的困境,从现实的化语境和生成的历史背景入手,进行多个维度的分析,并通过对徐坤和铁凝两平女性作家的典型本的分析,探讨女性写作可能的自我超越的途径,认为女性写作要超越现时所面临的困境,应该在叙述上采用颠覆的策略,或面对现实中存在的女性之间的化差异,做出真切的书写。只有这样,女性写作方有可能实现自我的超越。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女性写作昭示的女人是和男人站在同一地平线上的人、女人作为一个性别群体独特地存在以及女人是流露个体生命体验的“自我书写者”,女性写作正是张扬着女性意识,书写着一个个真实而精彩的女性形象,构成一道靓丽的风景。当然,女性作家也不应沉迷于一种性别自恋,以免造成女性写作的迷失。  相似文献   

11.
一间自己的房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伍尔夫是女权主义批评的先驱,她的长篇论文《一间自己的房间》最早在文学领域展开了对父权文化的清算,她批评父权制文化对女性的压抑,肯定被父权社会拒绝的女性文学传统的存在,为女性写作找到了一个历史支撑点;她提出的女性作家应在不忽略自己性别特色的前提下努力达到双性写作佳境的观念,显较后来排斥男性的女权主义批评家更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女性写作以其特有的叙事风格和艺术创作取向,已经构成了当代中国坛乃至当代中国化领域的一道风景。女性作家不懈地对自我生命意识的叩问与求索及其她们写作的历史轨迹,已清晰地呈现在20世纪的学视域中。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20年代“冰雪聪明”的存在构成了对以男性作家为主要代表的美文运动的冲击。苏雪林与冰心以其不同的“闺阁”写作,在主题内容、文体风格及为文为人等方面显示出女性写作对美文运动的特殊影响。  相似文献   

14.
张莉对当代作家进行性别观调查的三份问卷对于了解当代作家关于女性写作的理解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张莉对于当代女性写作的问卷调查是从现代中国女性写作的思考延伸到当代的结果,研究具有学院派、精英知识分子式的视角,忽视了当代某些鲜活的女性写作现象。构成问卷主体的70后、80后女性作家在“去革命化时代”成长,具有“去政治化”倾向。男性作家和女性作家对于性别写作的理解是在普遍性和差异性的思维框架下。面对性别写作的差异,女性作家表现得缺乏自信,甚至出现“自我的他者化”;男性作家表现得小心谨慎、具有自我审视的意识。  相似文献   

15.
读《美杜莎的笑声》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杜莎的笑声》作为西方女权运动的理论代表之一,对西方乃至全世界的女性写作都起着重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文本的解构,指出其为女性写作所提供的出路:女性躯体描写、女性语言构建、双性同体创作。在结合中国当代文坛女性作家创作的基础上,本文也对这三方面的构架进行反思与批评,最终指明该理论的局限性与女性写作的困境。  相似文献   

16.
女性写作作为新时期文学的热点,其发生和发展是一个深刻复杂的过程。透过女性写作的繁荣表象,可以揭示出影响女性写作发展的三个因素:1.西方女性主义运动的两次浪潮催生了女性写作,并为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2.伴随西方理论的入侵,身体伦理的解禁成为女性写作发展强有力的背景支持。3.随着女性作家主体意识的衍进,创作的空间也由私人空间逐步转向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17.
残雪是女性文学发展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她采用了一种与以往女性作家创作决然不同的叙事模式,她既不去揭批男性中心社会中女性的受抑境遇,也不去抒写女性的勃勃生命力及创造性,而是以其个人化的写作方式.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怪异、诡秘的女性世界,为女性创作的发展和转型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季季在20世纪70年代的台湾文坛上,是最有希望突破女性写作困境的实力派作家。一方面,她以现实参与精神,关注转型时期的台湾社会与人群,借小说笔墨演绎世态人心变迁,见证人性批判的深度。另一方面,她坚持女性本位的写作立场,以温和、迂回的抗衡方式和宽厚的母性色彩,观照台湾女性的当下生存境遇,通过人生的怀疑与疏离、生命的感念与超越、女性的互助与救赎等角度,传达了自己对女性的悲悯情怀和书写理念。季季对女性写作空间的开拓,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9.
抗战时期,女性作家以小说为代表的叙述类文学作品中呈现的主要写作向度为家国、河山.这种写作向度,显示了女性在"抗战"这个特殊历史时期,对自我主体在社会中存在地位的思考与期望.特别是丁玲的小说作品,既有其作为国民的"为革命"的大气势,也有其作为女性的"为自我"知识分子式的细腻反思,两种写作思维在其作品中互相交杂、碰撞,显示出此时期在抗战主流话语下,女性写作中女性意识的自觉遮蔽与自觉觉醒.  相似文献   

20.
现实一种:商业化时代的乡村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下女性文学存在着亲近都市疏离乡村的写作倾向,作为尚欠缺言说能力的乡村女性,成为女性文学中的缺席者,她们的现实生存和文化困境被普遍忽略了。铁凝、方方、严歌苓的有关商业化时代中乡村女性命运的小说,弥补了这种缺席与忽略,既拓展了女性写作的叙事空间,又揭示了作为现代化的表征——商业化所隐藏的男权中心的本质,以及对乡村女性的压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