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培养心理素质和解决心理问题为基本目标的教育,包括心理培养、心理训练、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等等。在学校中,以学生为主要对象的心理健康教育,指的是教师运用语言交流或活动等方法和手段,以学生心理为出发点,对学生心理素质各方面问题进行积极教育与辅导,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调节心理机能,开发心理潜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和健康心理发展。  相似文献   

2.
实施素质教育以来,人们都把“心理素质”、“心理健康”作为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给予专门强调。在国外, 50年代就已着手实施心理教育,到 70年代人本主义畅行后,“心理教育”更被视为中小学教育的重点课程。   心理教育的涵义   对心理教育及其任务存在多种解说。目前普遍可以接受的看法认为,心理教育就是心理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为目的,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人格的教育。   心理健康的标准也各说不一,基本统一的大致有几条:第一,认知正常。能基本符合实际地认识自己、认识他人和客观事物,正常评价外界,恰…  相似文献   

3.
论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衔接的心理学依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中小幼各学段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衔接已成为当前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在分析皮亚杰、瓦龙、埃里克森以及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等有关心理发展阶段理论及其心理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辩证统一规律的基础上,探讨了心理素质教育目标、内容、过程、评价、影响要素等多方面的衔接,试图为心理素质教育提供心理学上的依据,对进一步深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论高职班主任对学生心理的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生的心理素质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班主任可针对性地对学生做心理辅导,以提高其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高职学生诸多心理问题,采取以心理疏导为主的对策,变外部压力为内部动力,化解学生内心矛盾与冲突,增强挫折承受力,改善心理状况,开发心理潜能,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以正确的心态面对自己与社会、面对现实与未来。  相似文献   

6.
高师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高师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内涵包括提高高师学生本身的心理素质和培养高师学生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能力,高师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的建设;心理咨询和治疗;优化心理环境;心理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变革的进程中,以提高人的心理素质、促进人的心理发展为基本目标的心理素质教育正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和广泛关注.为了加强和规范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职校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2004年7月,教育部颁发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相似文献   

8.
教师在学生心理环境构成中所处的地位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天津市某重点中学476名高一年级九个班新生的问卷和自由描述的方式的调查,结果表明:教师的教育行为与学生的心理环境成正相关,并在诸多因素中居第一位占42%。通过学生对教师现状的自由描述分析,在教师应具有的心理素质中只有教师的管理才干满意程度高于不满意。充分说明学生对教师现状诸多方面存在不满意。为建立一支心理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应从师范院校招生、在校学习期间到工作单位,学校各个环节都要采取多种方式,建立心理辅导机制,加强对师范生与教师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教师的继续教育。  相似文献   

9.
加强心理素质教育是构建素质教育模式的关键任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结构的核心内容   心理素质是指人的心理调节系统为满足持续个体的心理需要,而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并保持系统自身平衡的性能。心理素质不是来自先天的物质性结构,而是个体在适应环境过程中,通过后天学习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经验结构。基础的心理需要,如安全感,也是自然属性,但大多数心理需要是在社会生活中建立起来的,如荣誉感、成就感等。社会性心理需要是建立在自然性心理需要基础上的。心理素质受到生理素质 (神经系统 )的影响,但心理素质水平主要取决于后天的社会经历。心理素质的提高过程可表述为“外…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中小学生心理素质堪忧的状况,向我们敲响了警钟。对中小学生开展心理教育,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刻不容缓。如何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通过实践我发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来进行心理教育,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心理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奠基工程.对高等师范院校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不仅可以促进其心理的正常发展,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更重要的是能够为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可靠的保证.高师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开展心理调查,研究和掌握高师学生的心理特点;改革心理学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重视非智能素质的培养;进行课后“继续教育”;开展心理咨询服务。  相似文献   

12.
心理素质是指生命个体在先天生理遗传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社会化的过程,在环境、教育及主体社会实践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下形成发展起来的,表现在心理能力、心理状态及个性心理品质上,并外显于心理行为的综合素质。心理素质包括认知、需要、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智力和非智力方面的素质,是人的素质结构中的核心因素。人的心理素质在教育的影响下,才能发挥出人的潜在的能力,从而推动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苗立峰 《教育探索》2006,(4):101-103
心理素质是一个人的性格品质、心理能力、心理动力、心理健康状况及心因性水平的综合体现。心理素质居于人的整体素质的核心地位,其不同的内涵分别构成了本身其他素质发展的基础。心理素质教育是运用心理学理论知识和方法,以培育学生心理素质为主要目的,通过语言文字或其他信息传递方式,给对象以帮助、启发和教育的过程,是一种促进行为个体自我认知、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有效手段。思想政治教育旨在使个体具有一定的政治观点和立场,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必要的社会道德规范等。建立心理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机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教师的心理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心理的发展。要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必须先提高教师心理素质,素质教育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习惯了应试教育的教师们来说,新的课题带来了新的压力。以塑造学生人格,培养其健全心理为己任的教师群体.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为使学生的心理发展健全、心身健康,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以及就业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使他们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职业学校学生优良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必须依赖于心理素质的发展水平,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依靠教育和训练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6.
在教学情境中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善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是我国教育界、心理学界和学校教育实践者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在学校教育中个别和集体心理辅导的重任由心理学专业人员承担 ,其针对性和高效性不容质疑 ,而非心理学专业教师在各科教学中对学生的影响也有其不可低估的潜在作用。毕竟 ,学校心理教育工作者不仅限于心理学专业教师 ,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是每个教师应尽的义务。为此 ,本文将着重研究普通教师在教学情境中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工作技巧 ,并为此项工作提供参考。心理素质是人在心理活动方面的能力 ,共包括二个系统 :认知性心理机能系统和非认知性心理机能系统…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广大学校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增进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统合学校及社会资源,积极开展了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8.
中职学生是需要教育者给予更多心灵关注的群体.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除了建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建立个体咨询室外,还可以开展艺术心理教育.艺术心理教育融入了艺术心理治疗的相关技术,将心理教育和艺术教育结合,是一种以发展性、教育性为目的的教育活动.中职生的艺术心理教育要遵循发展性原则、体验性原则和艺术性原则.在教育实践中,音乐治疗、校园心理剧、沙盘游戏、心理绘画等艺术心理教育形式都有各自独特的实施过程.艺术心理教育是提高中职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通达分析皮亚杰、维果茨基等人关于主—客体间的对象性活动和主—主体间的交往活动以及言语在人的心理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考察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机制,我们可以看到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是在人与人的活动和相互交往的过程中以言语为中介不断内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学校心理素质教育活动课教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素质教育活动课是一种以培养学生心理素质为目的的活动课程,它在内容上、形式上和方法上与一般学科课程有着明显的区别。通过近年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探索,我认为心理素质教育活动课教学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突出主体性学生是心理发展的主体,心理素质教育活动课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做到积极主动,成为心理素质教育活动课的主角。1.让学生主动参与在心理素质教育活动中学生要有较高的参与度。教师要创建一种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一种民主的、平等的、合作的师生关系。教师要重视学生意见,尊重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