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文是语文考试的半壁江山,可以说它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试卷的得分。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怎样才能作好考场话题作文的议论文,希望能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一、审题话题作文需要审题,审题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作文的成败,可以说“审题不慎,满盘皆输”。而一个完整的话题作文,是由材料、提示语、话题及要求组成,考生在审题时,往往脱离材料,只抓话题本身,导致审题出现偏差。正确的审题,是对命题人所提供的材料和话题共同剖析来确定的,除了兼顾题目自身“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的要求外,我们更应该关注到材料本身…  相似文献   

2.
从近几年中考作文命题情况看,话题作文仍稳坐“霸主”地位。预计今后数年内中考作文命题,话题作文将继续保持这个态势。从阅卷老师提供的考生审题情况来看,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对文题缺乏正确、足够的解读,以致偏题、离题,步入话题作文的误区,留给考生永远的遗憾和叹息。下面从材料、提示语、话题、注意事项四方面进行一番解读,希望对广大考生在审题上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陈兴禄 《语文知识》2001,(12):30-31
话题作文是一种开放性的命题,它的题意往往比较明确,审题的障碍比较小。但是写作上同样需要有一个审题过程。话题的题意和要求理解错误,就会导致作文的失误。话题作文由于有其明显的命题特点,考生明确这些特点,认真摸清话题题意,把握写作要求,这对  相似文献   

4.
一、话题作文的特点高考作文的命题 ,始终受制于这样一对矛盾 ,即既要追求阅卷评分客观公正、公平合理 ,又要尽可能地为考生提供发挥自己才气的空间。命题作文所给的标题 ,从题材上或者从主题上对作文进行了严格的限制 ,无法为考生提供这种空间 ;而且审题难度大 ,部分写作能力较强的考生可能因审题失误而抱恨终生 ,故逐渐淡出高考命题者的视野。随之而起的材料作文 ,由于审题的支撑点较多 ,降低了审题难度 ,又由于依据材料可以制订出较为可操作的评分规则 ,有利于减轻阅卷者的主观因素的影响 ,因而风行一时。但由于作文主题必出自材料 ,材料…  相似文献   

5.
临场作文时,怎样才能既充分发挥话题作文的优势,写出富有个性的作文,又符合话题的要求呢?关键在于把好审题关,虽然话题作文不设审题障碍,但是并不等于不需要审题;限制少,并不等于没有限制,可乱闯禁区;范围广,也不等于没范围,可天马行空。近几年中考中,每年都有不少学生在写话题作文时出现“跑题”、“离题”的现象。有些考生一拿到话题,不作细针密线的分析,提笔就“乘风破浪”、“直挂云帆”而去,结果当然难以“济沧海”。因此必须重视话题作文的审题。下面介绍几种审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一、话题作文审题难度降低近几年来,高考作文命题都采用了话题作文的形式。跟材料作文相比,话题作文的审题难度尽量降低,因此,作文偏题的考生减少了许多。但是,难度较小,并不意味着不需要用心审题。从这几年高考作文阅卷的情况来看,因审题不用心而导致不同程度偏题的作文仍然有一定的比例。2002年有不少考生作文仅得十几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审好题。因此,无论审题难度怎样降低,考生都必须仔细阅读作文要求,要认真审理。试想,如果不按题意去写,而是另起炉灶,即便写得“很好”,那也是不能得高分的。所以话题作文要审题这根弦应当绷紧。二…  相似文献   

7.
高考话题作文在命题上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是不在审题上为难考生,审题的要求低了,淡化了,是不是就不要注重审题了呢?答案是否定的。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哈尔滨市中考作文以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居多,有人认为,话题作文从审题上降低了难度,增加了考生中考作文得高分的可能性。其实不然!写话题作文尤其要注意审题,做到思考时放得开,写作时收得紧。即在审题时尽量将思维打开。全方位、多角度思考:而在确定文章中心时,一定要收结到最突出的话题上,切不可在边缘题意上大做文章。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近几年高考出现的话题作文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大大淡化了审题。无论是命题作文还是一度盛行的供材料作文,都对考生的审题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考生一旦审题失误就全盘皆输。但淡化审题不等于不要审题,并不意味着写作时可以天马行空。近几年来,有不少考生因在审题上出了差错,虽然所写作文文采飞扬、构思独特,也被打入“四类”(18分以下)。因此,考生应该知道,任何类型、模式的作文,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审题这一关,考生应该主动地戴上无形的“镣铐”再去“跳舞”。话题作文命题一般由四部分组成:材料语、提示语、话题语、要求语,各部分对…  相似文献   

10.
一、注意审读材料的顺序话题作文的命题,主要由背景材料、引导语、话题和写作要求组成。考生在审题时,往往是按“材料———引导语———话题———要求”的顺序。这种“先看材料、后看话题”的顺序,实际上是“材料作文”的审题顺序的惯性使然,审题立意的中心是“材料”。而话题作文的审读顺序最好是:话题———材料———引导语———要求。“先看话题、后看材料”,这是因为“话题作文”审题立意的中心是“话题”,不是材料,也不是提示语。许多考生审题出现偏差,就是这个原因。二、注意理解话题的意义话题作文,总要提供给考生一个话题,我们…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话题作文成为高考作文的一种最基本的形式。话题虽不是题目,但它是文章内容、主题的载体,考生作文时审题立意、选择内容不免要受它的影响。话题作文在命题时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相似文献   

12.
话题作文犹如带着镣铐跳舞,要在一定限制下尽情发挥。近年高考话题作文给考生充分自由一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考生受到的限制小,在考场上大胆创造,涌现出许多文质兼美的佳作。但是,宿构、抄袭的现象也不容忽视。因此,话题作文给考生增加限制势在必行。话题作文的审题也就必须高度重视。忽视审题,自然导致偏题甚至离题;只有审题准确,作文才能如庖丁解牛,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而近几年高考话题作文所采  相似文献   

13.
从近几年中考作文命题情况看,话题作文仍稳坐"霸主"地位。预计今后数年内中考作文命题,话题作文将继续保持这个态势。从阅卷老师提供的考生审题的情况看,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对文题缺乏正确、足够的解读,以致偏题、离题,步入话题作文的误区,  相似文献   

14.
<正>作文的审题,是写作的基础,舍此,犹如无本之木,绝不可能长出奇花异草。想要做到构思的独特和立意的深刻,必须进行认真、细心的审题。话题作文的写作,关键就在于审题。所谓话题作文,就是根据一定的材料或提示语,为考生提供思考的范围和方向,并要求考生围绕某个话题进行写作的命题形式。话题作文常常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便于考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写作才能。话题作文命题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直接给出话  相似文献   

15.
无论是命题作文还是一度盛行的提供材料作文,都对考生的审题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考生一旦审题失误,则全盘皆输.纵使所写作文文采飞扬、构思独特,也必被打入"冷宫".话题作文则淡化了审题.试题中一般没有迷惑干扰因素,题意一般都是直露的.但是,淡化审题不等于不要审题,并不意味着写作时可以天马行空.事实上,这几年来,还是有不少考生在审题上出了差错.话题作文上的审题,主要在以下3个方面进行仔细推敲.  相似文献   

16.
随着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在近几年的中考中,话题作文已占据了主导地位。因其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为考生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最大限度地施展才能,表现个性和努力创新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就选拔性考试来说,话题作文更有利于优秀人才的选拔;从作文教学来说,对扭转不良的文风,纠正写作文说空话、说假话的弊端,有积极的导向作用。然而,就是因为其“开放”、“自由”,学生在作文时也时常闯入一些误区。为此,我对日常作文教学和学生考场作文中常见的失误及应对策略作了如下总结:一、误解话题审题不准话题作文淡化审题,并非不要审题。一些考生写…  相似文献   

17.
陈燕君 《学语文》2003,(5):28-29
话题作文是一种开放性的作文题型 ,但它不是全方位开放 ,而是有所限制。所以 ,把握好作文题的限制仍是关键。话题作文就给出的材料来看 ,我们不妨把它分为三类 :1.启发性话题作文 ;2.隐性限制性话题作文 ;3.限定立意性话题作文。下面就来谈谈这三类话题作文的审题立意。一、启发性话题作文的审题。这类作文题给出一个启发思维的材料作引言 ,这个材料的作用是帮助学生开拓思维 ,给学生提供许多侯选角度 ,或让学生由侯选角度类推一个新角度来行文。这类作文的限制比较宽松 ,审题一般可从给出的话题上下功夫 ,仔细审好题目。例如2001年高考作文…  相似文献   

18.
李晔 《现代语文》2002,(10):10-11
1999年高考作文命题首次采用话题作文的形式(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话题),题目一出,满堂喝彩。话题作文在命题要求上比材料作文限制性少一些,淡化了审题和文体,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发散性等特点,在考查考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是功不可没的。但是,事物总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2002年的高考作文题已经不再像1999年那样给人耳目一新之感,甚至给人一种命题虚假、不合常理、毫无新意的感觉。  相似文献   

19.
话题作文虽然对题材、立意要求宽泛,淡化审题,但这是否意味着话题作文就没有任何限制了,就不再需要审题了呢?事实并非如此。考生因走题、偏题而失分  相似文献   

20.
话题作文犹如带着镣铐跳舞,要在一定限制下尽情发挥。近年高考话题作文给考生充分自由-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考生受到的限制小,在考场上大胆创造,涌现出许多文质兼美的佳作。但是,宿构、抄袭的现象也不容忽视。因此,话题作文给考生增加限制势在必行。话题作文的审题也就必须高度重视。忽视审题,自然导致偏题甚至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