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这篇课文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说说小兴安岭的美丽主要指的什么,四季的树木各有什么特点。该题点明了课文的内容和基本功训练的重点。小兴安岭的主要特点是森林:几百里连成一片,就象绿色的海洋,所以人们称它为“树海”。而小兴安岭的美丽主要指的就是“树海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文章的第二段(3—6自然段)就叙述了春夏秋冬四个不同季节中小兴安岭的不同特点。作者从树木、雪化成溪、小  相似文献   

2.
一、抓重点句 重点句指的是那些能够直接反映中心的句子,它对全文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如《海底世界》中的“海底世界真是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和《寄菜刀》中“解放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以及《美丽的小兴安岭》中的“小兴安岭的树海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就属这类句子。前两个位于课文的结尾,是总结句,后一个位于文章的开头,是总述句。它们都是对全文的概括总结,体现了全文的精华。  相似文献   

3.
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五册《美丽的小兴安岭》讲了小兴安岭四季不同的景色.先总的介绍了小兴安岭像绿色的渴洋,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接着围绕“美丽”这个中心,具体而有顺序地叙述了小兴安岭春、夏、秋、冬各季的景色特点.以己拙见,本课教学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抓句群分析抓句群分析,是学好这课的关键.《美丽的小兴安岭》共七个自然段.第一段是一个承接关系的句群,正好和段重合.中心意思是说小兴安岭树海面积之大.第二段是一个单句,它不是句群.其所以单独成段,是因为要强调小兴安岭的树海四季皆美.  相似文献   

4.
我去一所小学听三年级的语文课,正好上的是《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描绘了小兴安蛉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作者着笔于小兴安岭的树海,抓住四季景色的不同特点,给读者勾画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该文是学生学习写景状物的范文。当教师引导学生学完了全文之后,便用了一节课时间指导学生背诵,重点背诵了三至六自然段。由于教师进行了正确的指导,临下课前,全班48名同学都能琅琅上口,背诵出来。他是这样指导的:  相似文献   

5.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人教版第五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讲读课文。本组阅读训练的重点是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这个任务主要是通过《美丽的小兴安岭》和《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两篇课文的教学来完成的。尤其是要通过《美丽的小兴安岭》的教学教给学生读懂自然段的意思的方法 ,使学生在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时练习巩固。为落实本单元的训练目标 ,完成本课教学任务 ,设计如下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温故求新这篇课文描写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 ,同本册前面学过的《登鹳雀楼》、《赵州桥》、《瀑布》等课文一样 ,都介绍了我国的锦秀山河…  相似文献   

6.
《美丽的小兴安岭》介绍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的物产,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教学这篇课文,难点有二:一是学习读懂自然段的读书方法,二是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小兴安岭景色之美,激发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7.
文章的结尾和开头一样,没有固定的格式。但结尾的方法,并非是不可捉摸的。下面几种结尾的经验和方法值得同学借鉴。一、概括全文。如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用“小兴安岭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也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结尾。这个结尾概括了全文内容,给读者留下了鲜明的印象。二、交代结果。如课文《飞夺泸定桥》的结尾:“红军的主力渡过了天险大渡河,浩浩荡荡地奔赴抗日的最前线。”这就交代了事情的结果,从而结束全文。三、写出感受。如课文《马》,作者在记叙了他和弟弟一起赶着一匹拉着重载的马,在雨夜泥泞中赶夜路的经过后,在结尾时写道:“我…  相似文献   

8.
1.抓关键词语和句子训练思维关键词语和句子是表达作者写作思路的重点,抓住课文的关键词、重点句,能起到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切实进行思维训练的作用。如《寒号鸟》一文中“得过且过”一词是贯穿于全文的关键词,紧紧抓住这一关键词语,可以进行这样的训练:(...  相似文献   

9.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七组的一篇讲读课文。本组的训练重点是“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是“段”的训练的起步阶段。基于本文在阅读训练重点方面所处的位置,“学习读懂自然段的读书方法”便是本文的教学难点。如何扎实起步,使学生获得方法,搞好段的训练呢?当学生经过全文初探,初步了解了内容,弄清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后,出示问题:“一年四季中,你最喜欢小兴安岭哪个季节的景色?”以第3自然段“夏季的景色”教学为例,让学生亲身经历获得“读懂自然段意思的方法”的学习过程。1.品词析句,是…  相似文献   

10.
教学理念:《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组中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的特产,表  相似文献   

11.
对于语文阅读教学一向情有独钟,钻研的多一些,想法多一些,下面想以《美丽的小兴安岭》为例谈谈自己的几点思考。《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一篇类似于写景散文的课文,它是语文教材中的一类课文。设计的想法是能从一篇或几篇课文的学习中找到学习一类课文的方法,学习到作者描写景物的美词佳句以及抓住景物特点来描写的方法,对阅读和写作均能起到较好的作用。一学期以来,一直在思考与钻研。  相似文献   

12.
教学理念《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组中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  相似文献   

13.
《美丽的小兴安岭》(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这篇短文,通过巧妙而又清晰的结构思路,运用形象而又准确的语言,描绘出色彩鲜明的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景图,表达了作者喜爱小兴安岭壮美景色的真挚情感。思路清。课文以《美丽的小兴安岭》为题目,高度概括了课文所要叙述的主要内容。课文的开头和结尾安排得十分巧妙。开头交待了小兴安岭的树  相似文献   

14.
六册《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一篇讲读课,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春、夏、秋、冬四季不同景物特点以简洁优美的语言,层次清楚的描绘小兴安岭的美丽、富饶,表现了对祖国大好山河的热爱之情。根据三年级的教学要求和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在教学中应抓住本课总述——分述——总结的结构特点,学习读段方法。为了实现学法目标,可设计如下教学步骤:一、通读课文,找景物特点在预习课文,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学习本文出现的10个生字,然后质疑、解难。再让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①小兴安岭是我国  相似文献   

15.
第七单元本单元的三篇讲读课文《瀑布》《美丽的小兴安岭》《富饶的西沙群岛》,一篇阅读课文《我和企鹅》,这几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风光.学习这单元课文,要在了解祖国山河壮丽、物产丰富的过程中,受到热爱祖国和爱护我们生活的自然生境的教育.学习这单元的课文,要在了解句与句联系的基础上,重点训练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学习理解自然段的方法要通过教学使学生既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又学到了读懂自然段的方法.课后思考·练习安排有自然段的训练内容,教师可以重点训练,也可以从课文中选择有关的段落进行重点训练.基础训练中的“字·词·句”安排有读准韵母、反义词、词语逻辑归类、扩句的训练.  相似文献   

16.
张蕾 《江西教育》2004,(20):30-31
教材概述:(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三年级语文教材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围绕“美丽”“诱人”,按春夏秋冬顺序来写,字里行间流露了作者对小兴安岭热爱之情。文章思路清晰.段落分明,语言生动,用词准确,是进行单元训练重点“用词准确”的一篇典型文章。  相似文献   

17.
《美丽的小兴安岭》(第六册第16课)按时间顺序,用“总——分——总”的方法,写出小兴安岭的美丽的景色,给人以美的享受。教学时,可分三步展开。第一步,预习课文。学生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然后查字典、认识生字、理解新词;再反复阅读,思考文章内容、写法。在此基础上,教师抽查学生掌握生字、新词情况。第二步,导读全文。  相似文献   

18.
一、教材说明六年制第三册17课《北京》 ,全文分五个自然段 ,紧紧围绕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来写。第一段开篇点题 :“……是一座美丽的城市。”第二段写天安门美 ;第三段写市容美 ;第四段写风景美 ;第五段用“北京真美啊!”的赞叹句子扣题结尾。本课是一类课文 ,分三课时完成。一课时初读课文。通过指导学生“目视双行”正确地读到“目视汉字”正确、流利地读 ,训练学生独立识字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习惯 ;二课时讲读课文 ,通过抓关键词句的理解 ,抓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训练 ,使学生体会首都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 ,激发学生热爱…  相似文献   

19.
如何综合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是我近年来努力探讨的课题。现以五年制第五册19课习作例文《记一次乒乓球赛》的教学为例,谈谈我在这方面的尝试。三年级是低年级向高年级过渡的年级,在语文教学基本功训练上有它的特殊性。当学生完成了以句子训练为主的学习任务以后,主要进行的是段的训练。这一课的教学中,我重点进行“总分式”构句组段谋篇的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理解、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首先,我布置了“课文每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内容,全文写什么事,重点写了这件事的哪一部分”的预习题,帮助学生掌握字、词和全文内容,使他们有  相似文献   

20.
《美丽的小兴安岭》(部编五年制第6册)是一篇状物的记叙文,写小兴安岭的四季景色,全文以“美丽”为线索,运用“总起--分述--总结”的结构方式,分三段叙述。第一段总起“小兴安岭象绿色的海洋,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第二段分述四季美景,是全文的重点;第三段总结全文,指出小兴安岭是“巨大的宝库”“美丽的大花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