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屈原在创作<天问>时借鉴了歌诗的结构模式,这主要表现在尾章具有"乱"的特征.屈原借鉴歌诗结构模式的同时也有所超越:<天问>尾章并非前文内客的总结概括,而是一步步推导出的结论;<天问>具有歌诗特征但不是歌诗.屈原对歌诗创作手法的借鉴与超越体现了诗人创作的自觉.  相似文献   

2.
屈子曾为"左徒"三闾大夫"之职,这对<天问>"多奇怪之事"诗风的形成应有所影响."语怪"很可能也是屈子独特的外交方式,其"娴于辞令"当包含不少怪力乱神内容."三闾大夫"相当于"公族大夫"一类职务,掌管与<帝系><世本>一类有关"谱属"的书籍,当多"语怪"之作,成为<天问>"多奇怪之事"的"谱属"诗形成诱因之一.通过屈子职司的考察,可知<天问>"多奇怪之事"的诗风打上了屈子仕宦经历的烙印,屈原的"语怪"根植于当时的政教传统,而非空穴来风之作.  相似文献   

3.
在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易经>素有"众经之首"、"大道之源"和"三玄之冠"的称誉.<易经>是一本论述宇宙万物变化规律以及人类知变、应变法则的著作,不仅是宇宙预测学,而且是人生行为哲学.<易经>中蕴含高明的管理智慧,并且千年来不断丰富、不断提升,对教育管理具有鲜明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天问》是一篇千古奇文,内涵丰富,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天问》通过对宇宙自然的质疑,对历史传说的质疑,表现出屈原唯物求实的精神。  相似文献   

5.
宋元明时期,<天问>研究在学术思潮嬗变的影响下,发生了巨大变化:由汉唐的章句注疏之学转向宋代的义理之学.元明承宋,缺乏创新,是宋代<天问>研究的继续和回响.通过对洪兴祖、朱熹二人<天问>研究的分析比较,浅谈宋元明三代<天问>研究概况,对认识<天问>研究的变化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屈原<天问>叙事,确有5处因错简而致结构紊乱、次序不清的现象.重新整理原文的叙事层次,并从叙事结构的角度尝试分析其韵式,对读懂<天问>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7.
周传寿 《文教资料》2008,(35):15-17
明末时期的黄道周.为福建闽南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历史人物和文化名人之一.他自幼博览群书.潜心攻读诗、史、经典,尤为钟情于"屈赋".深为屈原爱国主义思想情操和执着"求索"精神所折服、所感染.他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对人生的感悟,仿照屈原的<离骚>、<九章>、<天问>等作品,抒写了<謇骚>、<离疚>、<丛骚>、<九戾>、<九诉>、<九绎>、<续天问>等辞赋,具有极高的思想和艺术价值,值得我们后代研读.本文试以黄道周<謇骚>为对象.从黄道周的思想品位探寻其对"屈赋"爱国主题的继承与发展.以传承先人文明,弘扬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8.
李映埕 《文教资料》2008,(36):31-32
爱伦·坡在<催眠启示录>中孕育了他的宇宙观和人生现,阐述了他对宇宙与上帝、物质和精神、生与死的看法.本文尝试带领读者一起领略坡在宏观的背景下思考宇宙和人生的超凡脱俗之美.  相似文献   

9.
扬姆巴蒂斯塔·维柯,意大利启蒙美学的杰出代表,主要著作有<论我们时代的研究方法>、<新科学>等.尤其是<新科学>出版于1725年,全名为<关于各民族共同性的新科学的一般原则>,被认为是西方近代历史哲学的奠基之作.<新科学>广泛涉及哲学、历史、法律、语言、神话、经济、民俗、心理和美学等领域,堪称18世纪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部百科全书.  相似文献   

10.
屈原的《天问》之奇,在一“问”字,充分体现了他的怀疑精神。作品中彻底的怀疑之辞,表明诗人处于绝望之境。由此推论,《天问》当作于顷襄王十三年屈原被放逐之后。《天问》虽然激愤,这种中国式的怀疑只停留于把人引向善恶忠奸的人伦思考,带有明显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1.
赵青 《考试周刊》2008,(6):134-135
<窗>一文是选自钱钟书先生<写在人生边上>一书中的一篇散文,本文欲从<窗>这一篇小散文中去窥视钱先生之大人生.本文认为:钱先生的人生是边缘化的,他远离名利场,以自己的方式过自己真性情的生活,导致这种人生状态的是他对人生的态度,人生态度决定人生状态,而<窗>一文恰巧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钱先生人生态度的窗口,从这一窗口我们约略能知道成就钱先生边缘人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王丹 《华章》2010,(33)
屈原的作品<天问>是历代研究者争议的话题,有着丰富的奇幻意象,独特的笔法,纷杂的情感内涵,本文试析其诗歌中的哲理和创作理念,进而形成意象的壮美和悲剧美.  相似文献   

13.
屈原的《天问》,是政治抒情诗,不是自然科学论文。但是,博闻强记的屈原,本其世传天官史氏之学,在《天问》中却以宇宙理论为中心,涉及了很多自然科学问题,深入探索了宇宙本原和天体结构的奥秘,对宇宙理论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古代科学发展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作为总集之祖的<楚辞>,它的成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而今本<楚辞>实则来之于<汉书艺文志>之"屈原赋之属".至于王逸<楚辞章句>题为"汉护左都水使者光禄大夫臣刘向集",此显系为后人所加.经由自己所编之书而题前贤之名,这已是自古以来的通例.今本<楚辞>所收作者共10家,作品73篇,其作者一般都可以在"屈原赋之属"中找到主名,其每一作者作品的篇数一律小于或等于"屈原赋之属"中相应作者作品的篇数.所以可证<楚辞>是"屈原赋之属"的选本.  相似文献   

15.
老子之"道"的认知与体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老子>是一部探索宇宙、社会、人生的书.老子之"道"乃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概念.对于老子之"道",它的提出背景是其认知之前提,涵义考略是其认知之基础,对首句的理解乃是认知之关键.老子之"道"具有"返璞归真"的哲学意境.  相似文献   

16.
<正>康德说,当古往今来的人类仰望星空时,无不感慨于宇宙的浩瀚和神秘,心中也会涌出许许多多的疑惑。屈原在《天问》里,就问出了一连串的问题,"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时至今日,这些问题依然不能说已得到了完美的解答。宇宙之中,存在着太多太多人类不知道的秘密。然而,如果我告诉你,宇宙之中,含有的所有化学元素,都已经被我们人类搞清楚了,你相信吗?元素何来?通常认为,宇宙起源于一次巨大  相似文献   

17.
金耀基先生的<大学之理念>从科学与人文的文化角度考察了大学理念的历史、现状和未来,提出大学要在科学与人文的对垒中高扬人文精神,对我们今天重构大学理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孟宪法 《初中生》2006,(19):50-51
<听雨>一文富有深切的人生况味和生动的诗情画意,底蕴丰厚. "听雨"自然要描写自然界的风雨之声,但作者不仅描写了听到的风雨之声,而且别出心裁将心目中的风雨人格化,字里行间充溢着浓郁的人生况味.  相似文献   

19.
战国中后期,许多学者将探索天地万物所具有的特定数字表现形式,当作探索宇宙、人生、政治的根本途径来看待.<吕氏春秋>承继了这种探讨,并力图将各家之说统合起来.此书所采用的数字化结构形式,利用数字的神秘寓意来表现其编撰意图.十二纪之12×5形式,意在表明所论是蕴含天地之奥秘,体现了"道"之根本的天子之制;八览之8×8形式,隐寓地道、臣道、治术;六论之6×6形式,既象六合,又寓"人道六制",而偏重于人(士)的视角.<吕氏春秋>的神秘数字体系,是以历数为主,兼用<易>筮之数,来统合已成常识的神秘数字.这表现了此书编撰者试图超越当时的学派之争,从古老的传统和普遍的常识中寻求智慧,破解天、地、人奥秘的意图.  相似文献   

20.
<正>数学中是否存在美?对这一问题的回答给以肯定回答的数学家普洛克拉斯、亚里士多德分别指出:"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认为数学科学全不涉及美或善是错误的——数学科学特别体现了秩序、对称、明确性,而这正是美的主要形式."再者,我们也实实在在看到无论是数学的结构和方法中都存在美的因素.一、数学之美体现在和谐性数学内在的和谐统一性问题,其实也是自然界、宇宙间万物关系的客观反映,因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