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练写生活作文是现代作文教学的重大举措,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的重要手段。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离不开学生的思维。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把生活作文与思维训练紧密结合起来。一、激发兴趣,调动思维的积极性夸美纽斯说过:"教学要燃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学生积极思考,是写好生活作文的重要条件。学生的生活本来是丰富多彩的,可由于学生对周围的环境、事物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储藏不到作文的材料,因此,很大一部分学生对作文有厌烦情绪。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1.设置悬念。在作文教学中设置悬念,有利于调动学生  相似文献   

2.
董杰 《成才之路》2012,(26):38-39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以生活为背景引导作文教学,让学生的想象渗透到作文教学中,将新课程标准落实到语文作文教学中,全面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3.
新课改在作文教学方面的要求重要的一点就是激发学生写作文的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取措施调动学生写作文的主动性。本文与大家探讨的是运用合作探究法学经典课文、通过多主体对作文进行评价的方法调动学生写记事作文的主动性,以此来提高记事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现代语文教学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作文教学。就是通过语言文字去感受学生的心理,去体现学生的个人情感,去审视学生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理解和认识。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作文教学一直远离生活,漠视生活的实际需要,存在着诸多的弊端。因此教师要适时地激发他们的兴趣,放飞  相似文献   

5.
作文要写好,创新很重要。学生作文是一种融语言文字和逻辑思维为一体的创造性劳动。要想使学生作文写得好,除了要让学生有扎实的语文基础以外,还要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创新精神。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必须注意这些方面的培养。一、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可见,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至关重要。我对此作了一些探讨,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要在阅读教学中挖掘创作激情。阅读教学是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文章所写的内容,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  相似文献   

6.
朱永涛 《文教资料》2011,(12):86-90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下水"作文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调动其写作积极性和促进教师自我提高等方面均具有无以替代的作用。作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常作"下水"作文,有效激发的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了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7.
作文教学是以人为本的教学,它是以弘扬人的本性为特征。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逐步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知生活、理解生活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一、要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兴趣直接影响着工作过程和结果。孔子曰:"学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点明了兴趣的重要性。作文是一个感知生活、抒发感情  相似文献   

8.
殷娜 《考试周刊》2008,(47):30-30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生活阅历、知识积累以及教学方法给小学作文教学带来很大困难,因此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加强对学生作文的指导,培养其语言的运用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9.
李纪波 《考试周刊》2011,(18):80-80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作文水平影响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本文提出,要从激发兴趣入手,精选范文引路,培养修改作文能力,打破传统作文教学模式,调动学生观察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乐"写,提高习作水平。  相似文献   

10.
谢肖映 《广西教育》2007,(7B):60-6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作文教学要激发学生作文的内部动机,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自主写作、自由表达。新理念的提出,给了作文教学以广阔的空间。在作文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能激活学生的想象思维,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我十分重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为了使学生乐于作文,我从以下几方面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一、培养听话能力听是说的基础。因此,一年级学生  相似文献   

12.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着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程度和表达运用的能力。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在实践工作中,我总结了一些经验,收到良好的效果。作文,是"物"(知识、生活)转化为"意"(思想、意旨),然后再将"意"转化为"文"的一个双重转化的过程。在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质量,我能遵循这种双重转化的规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从而实现学生作文质量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认识自我、感知世界、创造性思维和能力及表达的重要表现形式。因而,学生写作能力是其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本文就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素材积累、写作兴趣激发、学生写作技巧掌握等方面来谈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做法和思考。  相似文献   

14.
在语文教学中,指导习作是一个循序渐进、复杂的、重要的过程。作文语文教师,我认为,学生作文指导贵在创新,贵在激趣。作文指导课上不是大谈写作方法和技巧,而是如何调动学生说和写的兴趣,学生兴趣调动了,才会给学生的自由飞翔加上强劲的双翅;才会发展学生思维,调动情感积累和生活经验;才能使学生不断地向着更高的目标进发。“兴趣乃写作之本”,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习作时,应该采取多种手段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相似文献   

15.
作文教学与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并称为语文课三大模板内容,被视为评判学生语文综合水平的重要标尺。学习写作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很多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畏难情绪,将其视为可怕的"拦路虎"。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日常作文教学应注重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其累积素材、掌控语言、流畅表达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从事多年的语文教学,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在作文教学中,总存在这样一种普遍现象:学生总怕上作文课,老师总埋怨学生写不出象样的作文。针对这一问题,我进行了深入的总结和研究。我发现,指导学生作文贵在创新,贵在激趣。作文指导课上不应大谈写作方法和技巧,而应如何调动学生说和写的兴趣,学生兴趣调动了,才会给学生的自由飞翔加上强劲的双翅;才会发展学生思维,调动情感积累和生活经验;才能使学生不断地向着更高的目标进发。兴趣乃写作之本。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习作时,应该采取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笔者在此就自己的实践浅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7.
封云 《考试周刊》2011,(43):71-71
作文教学是语文的"半壁江山",研究作文教学也是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一般来讲,老师作文批改任务繁重,且对学生的作文改进收效不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一、激发和调动学生习作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才能有话可写,渐渐地学生才会喜欢作文。1.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生活是作文的沃土,缺乏生活素材是学生写作难的一个重要原因。作为教师就是要想方设法丰富学生的生活,  相似文献   

19.
1导课开始,创设情境或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兴趣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导入生动、有趣,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倍增。因此,要精心安排教学设计,认真准备。在教案设计过程中,要把导言和教学重、难点定在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上。  相似文献   

20.
赵梅 《考试周刊》2011,(56):71-72
作文是人们综合性、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智力操作技能,是学生认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作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表达的方式,而且要激发学生的表达愿望。长期以来,小学作文教学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