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词语学习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已明确指出,将词语学习集中放在阅读部分,强调在阅读中学习词语。这就意味着词语学习是阅读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在阅读教学的词语学习中,突出强调词语辨析训练,单一的就词教词,据词解义,只做纯粹的"文字游戏",缺乏思维含量,词语学习严重脱离词语的"生存环境"——文本。词语学习的高耗低效,制约着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改进词语学习方法,走高效低耗之路,提炼词语成为势在必行之路。下面,笔者就以中高年级阅读教学中词语学习的三个课例来进行分析。一、精巧提炼词语,词语学习贵在自然有意义课例片段:《好汉查理》(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师:读读下列词语。善良热情调皮彬彬有礼说话算话  相似文献   

2.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过去的阅读教学中,由于过分地强调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概括中心思想等,而忽视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一味地抄、背词语解释、段意和中心思想,以应付考试,使得阅读教学缺乏情趣,缺乏活力。针对当前语文教学的弊端,国家制定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能帮助广大的小学语文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目的。一、朗读是阅读教学的主线新《课标》在各阶段目…  相似文献   

3.
吕明  蔡文丽 《考试周刊》2011,(81):50-50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语文教师如何在教学中真正为学生着想,实现学生的自主、个性化阅读,切实、扎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一、指导思想 《浯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学习以读为主,并指出“低年级的孩子要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在阅读中积累词语”。本课教学力求体现课标精神,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促进学生理解、积累好词佳句,激发学生情感,提高学生阅读水平。  相似文献   

5.
薛飞燕 《学子》2013,(8):78-78
语文老师无法回避对阅读教学的思考。孙绍振教授在《解读语文》中说,阅读教学普遍存在的现实是:"文本阅读占据语文课堂的绝大部分课时,然而阅读的低效和无效,至今没有得到根本改进。"今天所提出的"三亲法"是让师生在三个环节中不缺席,引导师生"归本求真"以求解决阅读教学低效的问题。一、亲历阅读,不走捷径  相似文献   

6.
【缘起】小语会会长崔峦老师在全国第七届阅读教学研讨会上曾明确指出:"和‘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语文教学要"以语言训练为中心,特别是要加强语言的运用"。然而,传统的语文教学,以为学习语言的关键是"理解",只要理解了,自然而然就会运用了。因此,语文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阅读分析文章的能力上,严重忽视语言学习环节中的"积累"和"运用"。前不久,笔者听了人教版第六册《燕子》一文的同课异构的教学。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个性化行为",揭示了阅读活动的本质: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性活动。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摆正自己的位置,不期待答案,让学生通过个性化的自主学习、个性化的提问、个性化的阅读积累、个性化的思考表达使"个性"在阅读教学中闪光!  相似文献   

8.
许凤英 《广西教育》2012,(13):27-27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词语教学历来受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视。现在,许多教师进行词语教学时,基本上都是从一个词语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让学生读读、写写、抄抄。这种"就词学词"、"就词解词"的教学方法,很容易导致学生学习疲劳,使他们丧失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9.
关敏 《教师》2011,(15):61-61
《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词语教学目标是: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这就说明"小学词语教学"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但现在实际的词语教学却远离目标,  相似文献   

10.
词是一个重要的语言单位。在阅读感知过程中,汉语虽然以一个个汉字为记录单位.但实际阅读时则是以词为知觉单位。对词的知觉越熟练,阅读的速度和理解的程度就越高。因此,阅读教学中要充分注意学生对词的掌握。《语文课程标准》也对阅读教学中词语的掌握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11.
阅读教学中,品词析句对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有着重要作用。教师抓住《少年王冕》一课中的精彩词句,引领学生赏析、咀嚼,在深入领悟中,引导学生习得了阅读方法,提高了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2.
郑楠 《现代教育》2013,(8):79-79
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往往追求共性,忽视个性;强调统一,回避差异。教参为教师导读,教师为学生导读,基本上把教学参考书作为唯一的对文本解读的标准。这极大地抹杀了学生个性,损害了学生阅读的兴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一堂好的阅读教学课,应该充分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精神,遵循并且实践课程标准的理念,  相似文献   

13.
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意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崔峦在他的长篇报告《课程改革中的语文教学》中曾这样说:低年级可以把重点放在通过朗读和借助图画阅读,了解课文内容,理解重点词句,学习积累词语。可见,低年级阅读教学担负的一个重要任务是理解词语、积累词语上。然而,目前的很多阅读课却忽视了词语教学。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大多停留在表面意思,或死记硬背词语解释,并没有真正理解。这样的词语教学,能促进学生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吗?课标在低段阅读教学目标中也提出要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由此可见,词语教学必须要引起重视。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怎样引导学生感悟词语内涵,促进积累与运用的。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怎样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关键是要充分落实新《课程标准》的创新性学习的理念,有机结合"自主、合作、探究"的现代学习方式。为此,联系自己的教学研究与实践,谈谈阅读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三个层面。  相似文献   

15.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了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课标的这一新精神,要求在语文教学中占有较大分量的阅读教学,应该摒弃纯粹的内容理解和感情体会,做到利用课文在语言运用上最具特色的地方,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实践中,学习这个阶段的学生应该学习也能够学习的语言文字运用的规律,从而提高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课本无非是个例子。"对于这些例子,我们要有一双慧眼,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中年级阶段,要注重在阅读中积累词语,要让学生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由此可见,词语的教学应贯穿整个阅读教学。下面,我就如何抓住重点词语来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正>词语是我们学习、生活、工作中使用最多的语言单位。所以,词语在语文教学中所占的地位是很重要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让词语深入到儿童的精神生活里去"。《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词语学习理念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将词语学习内容集中放在了阅读部分,这就强调了在阅读中学习词语。那么,如何才能  相似文献   

18.
"没有背景的教育不能叫作教育。"(夏丏尊)语文教学的背景应是语境。很多语文教师都知道"语境"一词,知道语言的表达和理解离不开语境,在实际教学中却不能恰当地利用语境,致使阅读教学碎片化。如大多数教师都知道理解课文要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情况,但也只是在课始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阅读理解过程中却根本不顾及或很少联系之前的介绍,这就是一种语境视野的缺失。如果将教学置于适宜的语境中,学生就能整体、联系地感知语言。且看《赵州桥》一课的两个教学片段:  相似文献   

19.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突出强调语言文字的运用,加强运用语言文字的训练,突出强调多读书、多积累、多实践。指出"理解"是"运用"的前提和基础;"运用"是语文教学的落脚点和归宿。笔者在长期语文教学,特别是在阅读教学中,非常注重借助阅读的"三课型"为例子,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三课归一、举三反一",得言课内,理解得法,运用得意,  相似文献   

20.
<正>在"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过程中,我认为阅读是实验的关键点。只要把握好了阅读在教学中的位置和开展方式,主题课堂就成功了一大半。下面,以我所执教的一节基础阅读教学课为例,具体说说我是如何带学生围绕"读"字学习语文的。这节课的主题我定为"异域风情",选取了人教版语文第十册教材《威尼斯的小艇》一文及"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上《荷兰风车》和《埃及的金字塔》两篇文章。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高年级在阅读中要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