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多余人”是俄国文学中一组贵族青年知识分子形象 ,性格矛盾而复杂。他们之所以成为“多余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们的二重性冲突 ,而构成其性格二重性冲突的深层原因 ,则是俄国独特的文化土壤以及社会、历史生活状况。细言之 ,即文化的冲突 (包括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突、“底层”文化与“上层”文化的冲突、传统文化中的落后性与现代文化中的先进性的冲突 )、先进意识与阶级地位的冲突、历史使命与社会现实的冲突。本文着重从文化冲突上探讨形成“多余人”二重性格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倪吾诚是一个“多余人”的典型形象。中西化的撞击冲突是使其成为“多余人”的历史原因,倪吾诚在现实生活中的迷惘,挣扎,无力,失败,符合典型的“多余人”特征,倪吾诚与其他“多余人”比较,同中有异,个性鲜明。倪吾诚的是性格的悲剧,是化的悲剧。  相似文献   

3.
“多余人”这一文学形象在19世纪的俄罗斯文坛出现之后,就以一种流动的文学形象出现在20世纪的中国文化转型时期。处在中西方文化冲突中的中国知识分子备受社会影响,他们在传统的坚守与现代的反抗中形成了二重性格,成为中国式“多余人”。本文将对巴金笔下的李冷、觉新和汪文宣的矛盾性格进行探析,从而发掘此类“多余人”对中国文化转型时期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4.
“多余人”是俄罗斯学中的一个专用名词,但作为一个社会现象的反映,“多余人”并不是俄罗斯学的独有现象。在中国现代学史上,同样出现了与俄罗斯“多余人”社会背景相似,“时代病”相近、悲剧意义也相同的学典型。剧作家曹禺笔下的曾清,就是其中的一个。本通过对曾清矛盾性格的分析和梳理,旨在强调其“多余人”特征,并由此洞察中国二三十年代一部分中上层知识分子在社会变革中的幢憬又迷茫、挣扎又无奈、抗争又沉沦、生活空虚、无所作为的严重缺陷。  相似文献   

5.
“多余人”的爱情是对当时各种丑恶的社会现象的冲击和批判 ,“多余人”性格的典型性是对当时社会的一种消极反抗 ;作家对“多余人”的同情和肯定 ,说明了塑造“多余人”的形象是有进步意义的 ;从读者的角度考虑 ,欣赏“多余人”形象 ,有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6.
“多余的人”性格的二重性,早为学术界所公认;但是,在有关这一问题的论述中,存在着某些对“多余的人”的进步性评价不足的地方,至于把“二重性”作为衡量“多余的人”的标尺这一命题,也有深入论证的必要。把奥勃洛莫夫看作“多余的人”形象,在我国似乎已成定论;然而,这一点却是大有疑问的。本文拟就这两个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提出个人的一些粗浅看法和不同意见,就教于方家、读者。  相似文献   

7.
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内蕴丰富复杂,它完整地记录了19世纪20-50年代俄国社会因剧烈动荡而引发的人们精神上的痛苦与人格上的分裂。处在社会转型中的当代中国,人们的文化价值观念在不断调整;反观“多余人”形象,为的是不重蹈覆辙、不做“聪明的废物”。  相似文献   

8.
“多余人”形象的出现,是世界学史上特有的现象。“多余人”随着贵族革命运动的开始而出现在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几经变度,继而又随着贵族革命的终结而销声匿迹,寿终正寝。于此,从学和史学的双重角度多视角地分析和论述了“多余人”的悲剧,是时供的悲剧,是残酷时代时原悲剧。我们在这悲剧而感叹时,也从历史反思的角度,对他们及其时代有了一个本质的了解。  相似文献   

9.
"奥勃洛莫夫性格"是俄罗斯文学"俄罗斯性格"题材的类型之一,它形象地再现了特定文化转型期间,俄罗斯知识分子在积极参与社会改革,或是消极避世,以浪漫幻想逃逸社会责任之间的两难和苦闷。面对日益功利化、市侩化的俄国现代社会,俄罗斯贵族知识分子逐渐丧失了他们在属于"自己的时代"里的"叛逆"斗志和社会实践空间,他们或以消极怠惰,或以耽于幻想的的方式来掩盖内心的失望与苦闷,最终成为时代的"多余人"。通过对这一文学"性格"的解析,把握19世纪中期俄罗斯贵族知识分子在传统与现代意识更迭中的尴尬,以及精神逐渐内耗的过程,进而从一个侧面深度解读俄罗斯民族性格中的"惰性"与"幻想"本质。  相似文献   

10.
于连是法国杰出作家司汤达的代表作品《红与黑》中的主人公。他具有真与假、美与丑的二重性格,体现出当时社会关系的两极对立、矛盾和冲突。按照司汤达的本意,小说书名中的“红”象征着于连想成为拿破仑手下一名士兵;“黑”象征着于连不得不去当教士。纵观于连短暂一生的表现,不难发现:红是于连的真面孔,黑是于连的假面孔。红与黑共同组成了于连性格的二重性,同时,也共同促成了于连形象的悲剧性。  相似文献   

11.
在俄国绝大多数文学评论者眼里,奥勃洛摩夫与“多余人”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学典型,但在我国文学评论界,奥勃洛摩夫往往被列入“多余人”画廊,而且还被视为“多余人”历史的终结者。我国文学研究者之所以得出上述结论,原因就在于他们在借用杜勃罗留波夫的观点对奥勃洛摩夫的形象意义进行阐释时,既没有对之加以客观解读,也没有加以适度诠释,有时甚至还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对某些“不同声音”加以屏蔽。本文从新的角度论证奥勃洛摩夫既非“多余人”,更非“多余人”的末代典型,他只是以独特的方式实现了自己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抗争。  相似文献   

12.
“师”的语法化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对“教师”的构词方式,历来有不同的观点。通过分析,我们认为:由于语法化的程度不同,“教师”一词在连接“传授专门知识的人”与“掌握某种专门技艺的人”之间起着重要作用于。因此,“教师”的构词方式具有二重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总结了学术界多年来有关19 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的众多争议, 并从19 世纪的文化视野出发, 以辩证的态度对“多余人”的典型性问题、悲剧原因、历史功过等进行了多层次多方面的探讨, 阐明“多余人”是俄罗斯新旧文化交替的悲剧典型。  相似文献   

14.
以高尔泰“实践本体论”为代表的中国当代美学新潮与李泽厚“积淀说”的矛盾冲突持续了四十年之久,引发过巨大的思想和化观念的冲突。这些冲突是当代中国社会进步与保守之间的冲突,是开放与封闭之间的冲突,是创新与传统之间的冲突,是国家意识形态与人意识之间的冲突,影响了中国当代哲学及其美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国当代美学新潮扬弃“积淀”的历程经历了漫长的七个历史时期:潜在的历史前提与断裂期;萌动的历史意识与序幕期;鲜明的历史标志与形成期;缓冲的历史发展与高潮期;清醒的历史态度与反思期;公允的历史透视与完善期;循环的历史批评与回望期。高尔泰《美的追求与人的解放》及其“感性说”、刘晓波《与李泽厚对话——感性、个人、我的选择》及其“突破说”,堪称中国当代美学新潮扬弃“积淀”历程中的两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15.
“艺术人格”是呈现在艺术作品中的创作主体的性格、心理、气质、能力、行为方式等特征的总和,也就是创作主体(作家)的人格特征与艺术形象之间的契合与联系。在郁达夫早期小说中体现出的“艺术人格”,大都是非常态的,小说的主人公大多是一些“多余人”形象,多愁善感,意志薄弱,长于思想而短于行动,甚至不能与社会环境相协调。那么为什么郁达夫会在其创作的早期形成这种独特的“变态艺术人格”呢?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文学作品中的“多余人”形象带着俄国社会19世纪的时代烙印而产生。赫尔岑对多余人形象特征的概括已经被诸多研究者认可并接受。之前的许多研究关注的“多余人”是从奥涅金这一成熟的典型开始的。试图从文本分析的角度,对普希金之前的两部长诗《高加索的俘虏》和《茨冈》进行研读,探寻多余人形象的萌生与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7.
辽宁地域化是一种具有辽宁地城特色的化存在形态,它具有浓重的关东化的精神渊源,也是中华化多样性的体现。它属于中华化区域中的亚化类型。地域化的价值更多地表现为地域自身化精神特征的显现。在辽宁人的性格和化观念中,形成了一种延续至今的“关东化意识”。这个地域化是一个内容丰富的化系统。独特的历史背景,历史上大规模的移民现象,多民族混居的社会生存形态,历史上多种化的交融与冲突,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等多元要素,构成了辽宁地域化的基本特征。由于地域化的积淀影响,在辽宁人的性格中。坚韧乐观、豁达豪爽、开放宽容的阳刚品格,是性格中的优点;而易满足,少激情,容易小富即安和知足常乐的阴性气质,则是性格的消极方面。  相似文献   

18.
1840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当代英雄》是莱蒙托夫的代表作。它是作者对社会探寻思考的总结,对俄罗斯文学的发展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毕巧林是这部作品的主人公,他是一个具有双重性格的畸形的“多余人”。而19世纪30年代农奴制的俄罗斯则是造成这种性格的典型环境,也是毕巧林精神悲剧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问题突出,普遍存在自我意象模糊、情感障碍和行为障碍等心理困惑。本章从心理学视角就人的本质、需要、化冲突、教育冲突和个体社会化几方面,对大学生心理困惑进行深层剖析。认为,当代大学生在人的本质、需要方面是弗洛姆、阿德勒的追随,在化冲突中,他们选择多元化和先进制度;在传统与“柔性”教育中他们实践后;他们的人生哲学大致经历:被动中的自我——以我为中心的自我——社会化中的自我。  相似文献   

20.
人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成功的教育肯定是以对需要的尊重为前提的,而教育中的一切冲突也都可以最终归结为教育与人的需要的冲突。本文通过透视学校教育中“人的需要”的现实遭遇,提出了教育要眷顾人的需要,唤醒人的需要,并努力创造条件去全面地满足人的需要,从而使人的生存状态得到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