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生命课堂”是指师生把课堂生活作为自己人生中的一段重要的构成部分,师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主体间的各种交往活动,既学习与生成知识,又获得与提高智能,最根本的还是师生生命价值得到了体现,健全心灵得到了丰富与发展,使课堂生活成为师生共同学习与探究知识、智慧展示与能力发展、情意交融与人性养育的殿堂,成为师生生命价值、人生意义得到充分体现与提升的快乐场所.  相似文献   

2.
一、教学理念 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生命课堂”。 “生命课堂”是师生在课堂的教与学过程中,通过主体间的各种交流活动,既学习、生成知识,又获得、提高智能,最根本的还是师生的生命价值得到了体现,健全的心灵得到了发展,使课堂生活成为师生共同学习与探究知识、智慧展示与能力发展、情意交融与人性养育的殿堂;  相似文献   

3.
“生命课堂”就是指师生把课堂生活作为自己人生中的一段重要的构成部分。师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主体间的各种交往活动,既学习与生成知识,又获得与提高智能,最根本的还是师生生命价值得到了体现,健全心灵得到了丰富与发展,使课堂生活成为师生共同学习与探究知识、智慧展示与能力发展、情意交融与人性养育的殿堂,成为师生生命价值、人生意义得到充分体现与提升的快乐场所。  相似文献   

4.
课堂教学是师生生命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展示了其生命价值,学生在课堂上实现了知识与能力乃至生命的同步发展。教师应多维度地激活课堂教学要素。为课堂注入活力,使师生双方共享高质量的课堂生活。  相似文献   

5.
查玉国 《考试周刊》2013,(99):69-70
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价值追求的课堂生态环境.使师生富有个性、自主地实现课程、师生、知识、社会多元互动,从而创造自我,改善和发展数学学习。数学生态课堂的构建不仅使知识技能融入了学生的生命个体,而且数学思维得到了发展,数学思想方法得到了渗透。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辩证唯物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增强,使学生的数学素养与生命质量得到整体提高。  相似文献   

6.
一、教学理念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生命课堂”。“生命课堂”是师生在课堂的教与学过程中,通过主体间的各种交流活动,既学习、生成知识,又获得、提高智能,最根本的还是师生的生命价值得到了体现,健全的心灵得到了发展,使课堂生活成为师生共同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的表现形式具体划分为知识课堂、智能课堂与生命课堂三种。"生命课堂"在我国一经提出就迅速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的热点,说明它遵循了教育的本质与规律,彰显了人类对自身价值的理性关怀和人文关怀,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课堂教学实际的迫切需要,也反映了教育哲学观和认识论的最新成果,更体现了师生生命发展的主体需要。"生命课堂"的基础价值追求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核心价值追求是开发学生智能,终极价值追求是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灵。  相似文献   

8.
葛丽锋 《成才之路》2012,(11):12-12
"生命课堂"是人文性的课堂,反映的是教师与学生在感悟文本过程中显现出的情感,使师生生命价值得到了体现,心灵得到了丰富发展。文章通过两节常态课的比较探讨"生命课堂"构建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生命课堂关注生命存在,旨在改善师生的课堂生活质量和提升师生的生命价值.它能被人们广泛认同并得到大力提倡是有其理论基础的.本文试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生态学视角对此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10.
"生命课堂"关注人的生命价值,倡导让我们的课堂回归生活、属于生活。它要求教育提供给学生顺利成长与发展的土壤,要求教师的教学成为以学生个性发展为中心的育人行为,使课堂充满学生的情感、智慧、人格成长的阳光雨露,最终让课堂成为师生生命的绿洲。一、"生命课堂"的基本理念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窦秋丽 《文教资料》2009,(14):124-125
师生双方生命互尊、互动、互异和互长是生命化课堂的特征,师生生命生成与充盈的价值取向、主体间性师生角色、自主学习式教学模式、个性化教学组织形式是生命化课堂的生成条件。  相似文献   

12.
基于生命教育的视角,重新思考大学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问题,确立以生命教育为理念建构大学生命课堂.对于大学课堂教学来说,教学的价值性目标直面每个独特而鲜活的生命个体,所以应在课堂中展开对自然生命的呵护、对社会生命的培育和对精神生命的激扬.生命课堂中只有教师从权威走向对话、学生从接受变为探究、知识从应试转向生活才有可能实现生命教育的理念.为了实现生命的发展,生命课堂的实践中应重视教学目标的生成性与统整性、教学过程的生活性与开放性、教学评价的多维性与发展性.  相似文献   

13.
把课堂理解为师生学习的共同体,其本质是要在对以知识为本位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建构一种以学生为本位的新型课堂教学生活世界.课堂教学活动既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生活世界活动,更是一种在此基础之上的以课堂教学内容为载体的专业世界活动.要使课堂中的师生成为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可通过向学生赋权、对话协商及培育课堂文化等途径来形成群体之间的共同精神、文化价值与心理倾向,并通过不断的社会化互动来激发和维持学习共同体的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4.
生命课堂关注生命存在,旨在改善师生的课堂生活质量和提升师生的生命价值。它能被人们广泛认同并得到大力提倡是有其理论基础的。本文试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生态学视角对此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15.
教育重建的基点是学校课堂生活的重建,而从“知识课堂”到“生命课堂”的转换,是当前我国课堂生活重建的根本,因为它既体现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又反映了教育哲学与认识论的变迁,还是课堂教学现实的迫切需求与师生发展的主体需要。  相似文献   

16.
“生命课堂”是在批判传统的“知识课堂”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它的价值诉求与“知识课堂”有所不同。因此,有必要对“生命课堂”价值取向进行研究,使课堂真正成为充满人性魅力、蕴涵生命关怀、富于生命价值的场所。  相似文献   

17.
“生命课堂”是在批判传统的“知识课堂”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它的价值诉求与“知识课堂”有所不同。因此,有必要对“生命课堂”价值取向进行研究,使课堂真正成为充满人性魅力、蕴涵生命关怀、富于生命价值的场所。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视野下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为了知识而教学,更是为了人的发展而教学的生命化课堂教学。地理课堂追求的是在师生双方得到完整生活的教与学的过程中,特别注重三维教学目标整合,使师生双方生命价值都得以生成。  相似文献   

19.
"生命课堂"与"生态课堂"是针对重构"知识课堂"而提出来的新的课堂教学理念。两者并非等同的概念,其在概念、理论基础及构成因素上有着诸多区别。"生命课堂"与"生态课堂"都"以人为本,以生命发展为目的"、"坚持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倡导平等、共生的师生关系",因而两者又有紧密的联系并且是互相影响的,这两种课堂理念在促进生命发展的共同价值取向上应该成为我们认识人与社会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2007年上半年,笔者所在学校贵阳市第二中学成功举办了第三届"生命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所谓"生命课堂",是指师生把课堂生活作为自己人生生命中的一段重要的构成部分,师生在课堂的教与学过程中,通过主体间的各种交往活动,既学习与生成知识,又获得与提高智能;最根本的,"生命课堂"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