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意志培养,也称意志教育,即教育者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良好意志品质方面所实施的指导和教育。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良好的意志品质包括:自觉性,即对自己行动目的的正确性和重要性有明确而深刻的认识,从而自觉地行动,以达到既定的目的;果断性,即善于迅速地辨明是非,作出决定,执行决定;坚持性,即人能克服外部或内部困难,坚持完成任务的品质;自制能力,即人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行动的能力。良好意志品质具体体现在勇敢、机智、顽强、果断、不畏艰苦、勇于克服困难等方面的心理品质。 素质教育,指以促进…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中专生意志品质的特点以及体育教学的特点勾依据,提倡在体育教学中运用鼓励法、诱导法、刺激法及强制法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来 ,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中 ,较重视思想教育、行为规范教育而忽视了对学生意志品质锻炼。其实 ,没有坚强的意志做支柱 ,再好的理想也不能付之实现。意志是人的意识中的能动要素 ,是调解行为的精神力量。有了坚强的意志 ,个性才是明确的和稳定的 ,坚强的意志对智力因素有激活作用。所以 ,意志教育是德育工作不可忽视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小学时期是意志品质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重视对小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将对其一生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实践表明,体育课是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一个有效途径。那么怎样具体实施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训练经验,着重对少儿技巧运动员应该具有的意志品质特征和怎么培养意志品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意志品质的培养,把活动“加工”成学生的“需要”,主动克服困难实现“目标”。  相似文献   

7.
体育教学是融知识、技能、素质、能力、道德、意志品质与情感为一体的教育过程。它不仅需要良好的情绪和意志品质,同时也能使之得到有效的培养。不断地研究总结体育教学中学生情绪的激发与意志品质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途径,以适应造就现代人的需要,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徐岫茹 《山东教育》2005,(5):127-128
培养孩子做事有“长性”,是一个锻炼孩子的意志品质的过程。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根据目的的支配来调节行动,从而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行动是人所特有的,往往与克服困难相联系。坚强意志的基本品质就意味着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力等。  相似文献   

9.
孙诗扬 《考试周刊》2013,(53):118-119
<正>良好的意志品质是一个人获得充分发展、获得成功的关键要素。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发现当前初中体育教学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存在一些不足,现通过对各方面因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促进体育教学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提供一定借鉴。培养意志力的过程,大多要配合计划实施的过程,使人习惯利用计划管理自己。而提高效率、达到目标才是培养意志力的目的。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心理、生理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教育对他们进行意志品质培养的关键时期。新一轮体育教育改革要求教育者贯彻"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通过体育教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中小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普遍较差.如果教师能够为学生的体育学习和锻炼创设良好的情境,引导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不断克服困难,就会让学生逐渐形成不怕困难、敢于挑战的意志品质.甚至遇到了很难克服的困难,学生也会自己想办法去克服它.这种优秀的意志品质甚至还可以转移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中去,对其一生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说,培养学生不怕苦的精神是极其重要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冰山”之下《老人与海》中的哲学伦理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谦 《宜春学院学报》2012,34(2):103-105,155
《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的代表作品,小说通过老人圣地亚哥与鱼的搏斗,塑造了一个依靠意志与信念,最终赢得了人性尊严的"硬汉"形象。在"冰山"之下,蕴含着的是海明威丰富的人生哲学,其中包括孤独的感伤主义哲学,永不言败的生存哲学以及超前的生态伦理哲学。解析这些哲学伦理将帮助我们理解海明威的人生哲学,从而更深刻地体会其作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善与恶的斗争是托尔金《魔戒》系列幻想作品的主题。《魔戒》中体现的善恶观与奥古斯丁关于善恶问题的论述有相似性,具有一元论的特点。《魔戒》中的善恶观基本上是基督教的,强调善恶的不对等性和自由意志的影响,但也带某些古希腊色彩。  相似文献   

13.
"知战"思想是《孙子兵法》的主要内容,并贯穿于整个兵法十三篇中。全面分析"知战"思想的深刻内涵,有助于更好地认知信息化条件下夺取和保持战争核心制权的重要地位。结合典型战例,从"以先知求战的主动、以全知求战的全胜、以真知求战的效益、以阻知避战的被动"四个方面对孙子"知战"思想进行了诠释,对全面把握"知"与"战"的关系,进一步增强信息化条件下作战的信息主导意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古德曼看来,像"反事实"、"倾向性"以及"可能性"之类的概念都无法得到显明可见的经验事实的证实和支持,因此都无法合理地把它们作为与实证科学的基本原则相容的科学概念来使用。另一方面,古德曼认为在归纳推理中出现绿蓝悖论的原因在于我们把命题之间的"证实"关系仅仅看作是证据与假设这两个方面之间的关系,而忽略了包括"过去实际进行过的预测及其结果的记录"在内的大量背景知识对证实关系的作用。实际上,导致绿蓝悖论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迄今为止观察到的宝石都是绿的,并不能保证我们随后观察到的宝石也是绿的,我们观察到的下一块宝石也完全有可能是蓝的(或别的某种颜色)。因此,古德曼实际上没有也不可能真正消除"绿蓝悖论",这是由归纳推理不同于演绎推理的本性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5.
老子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哲学家,其哲学思想深刻而丰富,被视为道家经典的旷世巨作《道德经》,充分彰显了"道"的多元内涵;文中涉及到老子对德善思想、生态智慧、崇尚女性、人文理想等方面的思考,可谓与后现代主义思想殊途同归,二者共同体现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精神。  相似文献   

16.
东晋名僧慧远在佛教史上影响深远,话本小说《庐山远公话》即以他为主人公。做为寺院"俗讲"的底本,话本为哄动视听,增添了许多子虚乌有的情节,更有甚者,创作者还为这位名动凡俗的高僧设计了一个因果报应的故事框架。如果和慧远本人的真实经历及其果报观念联系起来,颇耐寻味,昭示了宗教与文学的纠结。  相似文献   

17.
大学发展观问题始终是大学发展中的一个核心问题。有什么样的大学发展观就有什么样的大学发展道路选择。大学发展观取决于大学校长的政绩观,取决于他对于钱与学、质与量和教学与科研等关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贾春明  郝世文 《成人教育》2012,32(3):127-128
在美国存在着四种主要的教学观,而这直接影响教师教育课程的总体规划思路。以简单化的教学观指导下的传统的教师教育课程设计存在诸多问题。要改变传统教师教育课程设计的弊端,就要将教学看做是一种专业或是艺术,重视教师教育课程总体构成的四种主要关系,这将给教师教育课程的总体规划提供一种新的思考方式。  相似文献   

19.
《茶都旧事》将安化黑茶拟人化处理,并通过其中人物与事件之诠释,澄明安化黑茶苦后回甘、忍辱、凡、严冷、放下、静、天人合一的境界,因契于佛理,此境界可与佛教禅境会通。  相似文献   

20.
当前体育专业学生因专业局限性较大,供需矛盾突出,就业的自我期望值较高等原因,导致就业率及就业满意度不容乐观.本研究构建了一个"政府、社会、用户、高校、学生"五位一体的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基层就业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