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前,学界多认为"兀"在现代汉语方言中作远指代词,但山西河曲方言中的"兀"却并非如此。本文主要就河曲方言中的"兀""兀今"进行分析,认为"兀"还可作介词和词缀。  相似文献   

2.
兀良合是蒙古古老的部落之一。它由很多大小不同的氏族构成。蒙古兴起之前兀良合已经分离成为森林兀良合和草原兀良合。森林兀良合与卫拉特等林木中百姓按壤。草原兀良合被称为不而罕·合勒敦山的主人。不而罕·合勒敦山的兀良合是从森林兀良合中分离出来的。  相似文献   

3.
一、兀《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对“蜀山兀”的“兀”字,中学课本是这样注解的:“兀,山高而上平。这里形容山上树木已被砍伐净尽。”《中学文言文索引词典》释为:“形容山秃。”《汉语大字典》释“兀”为“光秃”,所举例证也是杜牧的“蜀山兀,阿房出”一句。以上三种解释,都认为“兀”是山光秃的意思。这种看法值得商榷。在“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  相似文献   

4.
本世纪初,日本蒙古史学者箭内亘发表《兀良合三卫名称考》一文,最先开始研究兀良合部落的渊源。1917年日本蒙古史学者和田清著《内蒙古诸部落的起源》一书,论证明代兀良合人是元朝游牧于斡难河流域的兀良合人的后裔。可是他说明清代兀良合人来源问题时却感到十分为难。近十多年来,我国有些权威学者陆续提出兀良合是古代蒙古高原林木中百姓的“泛称”。1985年,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蒙古族女学者奥登同志发表《蒙古兀良合部落的变迁》一文。对“泛称论”给予有力驳斥,并进一步对明代兀良合三卫诸问题提出很多宝贵意见。但我觉得,奥登同志对原来森林兀良合、不儿罕山兀良合的论述不完全使人满意。在1988年内蒙古师范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明洪武时期故元兀纳失里大王的考察,可以认为北元灭亡后,兀纳失里大王成为漠北西部的一支重要势力,但明太祖洪武十四年,哈梅里回回阿老丁来朝入贡,并非《明史·哈梅里传》所言是受哈梅里兀纳失里大王所遣。而且,本为故元出伯系的威武西宁王兀纳失里,其继承宽彻系肃王王号的时间,疑在洪武十四年至二十一年之间。洪武二十四年,明朝征讨哈梅里王兀纳失里之事,应是兀纳失里遣兵寇边所致。  相似文献   

6.
"兀的"是一个比较古老的口语词.在元代北方话中,"兀的"功能和用法比较丰富,今晋语继承和发展了其功能和用法.今大多官话方言区的"兀的"功能萎缩,但山东费县方言的"兀的"比较特殊,其句末助词的功能用法代表了这一方言点的方言特征.尽管费县方言句末助词"兀的"的成因难以从历时的角度去发现轨迹,但仍可以对其进行语法化的解释.  相似文献   

7.
据蒙汉文史书的有关记载,特别是《俺答汗传》中有关兀良哈万户住牧地的地名以及与俺答等人北征兀良哈相关的地名的记载,反映出兀良哈万户的牧地位于蒙古国肯特山、克鲁伦河一带.因此,学界有关兀良哈万户牧地的“内蒙古说”和“蒙古国杭爱山说”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8.
元代河西出伯系诸王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夺蒙古汗位为契机,蒙古大兀鲁思发生了严重的政治分裂,术赤兀鲁思、察合台兀鲁思、旭烈兀兀鲁思均不同程度地走向独立。面对大汗权威昔盛今衰的挑战,忽必烈一方面极力削弱元朝疆域内诸王宗藩的分割性,代之以皇子皇孙出镇制;另一方面试图恢复大汗对西道诸王的政治控制,远交近攻,把经略的重点放在中亚的察合台汗国,其结果之一便是系出察合台的出伯家族获得极大的重视,不仅在抵御西北诸叛王的军事行动  相似文献   

9.
学术界探讨札兀惕忽里、宣德府、东昌,时间很长,但看法仍不一致。现在,我们也提出一个新的见解。望与同行们商讨。关于札兀惕忽里据《秘史》第134节记载,成吉思汗配合金国的军队打败塔塔儿,因功被授予札兀惕忽  相似文献   

10.
说“兀的”     
(一) “兀的”是诗词曲小说中常用的一个复音词。各家辞书,大都解释作“这”或“这个”。 黎锦熙主编《国音字典》:“兀的:犹言这个,如‘走!兀的贼囚’,《见元曲选》。”(见该书第22页)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语言实际出发,说明“兀”字及其组合在现代交城话中的用法和在《水浒传》中的用法,并加以比较,同时探求“兀”字及其组合的渊源,证实从先秦的“夫”字同音替代成后来的“堵”、“古”以至“兀”字  相似文献   

12.
从《述善集》可知:河南濮阳市柳屯乡西夏遗民杨氏先祖唐兀氏的族属是蒙古人,其地望为宁夏贺兰山一带。至唐兀闾马时因参与蒙古军“围打襄樊”而留居濮阳,并与汉民“相参住坐”。唐兀氏通过与汉族通婚和学习儒家文化两条途径实现了汉化,并于元明鼎革之际,改姓杨姓。  相似文献   

13.
1.试证6=寸22499…99100…00‘+3(k妻2)只有质因子2、3、5。(山东文登 、目夕V、‘尹、.尸勺、‘尹 左一2个吞个县教育局教研室褚学璞、邢治劫提) 2.圆的半径等于正三角形月刀C的高。若此圆在边BC上滚动,证明:该圆在正三角形月BC两边AB、AC所截得的弧长为定值。(江苏嘉定县教育局教研室陈宝元提) 、今、,/二_兀、_36兀、_42兀、_44兀、_46兀、_48兀二_54兀、2_尸。/二 3.试证(tg一轰~·tg答岑于·tg弓答于·tg之喜于·tg拱汗·tg书羚·tg气石~)=5一2甲5。 ~一\一~135一“135一“135一“135一“135一“135一“135/-一”’(甘肃天水师范…  相似文献   

14.
巴黎的起点     
一个女子可以爱上巴黎的时装和香水,一个男子可以迷恋巴黎的铁塔和美酒,相爱的人可以以巴黎为纪念册,分别的人可以以巴黎为阳关……巴黎儿白美丽,兀白伤感,兀白颓废,兀白悠扬。也许可以说,巴黎是一个存放想象的空间;也许,对巴黎,什么都不可说,不可说……  相似文献   

15.
公元1129-1130年,岳飞屯兵江南,抗击南犯的金兵,曾先后三次在宜兴题词,表达他的爱国热忱。金沙寺书壁南宗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金兵兀术率兵大举南侵,越过淮河,冲过长江,宋宰相兼江淮宣抚杜充降敌。兀术挥戈猛进,一路烧杀掳掠,夺取建康(南京)、临安(杭州),一直打到越州东面的海边,宋高宗入海逃命。次年,兀术满载江南金银女子班师北返,再攻常州。消息传到宜兴,岳飞派义子岳云反击,兀术调兵六万来战。岳飞仅以五百名骑士反击于江桥,杀得金兵横尸十五里。此时,岳飞仍屯驻大兵于太湖之滨宜兴,观察金兵动向。  相似文献   

16.
元代畏兀儿人(即维吾尔族)曾对祖国统一和中华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元代文人所谓“高昌元人(即畏兀儿)内侍禁迈外布行列,语言文字之用尤荣他族,”“故其国人柄用尤多,大贾擅水陆利,天下各城巨邑必居其津要,专其膏腴,”诸如此类的评述亦已证明这点。畏兀儿人在元代社会生活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及其对中华文明的贡献,中外学界已多有专  相似文献   

17.
《河西学院学报》2016,(1):11-17
《观世音本尊修法》是一部重要的藏传密宗文献,是由噶玛噶举派黑帽系第二世活佛噶玛拔希所创作,然后,由畏兀儿学者本雅识里(Punyari)依据藏文本译入回鹘文本。吐鲁番出土的回鹘文《观世音本尊修法》残卷,有六个编号,其中五件为木刻本,一件为手抄本,对研究元代畏兀儿印刷术、噶玛噶举派的传播及其与畏兀儿的关系,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8.
天水方言的指示代词是以“载”和“兀”为基本形式形成的指示代词系统,一般有两套以上指示代词,指代人、物、时间、性状、程度、方式时不构成三分关系,指代处所时呈现一种弱化的三分构成关系,并向二元对立方向发展。“载”和“兀”是近代汉语指示代词“这”和“兀”演变、发展,最终在方言中积淀的结果,具有其历史传承性。  相似文献   

19.
释“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甲骨文编》卷八兀后有(?)字和(?)字,编者把它们隶定为(?),并说“从二兀,《说文》所无。”其实,此字就是丽字的初文,即伉俪本字。  相似文献   

20.
一、填空 l。圆的直径8分米,半径()分米,周长()分米,面积()平方分米。 2。圆的周长18.84厘米,半径(径()厘米,面积( 3。圆的半径5厘米,直径(()厘米,面积( )厘米,直 )。)厘米,周长4。圆周长 ()=直径直径x汀二()直径 (圆周长=兀xr又() )圆周长ZX汀 )=半径(圆周长,口,2)2又兀= 5.若c为圆的周长,半径,s为圆的面积,则: 亡=()rc二(圆面积直径二(d为圆的直径, )令汀r为圆的dr、了、Jd=(s=()rZ二=( 汀 r=石f一口一、\2兀/X万二Ss=兀X(口今兀、2)2二、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①圆周率②半径③直径④周长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