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7 毫秒
1.
以中国传统绘画构图中的构图与意境的统一为切入口,通过构图的形式语言,三个基本特征去阐述构图与意境的统一,证明中国传统画具有西方绘画所没有的传统特色和更高的境界。  相似文献   

2.
孙继红 《文教资料》2012,(12):111-112
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中国传统花鸟画,生长于立足写意的民族绘画土壤中,画面构图的意境融入人的主观情愫。本文以中国传统花鸟画作品的构图赏析为视点,浅析中国传统花鸟画构图法则、元素中显现的意境美。我们学习中国传统花鸟画构图的艺术,可以了解那个时代画家审美观念中所蕴含的艺术性灵及历史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点景是中国传统绘画极其重要的一种表达方式。在绘画作品中合理地运用点景能使画家的情感与物象更加融合,对画面的构图及意境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以花鸟画点景为研究对象,通过举例中国传统花鸟画中精心安排的点景,重点阐述了点景在传统花鸟画构成中的作用,着重论述其在构图、色彩、意境中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早期佛教绘画遗址克孜尔石窟壁画、敦煌石窟中南北朝时九色鹿经图、唐代《观无量寿经变》两侧未生怨与十六观壁画以及代表中国本土绘画形式的武氏祠画像石的分析对比,印证佛教绘画在中国传播过程中佛教绘画以传统和新需要相结合,获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在构图形式上,佛教绘画带来的新样式,丰富了中国绘画构图形式,九色鹿经图等壁画同我国本土绘图也有明显的联系。佛教绘画本身也在不断调整,以适应中国本土化要求。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东方人的视角论述了西方传统绘画构图的涵义目的、性质,以及构图规律等基本内容,在此基础上重点论述了西方传统绘画构图的形式及演变的过程。由古希腊古罗马绘画构图到文艺复兴的意大利及以后各时期绘画构图特色及演变的历史过程展开论述,对西方传统绘画经典构图作了深入考察。最后得出结论:从纯形式的角度看,艺术发展的历史是人类探求艺术之真,逐渐向艺术本质靠拢的过程。这一过程是构图由多承载功能向艺术本质逐渐接近,逐步纯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绘画以其鲜明的民族风格和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在世界艺术中具有重要地位。现代中国画教学由于过多强调西画的写实风格,使中国画缺少灵动,传神的艺术效果。中国画教学应从立意,用笔,用墨,构图等方面学习传统绘画,开创独具特色的中国画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7.
现代架上绘画的构图形式是绘画创作思维过程自然形成的、无固定形式规律可寻的多样化构图形式,它与传统绘画构图最大的区别是主观行为意识的表现过程决定其画面图形及构图,而不是以构图的创作过程决定其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8.
传统中国画程式画的构图法则已经很难满足当代画家们对现代生活的描绘,画家们在经历困惑、反思、觉醒的心理历程后,打破了传统绘画中运用空白营造空间的构图法则,重视绘画形式的完整性和作品的视觉冲击力,运用平面分割与构成,营造情境空间,形成了当代中国画的构图形式。  相似文献   

9.
构图是视觉艺术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古今中外,画家们历来对构图问题津津乐道,不厌其烦地反复探求.西方古典绘画的构图是建立在透视准确的基础上的,把透视法则作为构图依据.到了19世纪,西方传统写实主义绘画体系开始瓦解,现代派画家用主观表现替代客观再现,不再把酷肖自然与否当作评判美术作品高下的标准,构图也不再以透视法则作为依据,逐渐地取消三维空间,构图平面化也成为现代绘画的一个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0.
现代儿童绘画中,构图占据着主要的评价要点,很多学生在画面构图上往往缺失方法及创新意识。然而,应该如何进行构图才能更容易使画面变得美观呢?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会构图原则,采取了传统的继承方法,将历来著名的艺术家的绘画技法传授给孩子,让他们感受并学习,甚至,鼓励他们改造创新。  相似文献   

11.
中国画论是中国画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中国画学是它的学科性称谓。作为最具民族特色的绘画理论,中国画论的系统性、丰富性、完整性、实践性与学科性,是世界上其他民族难以企及的。它不仅是世界艺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国绘画创作实践的基石。中国画论的自发性写作由来已久,而作为学科其自觉性的理论研究还是在明代以后。明清之际是中国画学研究的酝酿期,学科特征初显。20世纪上半叶诸多学者、画家的不懈探讨,无异使它的学科性质更加明朗,为我们今天的画学学科建设奠定了宝贵的学术基础。  相似文献   

12.
从中国山水画的构成语言中看中国画在空间结构上所呈现出来的独特理论体系,并从与西方古典绘画的对比中,分析中西方绘画在空间处理上的思维差异。  相似文献   

13.
中国画的绘画在内容、题材、工具、笔墨、色彩、构图、章法和写生创作上,都与西画不同,在观察方法、表现方法和表现形式上,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处理,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艺术规律、美学思想及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14.
空白称之为"布白",它是中国画构图一大特点.布白是中国画构图独有的艺术形式.本文着重阐述了怎样在有限的画面中展示无限的情致.  相似文献   

15.
中国画的构图讲究置陈布势、经营位置,同西方的平面构成相比既有其自身的艺术特点,又有许多共同之处。在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中国画的构图崇尚天人合一、主观意象的艺术境界;西方的平面构成寻求元素组构、理性抽象的设计理念。本文是从中国画构图与西方平面构成的两种艺术角度出发,阐释艺术构成的相同与相异,通过经典作品的解读阐释构成的造型理论和形式法则,体会西方平面构成对现代中国画创作的影响与作用。  相似文献   

16.
装饰性在工笔人物画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笔人物画以人物为主要表现对象,以单纯的线条勾勒作为造型手段,以色彩分染、罩染、烘染等手法表现物象,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重要科目之一。它从线条的组织、色彩的运用、墨色变化、细节刻画以及构图的安排和变化等方面都充满了浓郁的装饰性,这种装饰性是将现实生活中的物象,按其本质特征和客观规律给予加强、取舍、夸张等艺术手段进行再创造而得来的,使画面具有装饰美感和艺术性。  相似文献   

17.
赖辉 《凯里学院学报》2013,31(2):181-183
与西方绘画不同,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构图有它独特的表达方式。通过灵活多变的空白、散点透视法以及画面时间的呈现,体现出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的独特魅力。以上特征对于我们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创作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传统中国画构图讲究经营位置、置陈布势,构图理念来自于老庄禅宗的哲学思想,它以一系列虚实、疏密、主宾、取舍、玄空等对比理论作为内在的形式法则,通过审美对照,把握构图的形式美感,解读中国画独特的构图方式.  相似文献   

19.
西方油画风景与中国传统山水画艺术在绘画题材、构图、透视、笔墨、色彩等方面,有着不同的审美情趣和迥异的表现方法中国传统山水画尚“意”,重视物象内在精神和作者主观情感的表现,是一种人格化的自然,带有主观表现主义的特征;西方风景油画重“理”,以客观再现自然风案为目的.可称为自然的人化西方人通过对风景油画的描绘采实现对客观世界物理形式和谐的把握,在理想的视觉形式中寄托主体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中国人通过山水画艺术来彰显自身的心理和谐.实现理想人格的塑造和人与自然的心灵沟通西方油画风景与中国传统山水画艺术虽然都是以自然景观作为表现对象,结果却是大相径庭这种差异性之所以产生,究其原因是由于两种绘画体系所接受的文化、哲学思想及审美趣味的不同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20.
随着艺术的发展,中西方绘画在各自的领域中不断的发展着,我们不难发现,这两种绘画艺术之间存在着许多的区别,文章对这种区别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两种绘画的构图和色彩等方面进行了简单的比较,期望能够对中西方绘画作品进行更准确和全面的欣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