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文典、袁文揆两兄弟是清代乾嘉时期云南保山的两位著名诗人,他们不仅在云南文献的辑存方面做出重要贡献,而且在文学方面亦有各自的成就。"二袁"诗歌创作异同明显,在云南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纵观两兄弟的生平,他们的文学成就受到了家族的滋养,反映出"二袁"创作理念的微妙差异。"二袁"在诗歌创作和诗歌评点方面呈现唐宋兼宗的共性,也有意识地流露出各自"慕陶""祧杜"的诗歌意趣。研究"二袁"的诗歌异同,可了解他们在家族中的独特作用。"二袁"对云南文化的勃兴,不仅在于以往所熟知的文献裒辑之功,亦在于他们从创作实践进行过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2.
黄春莲 《天中学刊》1998,13(1):53-56
袁宏道在对明代前后七子文学复古主义思想的批判中,提出了文学因时代和时势的发展而产生变化的发展观,“独抒性灵”、“师森罗万象”的创作观。  相似文献   

3.
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湖北公安人。他是明代主要文学社团公安派的代表人物,在文学上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调”,反对前后七子的复古主义思潮,一时在文坛独树一帜,影响很大。袁宏道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文,尤以游记和尺牍最受世人赞许。明人张岱在《瑯嬛文集·跋寓注》里称:“古人记山水手,太上郦道元,其次柳子厚,近时则袁中郎。”可见,袁宏道作为一位记山水能手早有定评。袁宏道的游记散文,不仅在数量上大大地超过了前代人,而且在风格上独具特色。本文拟就袁氏山水游记的思想与艺术作一初步探析,以就教于各位大家。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近代史上,对于最早主张武力反袁,并且为实行武力反袁而壮烈牺牲了的宁调元,书之甚少,鲜为人知。本文拟就宁调元最先提出反袁思想主张及其坚持实行武装反袁活动作一综合论述。  相似文献   

5.
作为明代"前七子"文学复古运动的重要成员,作为闽地阳明心学的早期主要代表,郑善夫是福建文学发展史上较早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著名诗人。通过认识诗人对明代闽派、"前七子"复古派及其阳明心学的多重贡献,可以进一步客观地定位其在明弘治、正德年间的诗坛地位。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近代史上,对于最早主张武力反袁,并且为实行武力反袁而壮烈牺牲了的宁调元,书之甚少,鲜为人知.本文拟就宁调元最先提出反袁思想主张及其坚持实行武装反袁活动作一综合论述.  相似文献   

7.
公安三袁论诗文力主性灵,成为明末文坛反对前、后“七子”诗文复古主义的旗帜,影响深远。袁宏道于三袁中成就突出,诗文主张与诗歌创作皆有领军一代风气的魅力。研究公安派自当先从袁宏道的生平、仕履、交游入手,廓清其性灵文学主张的思想渊源与文化品格,方有可能事半功倍地认清公安派性灵说的本质。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许地山和丰子恺是具有一定地位和影响的作家。佛学对许地山和丰子恺的文学影响体现在文学创作主题和表现形式、审美思维等多方面。本文从佛学对两位大家的影响这个角度,阐述在佛学影响下两人的人生观点、艺术思维及文学作品等,揭示其共通之处和独具特点,从而进一步肯定两人在现代文学史上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9.
李白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诗人.也是盛唐散文大家。但他在散文方面的成就却被其诗名所遮掩。本文分析了李白散文以诗为文的独特个性及其突破性成就.廓清了李白散文在散文史上长期以来模糊不清的面貌。  相似文献   

10.
论公安派副将江盈科的文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晚明文学革新运动中,江盈科实际上是作为公安派的副将而与袁宏道互相唱和。他的文学主张是针对前后七子的拟古主义倾向而发,大致与宏道同调,但也有其独到认识:一是阐发袁宏道所倡“性灵说”之旨,另立“元神活泼说”与之呼应;二是反对尊古卑今,主张代各有文,但对前后七子并不一概否定;三是痛诋模拟剽窃,强调个性独创,以贵真、重趣、崇实、尚奇倡变和主张信腕信口、不拘格套为其具体内涵  相似文献   

11.
欧美现代派文学的创作及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袁可嘉同志这篇文章,是根据作者今年三月在我院的学术报告整理的。文章着重介绍并分析了欧美现代派文学及其代表作,有助于我们了解西方文学的现状。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文学史上,无论从创作之丰富,作品流播之广远,以及后人广泛喜爱程度而言,苏轼是无与伦比的其诗、词、书法、绘画对后代精神影响是巨大而深刻的,不愧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流大家。  相似文献   

13.
悲剧理论在西方文学史上源远流长,已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成为了西方文学史上的一门登峰造极的艺术。美国小说家理查.赖特笔下的小说《土生子》无疑是黑人文学史上的一部悲剧小说。本文试用悲剧理论从《土生子》的悲剧特点、产生悲剧的原因以及悲剧留给社会的启示等方面探讨小说的悲剧精神。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晚明重要文学流派公安派,由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公安县联合发起的首届公安派文学讨论会,于5日11日至13日在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故乡公安县隆重召开。公安派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华中师大副教授黄清泉参加了会议,并转达了华中师大王庆生、邓宗琦副校长对大会的热烈祝贺。来自全国十二省市四十余所大专院校、科研机构、新闻出版单位的教授、专家、编辑等参加  相似文献   

15.
《聊斋志异》被称为“文言小说之集大成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从其写作手法来看,言简意骇是其最根本的特征,蒲氏擅长以只言片语表露心志,而这也正是这部神怪之书被奉为“文起千年之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是晚明文学革新派公安派的中坚和主体,晚明革新思潮的策源者之一李贽是他们的文学导师和精神之父,李氏对袁昆季的影响无人企及.但公安三袁对待自己的先驱、师长李贽却持有矛盾态度,主要表现为一方面,三袁兄弟对要贽极尽尊崇、无限景仰;另一方面,他们又疑视,甚至贬抑李氏的思想现念、文学活动."虽好之,不学之",是公安三袁对李贽所持态度的全面写照.  相似文献   

17.
通俗文学在明代成为文学的主流,袁宏道的通俗文学观是当时历史条件、社会思潮和文学发展的产物。通过对通俗文学在创作论、发展观和表现形式等方面的极力推崇,袁宏道建立起自己的文学思想体系,在当时具有积极的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是《屠隆与金瓶梅研究》专著中的一章。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屠隆是位“沿王李之涂饰,而又兼三袁之纤佻”的人物,是位与汤显祖、袁宏道一起,投身到晚明风起云涌的文学解放思潮中的勇士。屠隆性格狂放,又常以李青莲再世标榜自己,其狂放精神自然为同时代文士所瞩目。屠隆独具的文学解放思想是他创作《金瓶梅》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9.
西汉散文和西汉辞赋是西汉文学的主要标志,在中国文学史上,常常将包括西汉散文和西汉辞赋在内的汉文、汉赋与先秦诗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并称。西汉文学的兴盛与贾谊开创性的文学成就息息相关;贾谊及其作品在西汉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并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论述了袁宏道的真诗思想及其直接理论源头,并对真诗思想中体现的文学发展思想及其理论不足以及竟陵派诗人对其理解、接受上的差异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