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思凡 《新闻世界》2012,(11):164-165
苟子是我国先秦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也是继孔孟之后儒家学派最重要代表,其学说在我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影响深远。本文以荀子的名实观为出发点,从传播学角度对《正名》篇做出新的解读,将“天官意物”“心有征知”的人内传播视为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并从传受双方“共通的意义空间”的角度探讨“正名”的重要意义,同时也对“辨说”的社会舆论整合功能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2.
由武汉大学新闻学院李敬一撰写的《中国传播史》(先秦两汉卷)日前在武汉出版,它的出版标志着我国首部传播史专著诞生,这对我国新闻学和社会学的研究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李敬一经过10多年的积累和研究,对传播学中国化问题作了有益的探索,他从传播历史和传播思想发展史的角度,探讨中华民族在传播问题上的“意识形态和文化方面”的特色,借鉴社会学、历史学、文化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对中华民族传播的起源,以及先秦两汉的传播历史和传播方式进行了综合考察,对古代传播观念、传播思想作了系统研究,进而阐明了传播与民族文化传统、传播与中国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毛仁兴 《今传媒》2013,(6):142-143
纵观中国古代传播史,早在先秦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诸子就实践了丰富的传播活动,积累了多样的传播方式。他们积极游说诸侯,为人际传播;办学授徒,为教育传播;著书立说,为大众传播。多样的传播活动不仅为中华文化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对传播的方式、传播的功能形成了独到的见解,如教化传播与稳定政权的关系、传播技巧、传播的双面效应等等。综而观之,先秦儒家特别是孔子的传播思想,不仅富有创造性,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从《论语》当中,选取涉及传播的、有代表性的《论语》原文进行分析,探寻孔子的传播思想。  相似文献   

4.
吴婷 《新闻世界》2011,(9):274-276
《论语》作为代表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对我们的思想、文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解读《论语》,我们可以发现其中有大量蕴含着传播思想的言论。从传播学的角度看,《论语》对传播主体的分析重视传播者的自律;传播内容上,注重信息选择的“把门人”意识;传播渠道上,文化典籍是教化传播活动的主要媒体;传播对象上,树立了强烈的受众意识;传播效果上,重视道德在政治中的作用;儒家的传播原则很大程度上是根据“礼”而展开的。探寻《论语》中传播思想的魅力,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传播文化的历史继承,构建有中国特色的传播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陈江柳 《东南传播》2010,(8):118-121
本文从传播学的视角出发,结合中国老子《道德经》的"反战"、"守柔"以及"人本"主义三大思想,以人类传播史上媒介技术的演进为纵线,进而评析主要大众传播媒介的演进图景及其所展示的传播文明。其中,两次世界大战以及第三次信息革命是媒介演进过程的三大拐点,尤其以网络为代表的信息革命时期人际传播方式的复苏更彰显了中国道家"不失其所者久"的传播之"道"。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传播学研究作为学科建设来说,是起步较晚的,但是,自兴起以来,其发展的势头却非常之快。尤其是在20世纪末的近十年间,已经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和鼎盛。而作为一个科学的学科建设来说,对于本学科的思想历史资源的整理和发掘显然是必不可少的。否则,一个新兴的学科就很可能成为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近年来先后出版的《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和《中国传播思想史》两套传播学术史专著,不仅及时总结了近一百年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的全面发展状况,而且全方位深入研究了中国有史以来的传播思想的历史演进。可谓中国新闻传播学术史研究的开拓与奠基之作。  相似文献   

7.
华夏传播研究几乎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一路走来的,四十年来华夏传播研究从无到有,在几代学人的不懈努力和艰苦探索之下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阶段性成果,在传播学本土化-中国化的求索之路上做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宝贵尝试。《华夏传播引论》一书系统回眸了华夏传播研究的发展历程、代表人物和理论收获;以现代学术意义上的传播学为理论进路,探索了华夏传播研究的书写范式,将五千年华夏文明中的传播思想、传播人物、传播活动、传播媒介纳入到内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跨文化传播的视野下予以考察;并且具体剖析了华夏传播中的说服传播、舆论传播、公共传播、媒介批评、文艺传播、宗教传播等传播现象;内容涵盖华夏传播的大传统和小传统,论从史出,引人入胜,堪称一道引领广大读者进入华夏传播领域的津梁。  相似文献   

8.
钟飞 《当代传播》2004,(1):28-29
大众媒介的宣传过程其实就是传播主体对受众的说服过程。说服也称为劝服,无论在西方还是中国,作为一种沟通的艺术其历史已经非常悠久。如果说早期的说服主要出现在人际传播及小群体传播中,那么,在大众传播兴起后,说服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因为说服能否奏效与传播效果的好坏息息相关。作为传播学的四大先驱之一,霍夫兰的说服理论对于传播学的效果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尤其是他关于说服艺术与传播方式的研究对于我们今天的媒体宣传依然很有启迪。如何才能改进媒体的说服艺术,提高媒体  相似文献   

9.
从传播学角度出发去研究《商君书》,会发现它蕴含了商鞅的一些传播思想,涉及传播内容、传播主体与传播对象、传播手段与传播方式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在与洛克同时期的社会哲学家中,几乎没有一个人想到过什么“传播理论”,但是,在传播学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能够发现他们的著作里对传播思想的隐约触及。在洛克的哲学巨著《政府论》和《人类理解论》中提出的“自由”、“交流”、“语词”、“反思”等理论,为后人研究传播学给予了源头启发和理论丰富,在西方传播思想史的银河中依然是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11.
"对外传播"在中国是一个出现频率很高的词汇,那么这个时常出现在各种著作、媒体或学者口中的"对外传播",究竟是个怎样的概念?本文试图对此概念进行探讨和辨析。一、研究者眼中的"对外传播"概念段连成教授是中国较早研究"对外传播"的学者,他在1988年出版的《对外传播学初探》一书中开创性地使用了"对外传播学"这一名词,他认为,"对外传播学是专门研究以外国人为传播对象的传播学分支"。曾任中国重要外宣媒体《今日中国》副总编辑的沈苏儒在1999年出版了《对外传播学概要》,他认为,"对外传播是跨国的、跨文化的、跨语言的传播,是针对外国人  相似文献   

12.
蒋艳芳 《新闻知识》2006,(11):26-28
任何传播活动都是为了取得某种效果,“不为效果而从事传播及传播研究,同不为胜利而进行战争,是一样荒谬,一样不可思议。”[1]在传播效果研究中,最具实用价值的当属劝服理论。西方传播学中的劝服理论(p e r s u a s i o n),又译为“说服理论”,是传播者试图利用传播的信息来改变他人的态度与行为的一种研究。最早对劝服理论开展系统研究,并卓有影响的是以传播学四大先驱之一霍夫兰为首的耶鲁学派。霍夫兰(1912-1961),他是传播学的四大先驱之一。1953年出版的《传播与劝服》被视为霍夫兰及其耶鲁学派的代表作。新闻评论作为一种传播活动,也是…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庞大深厚的哲学体系是人们看待世界、认识世界的方法,并在这样的哲学基础上形成了当时的音乐美学思想,一直影响了中国音乐在之后历个朝代的发展与延留,所以研究先秦时期的音乐美学思想应从当时的哲学思想入手。  相似文献   

14.
书讯     
《大众传播学》徐耀魁编著的《大众传播学》已由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系统地阐述了大众传播学基本内容和发展历程,包括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研究方法、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对象、传播效果以及公共关系、国际传播等。该书联系中国的传播实践,为使传播学中国化作了努力。全书24万字,大32开,压模封面,每册定价3.10元。  相似文献   

15.
华夏传播研究是一种面向历史和传统的、中国本土取向的传播学研究,迄今已走过近30年的发展历史。近10年来,华夏传播学的研究飞速发展,这既与十八大以来国家对“文化自信”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有关,也体现了传播学科发展的内在趋势。本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近10年来发表在新闻传播学CSSCI期刊上的417篇相关论文及其作者进行统计分析,呈现华夏传播研究近10年的学术图谱。研究发现:2012―2022年这10年,华夏传播研究的发文量呈“井喷”之势,不论是作者队伍、课题资助,还是研究的议题和理论视角都日益丰富。在研究方向上,古代政治传播是近10年来华夏传播研究的重心,主要围绕政治实践、观念、制度和媒介四个维度展开;在时间线上,“先秦”和“宋代”的传播现象相对更受到重视;在本土理论和方法探索上,传播考古学研究成为一个新的学术增长点。10年来,华夏传播研究对西方主导的传播学话语体系和叙事模式进行批判性检视和反思,在深入挖掘和阐释中国本土传播现象的同时,有意识地彰显中国视角,尝试建构传播学的中国概念体系和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6.
吴旭东 《兰台世界》2014,(1):136-137
中国古代庞大深厚的哲学体系是人们看待世界、认识世界的方法,并在这样的哲学基础上形成了当时的音乐美学思想,一直影响了中国音乐在之后历个朝代的发展与延留,所以研究先秦时期的音乐美学思想应从当时的哲学思想入手.  相似文献   

17.
祝建华 :本文描述的“传播机体”理论是“媒体依赖”理论在全球化和新媒体时代的继承和发展 ,用于分析媒体、个人、社群乃至社会各层面之互动关系。陈力丹 :鲍尔 -洛基奇是前任《传播学研究》的两主编之一 ,她与德弗勒的合著《大众传播诸论》1 5年前就在中国出版了中译本 ,因而被我国传播学界知悉。她在理论传播学方面与时俱进 ,现在已经将她早年论证的“媒介依赖论” ,以美国洛杉矶不同文化区域的传播生态作为研究对象 ,发展到了现在的“传播机体论”。本期发表的是她发言的理论部分。  相似文献   

18.
李萌 《大观周刊》2012,(27):299-300
纵观我国古代音乐思想史的大发展,先秦诸子百家争相齐放,百家争鸣的现象为古代音乐思想的进步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其中,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学派,是重要的学派之一。虽然老庄对待音乐的态度是反对的,但其中的思想也有其先进性与可塑性。其思想与刘安所著《淮南子》中的道家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老庄的哲学思想,在两千多年前是非常可贵的。  相似文献   

19.
李文娟 《东南传播》2014,(9):119-121
韩剧与"韩流"在国内风靡了二十年,本年度著名韩剧《来自星星的你》一改往常韩剧"车祸、癌症、治不好"的模式,再一次刷新了韩剧在国内传播的收视。早在上个世纪中叶,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之一的拉斯韦尔提出了著名的"五W"传播模式,同时也开辟了传播学研究的五大领域。文章从上述几个方面对《来自星星的你》的传播特色进行分析,如受众心理、多媒介整合传播、内容特色与效果等,试图找出《来自星星的》的独特与成功之处。  相似文献   

20.
国内学界在2003-2004年的传播理论研究中,出现了不少回顾传播学研究历程的文章,同时经典理论课题历久弥新,新的理论课题层出不穷。对传播学理论研究进行回顾的文章主要有廖圣清的《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大陆传播学研究》,田中阳的《论中国传播学发展的基本向度》,孙瑞祥的《传播社会学:发展与创新》,黄旦、丁未的《传播学科“知识地图”的绘制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