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学分制下学分绩点的度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分制是以选课为基础,以学分为单位计算学生的学习量,以累计平均学分绩点为尺度衡量学生的学业成绩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因此,选课、学分、学分绩点制是构成学分制的三大要素。其中,学分绩点制用以显示学生每门学科学习成绩的质量,以及学  相似文献   

2.
学分制中如何设绩点?绩点类型有哪些?什么是学分绩点和平均绩点?学分制条件下,学生毕业应具备什么条件?对学生的修业年限有何规定?实行学分制对学校办学规模有没有要求?能否仅在一部分学生中实施学分制?如何做好实施学分制的调查研究和观念转变工作?……  相似文献   

3.
在成绩分数单位不等值的情况下,采用求百分制分教总分或平均分、平均学分成绩、课程学分绩点和平均学分绩点的方法,对数据直接进行加、减、乘,除运算来统计大学生的学习成绩都是不科学的.而采用既能反映并解决学生学习质量不同问题,又能体现和解决学生学习数量差异问题的术标准分数平均学分的方法,对大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统计则是科学的.文章对现有大学生学习成绩排序的统计方法进行了评析,并阐述了求标准分教平均学分的统计方法和其在具体运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大学普遍实行学分制.学分制是以选课为基础,以学分为单位计算学生的学习量,以平均学分绩点(GeneraJ Point Average,即GPA)为尺度衡量学生的学业成绩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分析和比较不同大学学分制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我们发现,不同大学选课和课程学分计算的差异不大,比如采用计算机信息系统选课、大约16个学时计1个学分等,但是,在平均学分绩点的计算方法及结果使用方面,则存在明显的差异.虽然已经有一些文献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但是,并没有把不同大学存在差异的原因分析清楚,并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笔者比较和分析了不同平均学分绩点的计算方法和使用情况,并对形成方法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学分制是一种新兴的教学管理制度,它适应了新形势的变化和要求,具有培养创新人才的优点。学分只能反映学生学习量的多少,而绩点制则能显示学生学习质量的优劣。要更好实现学分绩点制的管理功能,可通过开发一套基于DCOM、MIDAS技术的管理系统来实现其功能。  相似文献   

6.
在学分制中,学分用来衡量学生学习的数量,绩点用来衡量学生学习的质量,二者缺一不可。不包括绩点的学分制是不完整的,它无法完全体现出学分制的优越性,更难以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本文概括了不包括绩点的学分制存在的种种弊端,介绍了云南大学资环学院进行学分制绩点试点的做法及取得的初步成效,以及下一步工作的思路与打算。  相似文献   

7.
平均学分绩点是高校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下衡量学生学业质和量的重要因子.通过分析学校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情况及平均学分绩点的定义,就平均学分绩点如何在教学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学分制,教育模式的一种,以选课为核心,教师指导为辅助,通过绩点和学分,衡量学生学习质和量的综合教学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9.
苏南发达地区的初中骨干教师,应具备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职业情操,良好的文化修养和扎实的专业知识、正确的教育理念和突出的教育能力,健康和谐的人格特征。我们要实现这一培养目的,除了有一套设计合理的培养规格、教学方案外,还必须有与之相配套的教学管理体系。学分制是一种以学分计算学习份量,以绩点衡量学习质量,以平均学分绩点来监控学习过程,赋予学生一定的学习自主权,实行严格的目标管理的教学管理制度,其主要内涵是:以学分作为计算学生份量的单位;规定学生修满一定数量的学分方得毕业;学生在校期间,可以根据特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一个基于单级C/S模式的学分制成绩管理系统,主要是根据学分制教学计划要求中对于学分和绩点的有关规定,设计实现给出了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并论述了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VB6.0作为前台开发工具,客户端通过引用VB6.0中数据访问接口和新增部件的应用程序对服务器端SQLServer2000数据库中数据进行操作。尤其是根据学分制管理中对学分及绩点的要求,实现根据成绩对学分及绩点的统计,最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综合评价,实用性较强。  相似文献   

11.
平均学分绩点计算方法比较与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大学普遍实行学分制。学分制是以选课为基础,以学分为单位计算学生的学习量,以平均学分绩点(General Point Average,即GPA)为尺度衡量学生的学业成绩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分析和比较不同大学学分制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我们发现,不同大学选课和课程学分计算的差异不大,比如采用计算机信息系统选课、大约16个学时计1个学分等,但是,在平均学分绩点的计算方法及结果使用方面,则存在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利用学生历史成绩数据和课程之间关系,构建基于BP神经网络的学分绩点预测模型,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BP神经网络能够自适应学分绩点统计中课程之间的层次和网络关系,非常适合用于复杂非线性关系的预测.比较了不同算法训练的网络预测结果,发现L-M优化算法预测性能最优.最后,运用函数进行仿真,然后将仿真结果与样本数据对比,验证了L-M优化算法预测模型准确性高,能够用于学分绩点的预测.  相似文献   

13.
学分制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管理制度,它以学分形式统筹教学的全过程。广州机电高级技工学校从二000级开始,在全校范围内试行实施学分制。一、具体做法在保留学年划分的基础上,把课程按照专业的需要与技工学校的教学特点划分为若干个模块,并明确规定模块中各门学科的学分,同时逐步扩大选修课的比例,增大教学计划的灵活性,通过绩点与平均绩点对教学和学生进行管理。1.以学分为计算单位,进行课程的设计与配比。学分是计算学生学习量的单位,学分的配比根据是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我校的做法是:(1)理论课学分计算,以18-2…  相似文献   

14.
讨论学分制及学分绩点制的管理模式,并以学分制及学分绩点制的成绩考核评价模块为切入点,介绍了几种成绩绩点计算数据模型,对各类数据模型的优缺点进行了实例分析,提出了学分制下较合理的成绩绩点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5.
讨论学分制及学分绩点制的管理模式,并以学分制及学分绩点制的成绩考核评价模块为切入点,介绍了几种成绩绩点计算数据模型,对各类数据模型的优缺点进行了实例分析,提出了学分制下较合理的成绩绩点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6.
六种学分(绩点)制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种学分(绩点)制对比分析延边大学石曙光一、六种学分(绩点)制根据笔者掌握的情况,把目前国内实行的六种有代表性的学分(绩点)制列举如下:第一种是以美国20世纪20年代开始使用的学分(绩点)制与百分数换算的计算方法。其分数与绩点换算如下:表一成绩90~...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小班授课在《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教学过程中的效果,为进一步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教学方法积累经验。方法:选取陕西中医药大学2013级、2014级和2015级预防医学专业301名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2013级为小班授课,2014级和2015级为大班授课,分析不同年级学生试卷成绩、学分绩点和成绩评价的变化。结果:2013级学生试卷成绩和学分绩点明显高于2014级和2015级学生,小班授课有利于课堂教学管理和学生学习能动性的调动,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18.
学分制是现行高等教育比较流行的一种模式,它是学校为实现教育培养目标而以选课为核心,教师指导为辅助,通过绩点和学分来衡量学生学习分量和成效的教育制度.它具备自主选修、注重个性发展、严格结果管理、学制灵活、培养计划开放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高校学生“混学分”现象日益增多.经调查发现,学生“专业喜爱程度”越高,“混学分”课程越少;“喜爱的课程”越多、“专业喜爱程度”越高,“对未来职业定位”越高;对专业越喜爱,绩点(学习效率)越高;等等.由此得出结论:专业的喜爱程度对学生在校学习效率、未来发展有很大影响.为此,高校应在完善转专业制度方面作出调整,以促进学生自觉学习.  相似文献   

20.
关于学分制的再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连理工大学于1994年实行学年学分制 ,开始用“学分”来衡量学生学习的“量”。2000年在化工学院开始试行绩点学分制。近年来 ,我校本着“积极探索 ,稳步推进”的原则 ,积极推进学分制 ,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下一步应该如何走 ?目前存在哪些问题 ?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一、我校实行学分制的现状1.学制采用弹性学习制度 ,四年制本科学习的修业年限为3~6年 ,五年制本科为4~7年。凡取得我校本科学籍、取得相应专业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学分、并满足相关要求的学生 ,可在上述修业年限内毕业 ,发给毕业证书 ,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学士学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