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李冰 《湖南教育》2006,(9):21-22
使用人教版的新教材有些时日了,在教学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写出来与老师们交流,以便更好地使用教材。  相似文献   

2.
有些老师不爱写作文评语,认为作文是“写”出来的,而不是“评”出来的,若从学生自主学习的角度而言,不无道理。问题是,没有评语,作文的优劣表现在哪里?学生有那么高的悟性吗?再者,每次是个红分数,学生作文的积极性有无影响?其三,有没有学生会怀疑老师的工作态度,从而产生心理隔膜,影响师生的和谐关系?其四,集体的评讲能完全代替个体的指导吗?因此,作文评语的积极意义不容忽视,那么怎样写好作文评语呢?  相似文献   

3.
考场作文作为一种特殊情境下的作文,它以考查学生语言综合能力为目的,而学生以拿到高分为宗旨。因为评卷老师阅读时间短,所以它需要瞬间“征服”老师。有些同学写的作文尽管语言流畅,内容具体,结构完整,但写出来的文章仍给人“月朦胧,鸟朦胧”的感觉,中心模糊,甚至出现“两个黄鹂鸣翠柳——不知所云”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当今的校园里有这样的一种现象,就是大学生写出来的字不如中学生好看,中学生的字不如小学生,学生写出来的作业常常会有“惨不忍睹”的现状。在目前考试成绩还仍然成为衡量一个人成败的重要砝码之下,在电脑打字取代人工书写的现代高科技迅猛发展之下,写字教学的推进有些举步维艰。有没有必要练字,如何写一手好字,成为诸多学生与老师倍感困惑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有些人明明与你并无关联,可你却偏偏一心想要写一篇文章来纪念他。他于我,即是如此。时至今日,我仍能清晰地记得与W第一次相遇的场景。上初中的第一天,小学的同班同学寥寥无几,老师把我们赶到教室后面,论身高排座位。  相似文献   

6.
2006年9月底,我参加了江苏省首届小学语文写字(书法)教学优质观摩课比赛,获得了一等奖。教案评比,也获得省级一等奖。这节课,学生欢迎,听课老师认可,得到评委的肯定。课后,有听课的老师向我要课件,有老师要我把课上儿歌式的总结、评价语写给他们,还有些老师向我要教案设计……我想,还是写一写发表出来,供大家参考,批评。  相似文献   

7.
王绍蜂副教授的博士毕业论就要在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听到这个消息,心里十分高兴。绍峰嘱我写一篇序,开头我有些犹豫:为学生的论写序,是否有吹捧之嫌?但盛情难却,我也就不再推辞。  相似文献   

8.
支玉恒老师曾在《人民教育》发表了题为《洗净课堂浮华》的论文,拜读之余,感慨万千。支老师一语中的,道出了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时弊。为何剔"弊"?笔者从事小学语文教学40余年,颇有些念想,写将出来,供各位同行把玩。  相似文献   

9.
写字     
我们总算学完了所有的拼音字母,从今天起,老师开始教我们写汉字了。 老师告诉我们,我们中国的汉字是方块字,所以这些字写出来必须像一个个方块,要是像三角形、圆形那就糟糕透顶了。  相似文献   

10.
学生入学时,都认为自己会写作。通常会无所顾忌地涂鸦,并且很有自信地说出来给大家听。这些涂鸦,姑且称之为朦胧的写作,正是学生处于早期写作发展阶段的证据。有些老师会叫学生说说自己的涂鸦,并且请他们将自己的解释写在涂鸦下面。老师们需要利用学生对自己写作的信心,鼓励他们每天写作,学生便能迅速地学到“:如果我能把它说出来,我就能把它写出来。如果我能把它写出来,我就能把它读出来。”传统的写作指导强调的是制造产品。写作过程是学生对指定的题目写作,然后交出作文,老师再拿红笔评文章,圈改错误后打个分数。这种“指定题目——批改…  相似文献   

11.
刘晓梅 《生活教育》2014,(5):113-115
正在日常的写作教学中,笔者发现有这样两种现象:一种是老师布置了一篇习作题目后,有些学生半天都想不出来写什么好,细问才知,他们认为实在没有什么值得写的内容;另一种情况是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千篇一律,很多学生的作文材料大体相似。学生缺乏对生活的发现和感受能力。《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第二和第三学段的写作教学有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12.
编辑老师约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正在一所中专院校担任会计实习老师。还记得第一天与实习班级的学生见面的情景。那时的我有些胆怯,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与迷茫。  相似文献   

13.
支玉恒老师曾在<人民教育>发表了题为<洗净课堂浮华>的论文,拜读之余,感慨万千.支老师一语中的,道出了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时弊.为何剔"弊"?笔者从事小学语文教学40余年,颇有些念想,写将出来,供各位同行把玩.  相似文献   

14.
有些教师认为作文批改量大,花费时间多,出力不讨好;也有的教师认为,好作文是学生写出来的,不是教师改出来的,所以,不愿意在批改作文上面下功夫。实际上,写好作文批语也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古人云:“玉不琢,不成器”。教育研究论的写作也是如此。一般来说,高质量的章都是修改出来的。教育研究论初稿写出来后,并不能算论写作已完成。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初稿是不完美的,只是一种半成品,只有经过作反复推敲、修改,到完稿誊清后,才算最后完成写作任务。  相似文献   

16.
【情景再现】 上课了,老师面带微笑轻盈地走进教室。“同学们,上星期大家去造纸厂参观,好多同学在日记上写了这件事。但是,有些很常用的字同学们却写错了。”老师边说,边在黑板上写:今天,老师拎着我们去参观……大家一看都哈哈大笑起来!  相似文献   

17.
更正启事     
一谈起作文,好多人感到有些困惑,不知从何入手,也不知写哪些内容总觉得心中没“谱”,长时间写不出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与过去的学生相聚,听他们回忆学校的生活,老师授课的内容很少能准确叙述,却能生动地描述出每个老师上课的模样、特征,特别是有些老师的“口头禅”,几乎能众口一词,准确形象地模仿出来。  相似文献   

19.
审美与通心     
耿聪 《河北教育》2006,(9):47-47
记得第一次课上许老师让我们写下自己最快乐的一次体验。我写的是自己和母亲的一坎深谈。因为那一次,心灵的沟通让我体会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愉快和安心。当时写完后还有些迷惑和不安,因为觉得这似乎与审美并无关系,怀疑自己没有领会老师的意思。第二次课上,老师便让我把自己的那次体验说出来与大家分享。之后许老师,总结了大家的体验,我们中间有35人写到了在人际关系中体验到的愉悦,而另外的32人则写了在大自然中体会到的美感,进而得出结论:通心就是美。我顿觉豁然开朗,之前的疑虑一扫而光。原来美的范畴可以如此广袤,不仅自然界中的美景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交流和沟通所带来的快乐同样是美感。正如罗杰斯所说过的:“当我与来访者通心时,仿佛听到了来自天堂的美妙的音乐。”  相似文献   

20.
我从事的是农村小学、初级中学的语文教学。比较而言,又以作文教学稍长,故对农村孩子学习写作有些感慨写出来就教于方家。这几年的农村小学,对语文教学是不看重的。从对教师的配备,办教师培训班的人选都反映出这个问题。课怎么个教法?有些老师是“账多不愁”,采取干脆不教的办法;有些教师虽积极组织学生作文但又是随便想个作文题,强调几声:“写,认真写,别马虎。”讲评起来也是:“××同学的写得好,××同学的写得差。”具体点就没词了。如此教作文的老师在农村学校中还占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从小学毕业入初中,很少有写过二三篇作文的,问起学生来,多数的回答是:“老师从来不讲,我们怎么会写呢。”可见,若要提高学生作文的能力,非从小学抓起不可,而且还要语文教师彻底改正教学作风才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