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李晓秋 《科研管理》2011,32(3):130-136
摘要:商业方法的可专利性一直是个颇有争议的话题。本文研究美国商业方法可专利标准的历史变迁及其典型案例,探讨美国商业方法专利的实践对我国的启示和建议。案例研究结果表明:为了产业发展和国家利益的需要,美国法院再次否定“商业方法除外原则”,肯定商业方法可专利性。进一步研究发现,我国商业方法专利制度存有不足。在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过程中应当借鉴美国的做法,构建适合中国实际的商业方法专利制度。  相似文献   

2.
试论商业方法的专利保护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高山行  胡海平 《情报杂志》2004,23(8):5-7,10
企业通过知识产权保护商业竞争非常普遍,但申请商业方法专利却是中国知识产权法律所没有明确的。通过追溯商业方法专利的产生过程,探讨了商业方法可专利性上的不同观点;在商业方法授予专利“三性”分析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其“创造性”的审查标准;还就我国对待商业方法专利的态度和商业方法专利审查标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网络商业方法专利保护在我国之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吕益林  吴子贵 《情报科学》2004,22(11):1346-1348
在我国现行专利制度的框架下,网络商业方法发明成为可专利性主题并不存在根本性的障碍,应该将网络商业方法纳入现行专利法的保护客体范围。我国在网络商业方法专利保护方面应采取相关应对策略,以促进我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安全发展。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 商业方法专利源于美国,随着高科技和经济的发展,逐渐被许多国家的专利制度所接受和保护,但世界各国的可专利性判断标准却存在很大差异,即便在美国,法律界、学术界对商业方法的可专利性的争论也是持续不断。  相似文献   

5.
2012年3月20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对Prometheus案作出终审判决,认定Prometheus的医疗方法不具有可专利性。本文结合医疗方法涉及的美国专利法第101条、机器或转换测试、自然法则、自然现象等标准分析了美国医疗方法可专利性的评判思路。  相似文献   

6.
在商业方法的可专利性问题得到美、日、欧三方普遍认可的情况下,创造性标准是掌握专利保护之门放开程度的尺度.而在创造性审查方面,商业成功这一传统专利法视角下的辅助性判断标准正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对各国对商业成功标准的相关规定进行归纳的基础上,对商业方法专利发展中典型的判例进行重新解析,探讨商业成功标准的实际应用.随后,对商业成功标准在创造性判断中的适用性进行评析,分析了其合理性和存在的诸多弊端.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银行业商业方法专利发展的背景,全面检索了美日两国的银行业商业方法专利,并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两国的银行业商业方法专利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两国银行业商业方法专利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最终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探寻了中国银行业发展商业方法专利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美国联邦上诉法院于2008年10月30日以合议庭(en banc)的形式审结了备受瞩目的In Re Bilski一案。加拿大专利法与美国专利法都未明确排除商业方法的专利适格性,主要依赖法院的判例和专利审查手册的规定。加拿大判定商业方法的专利适格性采用比美国严格的机器和转变标准。In Re Bilski案件对加拿大商业方法专利适格性的最新变革有一些影响,但绝非变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商业方法专利侵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判定商业方法专利授权后随之而来侵权问题,是我国接纳商业方法专利后面临的新课题。本文结合商业方法专利的特性,从侵权主体、侵权判定方法、间接侵权等方面分析商业方法专利侵权中的特性问题,并为我国商业方法专利的侵权判定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外科手术方法是专利保护中的特殊范畴,通常以实用性或属于治疗方法排除其可专利性,但并非只要涉及外科手术方法的专利申请都不能被授权,从我国目前的审查实践来看,外科手术方法的专利性存在争议。正确地评判外科手术方法的可专利性需要把握"外科手术"和"治疗目的"的判断基准、同时兼顾法律和技术两个层面。  相似文献   

11.
欧洲商业方法专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业方法专利是现代网络和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自然产物;是计算机软件技术在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中应用和渗透的必然结果。1998年,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通过State Street Bank一案的判决确立了商业方法可专利性的原则。次年,美国专利商标局(简称USPTO)便收到商业方法专利申请2821篇,授权1005篇。相比美国的积极态度,欧洲表现得保守而谨慎。最初,欧洲持反对态度,认为对商业方法授予专利  相似文献   

12.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对商业方法采取专利保护的国家,但其对商业方法专利的保护也经过了一系列的波折。通过论述美国商业方法专利的产生、发展及其原因,对我国的商业方法专利提出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3.
问题的提出 1998年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对State Street Bank&Trust Co.V.Signature Financial Group,Inc。一案的判决开创了商业方法专利保护之先河,使得美国从根本上扫除了商业方法专利保护的障碍。欧盟和日本虽然在专利授权条件上与美国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但是将商业方法纳入专利保护范畴的做法是一致的。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欧洲专利局在实践中推动审查员直接采用新颖性和创造性的方法评价涉及商业方法的专利申请,使得这一类申请更多地被作为一般技术申请来看待。欧洲专利局甚至认为,单独审查保护的主题是不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在专利案件的申请或诉讼过程中.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及美国各级法院对《美国专利法》第101条规定的可专利主题评判方式出现多种不尽相同的解释。应该如何判断101条所规范的可专利主题.权利要求需要满足哪些条件才能落入101条规定的范畴,成为备受美国知识产权界争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结合商业方法专利法律特征及一般专利侵权判定原则,对于商业方法专利的侵权判定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研究。商业方法专利的侵权判定仍应遵循一般的专利侵权判定原则,但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应当针对商业方法专利的特征进行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16.
商业方法专利是服务业知识产权保护的一种新形式,随着其在美国和日本等国的兴起以及对网络经济的贡献日益增多,全球对于商业方法专利的关注程度也逐渐提高.本文首先对商业方法专利的概念进行界定,然后运用美国专利商标局C1ass705类别检索到的数据,计算美国、日本、德国、英国、韩国和中国的商业方法专利比较优势指数,据此总结主要国家在商业方法专利方面的发展态势,分析其中的原因,并给出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7.
商业方法专利是保护服务业知识产权的一种新方法,本文从理论研究出发,阐述服务创新的主要内容和知识产权保护方法,以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检索到的商业方法数据进行现状分析,利用趋势曲线模型预测法进行前景预测,最后用trend函数对预测结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应顺应趋势、与时俱进,通过专利法的及时修订,尽快将商业方法专利纳入到中国专利法的可专利主题范畴以及专利制度的保护框架之内。  相似文献   

18.
对支持或反对商业方法专利学者们争论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简介了Bilski案及关国商业方法专利的最新政策.在此基础上,提出赋予商业方法专利权可以促进相关部门的技术创新,解决美国商业方法专利问题应当是积极寻求改进专利审查的方案,同时中国应主动借鉴国外的立法与实践,建立起商业方法专利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19.
苏婷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6):173-175
通过对商业方法专利的国际发展态势的阐述与国内中、外资银行相关数据的对比,着重分析我国银行业目前在商业方法专利保护上的现状尤其是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未来我国银行业在商业方法专利问题上的策略选择提出建议与思考。  相似文献   

20.
美国State street bank案之后商业方法专利频繁出世。商业方法专利并不是新兴产物,它的出现不但与美国的重视知识产权政策和战略有关,还与飞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电子商务体系息息相关。尽管美国、日本和中国在商业方法专利的分类上稍有不同,但是,商业方法专利的特征却有其共通性。商业方法专利给世人带来的是专利意识的革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