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实验器材白色长颈玻璃瓶 1个 (去底 ) ,乒乓球 1个 ,铁架台 1套 ,软木塞 1个 ,大烧杯 1个 ,水。二、实验方法1.将长颈瓶口朝下放在烧瓶架的圆环里固定 ,往瓶内放入一个乒乓球。2 .用烧杯向瓶内加水 ,乒乓球静止不向上浮起 ,如图 (1)。说明水对乒乓球只有向下的压力 ,不产生浮力。球与瓶内壁之间有小隙 ,瓶口有水滴下。3.用软木塞塞住瓶口 ,瓶颈处积水逐渐增加 ,如图 (2 )。当水积满瓶颈 ,球立即浮起。说明当水对球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时 ,水对乒乓球产生了浮力 ,浮力即此压力差。  三、实验的优点本实验取材简便 ,过程明了 ,直观…  相似文献   

2.
如图1,在一玻璃瓶内盛适量的水,使之浮在一烧杯中的水面上;如图2.将一空玻璃瓶瓶口朝下部分按入一烧杯内的水中,并固定住玻璃瓶的位置.若用酒精灯对两烧杯中的水加热,我们会看到当瓶夕1一烧杯内的水沸腾时.两瓶中的水都不沸腾的现象,你能说出这是为什么吗?原来,对于图1,虽然瓶内的水和瓶外的水相隔离.但在烧杯内的水沸腾之前,由于瓶外的水先于瓶内的水变热,所以瓶内的水能够吸收到瓶外水的热.使自身的温度随瓶外水的温度升高而升高.当烧杯内的水沸腾时,瓶内的水温也达到了沸点.但由于此时瓶内、外的水温相同,瓶内的水不…  相似文献   

3.
棒球比赛     
制作方法: 1.用硬纸板做一个边长15厘米的箱子,在箱子的正面挖一个洞(直径超过乒乓球1厘米以上),如图(一)。在报纸上画上靶子,从箱子内侧蒙在洞上,如(图二)。2.把10张报纸紧紧地卷起来,做成击打棒,如(图三)。3.把小纸盒和大纸盒粘在一起,如(图四)。玩法: 把乒乓球放到小纸盒上。在与靶子相距50厘米以外的地方,瞄准靶子用棒打过去,看谁最先把靶心打穿。材料: 大纸盒1只,小纸盒1只,笔,硬纸板、旧报纸若干,乒乓球工具: 剪刀图(一)图(二)图(三)图(四)棒球比赛@郭振海  相似文献   

4.
现举出2008年各地中考物理具代表性的探究性试题展示于下,供同学们参考练习. 1.(2008莆田市)如图1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  相似文献   

5.
过去,我们曾按常规方法,用一个小玻璃瓶(如图一)瓶内装入适量细砂,将瓶口用蜡密封,再在瓶口处绕上几圈细铜丝,放到水中。通过增减铜丝的方法使其达到随遇平衡。实践证明,调试困难,既不易达到最佳演示效果,又不能同时演示浮、沉现象。  相似文献   

6.
一、材料准备透明塑料饮料瓶 1个 (带瓶盖 ) ,大号儿童玩具气球 1个、医用一次性输液管一段 (带原装滚轮开关 ) ,万能胶水 .二、制作方法1 .用烧热的金属丝在瓶底烫一圆孔 ,孔径图 1与输液管外径相同 ,将带滚轮开关的一段输液管插入其中 1 cm左右 ,再用万能胶粘好 ,保证边缘不漏气 (如图 1所示 ) .2 .卸下瓶盖 ,将扁平的气球塞进瓶内 ,气球弹性口径反扣在瓶口上 ,将瓶内气体和外界隔离 ,如图 1所示 .三、操作方法1 .验证玻意耳定律 ,证明大气压的存在先将输液管的滚轮开关关闭 ,让学生对着瓶口使劲吹气球 ,但气球不会吹大 ;打开开关再让学生…  相似文献   

7.
贵刊 2 0 0 1年第 6期“巧用雪碧瓶做物理实验”一文 ,介绍了用雪碧瓶演示“浮力产生的原因”这一传统实验 ,由于该实验取材方便 ,简单易做 ,因此长期在初中物理教学和小学自然教学中广为应用 .该实验的方法与常见分析是 :“取一个瓶口内径略小于乒乓球直径的雪碧瓶 ,去掉其底部 ,把一只乒乓球放到瓶口处 ,然后向瓶里注水 ,会发现水从瓶口流出 ,乒乓球不上浮 ,这是由于乒乓球与瓶口接触不严密 ,并且因为乒乓球直径略大于瓶口的内径 ,所以乒乓球上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力 ,而下表面基本没有受到水的压力 ,因而乒乓球不上浮图 1(如图 1甲所示 ) ;…  相似文献   

8.
1 巧用音叉演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拿一个白色的乒乓球,将系有一根细棉线的大头针插入乒乓球内,乒乓球悬挂在细线上,线的另一端拿在手上,注意使乒乓球正好与音叉股的上端外侧相切;用橡皮槌敲击音叉后,轻轻地使乒乓球与音叉相互接触。此时手提的乒乓球会被弹开,摆得很远,且不断地被音叉所弹开,并持续一段时间。音叉停止振  相似文献   

9.
巧做丑娃     
材料:乒乓球、活性乳瓶、可乐纸杯、药瓶盖、毛线、橡皮泥、硬纸板。制作方法:①将乒乓球底部剪一圆洞,用硬纸板卷成纸筒插入洞内,用乳胶粘成颈,然后把头颈插入活性乳瓶内,娃娃身体即做好;②将纸杯剪开,在杯底部分剪一与颈同样大的洞,把剪好的纸杯套在活性乳  相似文献   

10.
实验表明,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运用这一知识可解释许多物理现象.1.如图1所示,用酒精灯给做口圆底烧瓶加热,使其中的水沸腾如图a.然后将大注射器接到瓶口上,推动活塞向瓶内压气,看到瓶内的水停止沸腾如图b.将图a中酒精灯撤去,水就停止沸腾,待水温降低一些后将大注射器接到烧瓶口上,向外拉注射器活塞,看到烧杯中的水又重新沸用起来.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由于压气,b图中水面上气压增大了,水的沸点也就升高了,水就停止沸尽了.反之,由于抽气,C图中水面上气压降低,水的沸点也就降低,当水的…  相似文献   

11.
机器猫     
材料与工具:硬纸板、一次性口杯、橡皮泥、胶带纸、双面胶、彩笔、剪刀。制作方法:1.将硬纸板剪成图一状,圆形与杯口一样大小,在剪好的硬纸板上画上机器猫的图案。2.将一团橡皮泥固定在口杯内壁(如图二)。3.将画好的机器猫图案用双面胶固定在杯口上(如图三)。注意要将橡皮泥的位置放在下方。  相似文献   

12.
1演示"惯性现象" 1.1取一只空饮料瓶,截去上半部分并装入适量的水,然后盖上一块硬纸板,将鸡蛋放在硬纸板上(如图1所示),用手指突然弹击硬纸板,可以观察到鸡蛋并没有随硬纸板一起飞去,而是安然的落入瓶中.从而验证静止的物体有惯性.  相似文献   

13.
材料:益乐宝瓶、彩纸、橡皮泥、乒乓球。制作方法: ①小企鹅顶球:用橡皮泥捏眼晴和嘴巴,贴在瓶口适当部位(如图一)。用彩纸剪翅膀和脚,粘在瓶子两侧,用乒乓球放在瓶口,企鹅顶球就做成了。②小猪:用橡皮泥捏眼睛、猪鼻子和嘴巴,然后用彩纸剪猪耳朵粘在适当部位,最后用橡皮泥捏四条  相似文献   

14.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人教社版)第一册139页有这样一道力学习题: 一位同学学习了大气压强的知识后,自己做了一个给鸡自动喂水的装置(如图)。把装满水的瓶子倒立在容器内的水中,当容器内的水被鸡喝掉,瓶口露出水面时,瓶内的水就流出一些,到水面封住瓶口时,瓶内的水就不再流出,水为什么能保持在瓶内?请你说明原因。 这道题,在《教师教学用书》151页上的答案是这样的:瓶内的水流出一些时,瓶内的水上方是真空。下面的瓶口被水封住,瓶内的水在瓶外大气压的支持下就不会流出来。  相似文献   

15.
二、简答题1.按图1所示安装实验装置。将长有绿芽的种子用纱布包好,悬挂在瓶1内。在瓶1底部加入NaOH溶液(用于吸收瓶内的CO_2)。在烧杯3内装水。实验在25℃下进行。(1) 如装置先在暗中放一段时间,烧杯3中玻管内的水柱将____。这是因为____。  相似文献   

16.
现举出2008年各地中考物理具代表性的探究性试题展示于下,供同学们参考练习. 1.(2008莆田市)如图1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  相似文献   

17.
一、音叉振动发声实验初中《物理》第一册 (人教社 2 0 0 1年第 1版、第 31面 )演示音叉振动发声的实验方法是 :通过敲响音叉后 ,用悬吊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叉股 ,叉股将泡沫塑料球弹开 ,表明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经课堂实践 ,感到泡沫塑料球弹开幅度小 ,后面的同学观察不到 .为此 ,特将实验做如下改进 :1.实验装置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如图 1所示 ,A是音叉 ,B是用图 1胶沾在叉股上的小平面镜 ,C是光屏 (或墙壁 ) ,D是玩具激光笔 .2 .演示方法(1)打开激光笔开关后 ,调节其角度 ,使光线通过叉股上的平面镜 ,在光屏 (或墙上 )上形成一个亮光…  相似文献   

18.
徐瑞钦 《物理教师》2002,23(7):37-37
1 振动发声原理 :物体振动会发声 ,而通过镜面反射可将微小的振动放大 .实验方法 :我们在演示音叉振动发声时 ,只可听到声音 ,但在较远处根本看不到音叉的振动 .为此 ,我在音叉上粘上一小块平面镜 (可用VCD碟片代替 ) ,用激光小电筒发出一束很强的红光射到平面镜 ,再反射到黑板 (如图 1 ) .当音叉振动发声时 ,反射到黑板的红点也会随之上下明显晃动 ,且音叉的振幅越大 ,红点晃动幅度也越大 .图 1            图 2  2 光的折射原理 :光的折射规律实验方法 :在演示“光的折射”现象时 ,我们一般用一束白色的平行光从空气射…  相似文献   

19.
1 演示“惯性现象” 1.1取一只空饮料瓶,截去上半部分并装入适量的水,然后盖上一块硬纸板,将鸡蛋放在硬纸板上(如图1所示),用手指突然弹击硬纸板.可以观察到鸡蛋并没有随硬纸板一起飞去,而是安然的落入瓶中,从而验证静止的物体有惯性。  相似文献   

20.
通过教学实践,我发现可以巧用气球做气体热胀冷缩性质的实验。具体方法如下: 找一只500毫升的医用盐水瓶或酒瓶,先在瓶内灌入3/4以上的热水,使瓶内温度升高。倒掉热水,立即将气球套在瓶口上并用线扎紧,尽量做到不漏气(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