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滑明达  滕学明 《传媒》2005,(2):58-59
性感广告,顾名思义,是与"性"这一人类最基本最强烈的欲求联系在一起的广告形式.但这一说法并不严谨,迄今为止,学术界关于如何定义性感广告,也是意见不一.我们认为性感广告是一种以表现性特征、性心理为手段的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广告表达形式,好的作品不但有助于销售,还可以给人以美感.这一定义澄清了一个误解,即性感广告等于色情,它表明性感广告虽借助与性有关的画面和语言来表达,却应注重人物和场景的魅力与美感,要达到"审美"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性感广告?目前现有的资料还没有对它作出严格的定义,我认为有“性”元素或“性”暗示存在的广告都可归为“性感广告”。[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服饰广告中"性感"元素的运用进行分析,以期"性感"元素创意能在服饰广告中更正确、更好的表现.  相似文献   

4.
新闻媒体能否为一些经批准生产、销售的性药做广告,愚认为,只要不违反有关法规和规定,未必不能做。但如果将一些性药广告做成桃色甚至黄色新闻,那则当别论了。某知名晚报近来连续反复为性药"黄金久"做的一则广告,愚认为就很值得商榷。这则性药广告用了一个整版,报头左上部在一张性感美女照片旁,一行醒目的大字标题就显得颇挑逗读者:"女老板为幸福  相似文献   

5.
大嘴STYLE     
正在时尚圈美女多到俯首皆是可以说缺什么都不缺美女然而性感女神却不是随便哪位美女都可以成为的大嘴S t y l e已然席卷时尚圈嘴越大越性感刚出道,就以一则"清嘴"广告让观众知道她的双唇性感迷人。"国民女神",当仁不让。高圆圆:"大嘴美"的风尚因她而起,性感"大嘴"成为她最让人无法忽视的标签。姚晨:她的双唇被评为仅次于舒淇的"性感杀手"。作为四种血统的混血儿,大嘴+长腿让她散发着别样风情。莫文蔚: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是为了检验关于东西方文化造成的性诉求中美丽和性感建构的两种方式的假设。本实验是对166名在校大学生对分别对两种诉求方式和两种商品的共六种广告进行态度测量,实验结果表明:通过面孔进行性诉求的广告在引致消费者的广告态度,品牌态度和购买意向均显著优于非性诉求和通过身体进行性诉求的广告。本研究意义在于对广告制作方式的选择提供说服效果的证据。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报纸性感广告?现有的资料还没有对它作出严格的定义。笔者认为,它以报纸版面为依托,以人类的“性”做为吸引人和传达信息的手段,以达到宣传某种商品或服务之目的的广告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8.
蔡之国 《新闻记者》2007,(12):63-64
在商业消费文化大潮的冲击下,以表现性感、性诱惑、性暗示、性能力为目标的“性”诉求广告,不断见诸于传播媒介,并成为当下广告传播和消费文化的时尚传播模式。国内各种广告媒体中裸与半裸的广告随处可见:为洗发水做广告,必让女人光膀子洗头;为护肤霜做广告,必让女人光大腿;卖热水器的总离不开女人洗澡的镜头。甚至还有的广告用一些含有色情意味的语言:“拯救乳房”、“做女人挺美”(丰乳霜广告)、“上上下下的享受”(电梯广告)、“突破三点,大得让你心动!”(房地产广告)等等来招徕受众。这类“性”诉求广告受到了大众的议论与批评。2007年9月25日,国家广电总局发文,严令禁播八类涉性广告。  相似文献   

9.
李丽  雷鸣 《新闻爱好者》2011,(15):64-65
现代广告中女性形象的应用非常广泛,女权主义者认为广告中的女性要么被塑造成"被看"的对象,作为愉悦男性的客体,性感而色情;要么被塑造成做家务、带孩子的依赖男性的贤妻良母,存在性别歧视。但是,古今中外不同的伦理观为我们提供了这些女性形象合理存在的理由,广告形象的跨文化传播也引发了道德伦理的冲突。本文通过对广告中女性形象不同的伦理解读来审视现代女性的人性价值、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0.
国际     
木村拓哉和玛丽莲·梦露合演广告 木村拓哉将在新拍的Levis牛仔裤平面广告中,透过画面合成,跟性感女神玛丽莲·梦露同台演出。这个广告把50年代玛莉莲·梦露穿着牛仔裤的影像,和上半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年轻人对香水的追求愈演愈烈,香水广告不仅更新速度快,而且制作精良、场面宏大而唯美。据此,本文从广告策略和广告表现两个方面,分析比较迪奥、古驰两款2015年度最新推出的香水广告,广告中女性被看作消费主体,而另一方面又被视为性感尤物,这种取悦和丑化的二元对立模式所蕴含的文化意蕴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12.
李丽娜 《东南传播》2016,(10):120-123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测量了"广告特性"和"个体因素"对互联网用户Banner广告态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可能导致积极态度"的4个广告特性(精准性、信息性、可信性、欣赏性)对互联网用户Banner广告态度的正向影响显著,"可能导致消极广告态度"的3个广告特性(干扰性、强迫性、刺激性),仅"干扰性"对互联网用户Banner广告态度的负向影响显著;在"个体因素"中,互联网用户的"网络广告先前观念"、"品牌先前观念"、"广告兴趣"、"购买动机"、"网站态度"、"上网介入度"对其Banner广告态度的正向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3.
闫岩 《新闻世界》2011,(8):200-201
广告具有传播范围广、速度快等特点,因此受到大量商家的重视。如今化妆品行业竞争激烈,化妆品广告形成了群芳争艳的现状。《时尚》杂志作为一本标榜时尚的刊物,其本身就涉及大量化妆品广告,并且对化妆品广告要求有鲜明的特点。本文以《时尚》为例,从突出画面美感、运用简洁和富有煽动力的广告语、展示性感的诱惑力三方面特点对化妆品广告尤其是平面广告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广告的可测量性,其内涵要比受众到达率检测丰富。它不但包括"广告真正接触到了谁"、也包含了"这个广告的传播效率究竟有多高"。此外,可测量性必须要做到持续、可靠并且精准。  相似文献   

15.
现代广告伴随着资本主义自由经济一路走来,今天不仅成了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成为一种社会机制.许多学者把广告看做一种劝说性商业话语,其实劝说性和商业性只是广告话语表象,透过广告话语表象,我们可以发现其背后支撑着的宏大叙事--自由主义,包含关于"人"的自利性本质的假设和自由市场的"丛林法则"逻辑.正因为如此,广告受到了自由主义思想体系的保护.  相似文献   

16.
张洁 《新闻爱好者》2011,(19):81-82
植入式广告作为一种新的广告形式在中国渐渐盛行,广告商的青睐和受众的反感让中国的植入式广告显得十分尴尬。笔者从心理学角度探析这一问题,用逆反心理原理分析"非融入性"植入式广告对受众心理的干扰;用单纯性接触理论、隐性宣传的心理机制、经典条件反射、模仿心理机制和记忆原理分析"融入性"植入式广告产生的积极的心理效果。  相似文献   

17.
《新闻界》2015,(5)
女性杂志作为女性与社会文化之间的中介物,其广告女性模特形象既反映社会文化对女性身体模式的认识,又反过来通过塑造理想的女性身体图像作用于女性的身体模式塑造过程。本文通过对三种12期252个中国时尚女性杂志广告模特的身体图像样本进行内容分析,通过西方女性模特与东亚女性模特的身体姿态的对比统计,发现虽然二者在身体模式的具体形式不同,但是女性在总体上倾向于身体性展示,女性的形象仍然是一个潜在的性对象。白人女性在美丽类型上更容易被看作性感类型,身体的总体展示和性感部分展示也多于东亚女性,这些不同来自于二者所处的文化系统对身体的模式认知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8.
法国社会学家热拉尔·拉尼奥把一般商业广告分成了冲突性广告与和谐性广告。和谐性广告作为一种缓解社会矛盾的"制动器",在社会建构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社会关系的和谐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具有学术价值。本文通过二者对比,重点分析了和谐性广告的发展现状、特征及其社会影响,意在探讨和谐性广告对社会建构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植入式广告作为一种新的广告形式在中国渐渐盛行,广告商的青睐和受众的反感让中国的植入式广告显得十分尴尬。笔者将从心理学角度探析这一问题,用逆反心理原理和选择性理解原理分析"非融入性"植入式广告对受众心理的干扰;用单纯性接触理论,隐性宣传的心理机制,经典条件反射,模仿心理机制和记忆原理分析"融入性"植入式广告产生的积极心理效果。预防引起受众的反感,是植入式广告必须解决的难题。解决之道就在于了解受众的心理,站在受众的角度考虑问题,让植入式广告真正融入节目,在节目中展现自己的魅力,发挥植入式广告与传统广告相比在形式上的传播优势。  相似文献   

20.
张林 《今传媒》2010,(7):65-65
变《法制晚报》从1月26日到2月3日9天的时间里,刊登"雄蚕蛾"的涉性广告就有7个整版,几乎每天1个版。这个广告非常"神奇":其一,广告吹嘘说:一只小昆虫解决男人大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