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体制内批评之一,电视节目监评属于新闻阅评范畴。媒体自行组织对自办节目的监评,是响应上级管理部门的要求,确保节目质量,保障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健康发展的一种手段。目前全国有多家电视台都开展了  相似文献   

2.
吴晓峰 《视听界》2007,(3):89-90
检验节目质量的重要手段 节目播出以后受众的评价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受众期盼什么样的节目?这些局(台)领导和编辑记者关心的问题,都会按时刊载在监评内刊上,或者在定期召开的监评员会议上交流。从张家港市广播电视台近几年编印的监评内刊《监评互通》的情况看,我台聘请的社会监评员对重要新闻给予了重点关注,对常规栏目、节目,主持人表现,广告和信号传输等的评议有表扬,有批评,有建议。内刊犹如一面镜子,各档节目优劣一览无遗。  相似文献   

3.
现代电视播出流程离不开采编制作、采购交流和编排播出这几个关键性环节。电视节目监评系统,正是维持这几个环节正常周转、有机衔接并确保实现传播效益的重要保障体系之一。本文就城市台建立节目监评系统的意义以及如何建构高质量、高效率城市台节目监评系统等问题,进行尝试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节目质量监评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要通过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节目监评体系,合理有效地对节目进行考核评价,为全台的节目布局、节目设置、节目调整及节目改革提供决策参考,以推动各档节目在各方面不断改进和提高。一、构建完善的节目质量监评体系和制度2010年3月,营口广播电视台合并后成立监审室,按照台里的节目构成,通过合理规划制定出本台《节目质量监审办法》、《节目质量要素》和《节目违规处罚标准》、《监审员工作细则》、《监审工作流程》。这些办法主  相似文献   

5.
《视听界》2007,(3)
检验节目质量的重要手段节目播出以后受众的评价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受众期盼什么样的节目?这些局(台)领导和编辑记者关心的问题,都会按时刊载在监评内刊上,或  相似文献   

6.
新闻价值及其他──湖南电视新闻监评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者按)此文虽然谈的是湖南电视新闻中的问题,但有共性,文字也好,推荐大家一读。1997年1月我被省委宣传部聘任为新闻阅评员,4月份起,又承担了厅里的节目监评工作。经过半年多时间对电视新闻节目的观看、监评,总的印象是:湖南卫视、湖南经济电视台、湖南有线电视台三台的新闻都在与时代同步前进,出了不少精品力作,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改革开放、两个文明建设和完成重大报道任务方面成绩突出;但同时也觉得问题不少。其中最突出的是:有的电视记者对新闻价值的衡量和把握还欠功夫,急须努力提高这方面的水平。新闻价值是选择和衡…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影视界不断发出呼声,呼唤健康的影视批评,推动影视创作的繁荣发展.但长期以来,影视批评或者被娱乐化,成为媒体版的影视海报;或者远离影视实践和现场,被学院体制"收编"和"规训",以所谓科研成果形式长期与普通读者隔绝.为此,一些批评者提出"要在反思和审视中,重建批评精神,重寻艺术精神."[1]最近笔者读到徐洲赤所著的影视批评专著《自己的灵魂——影视批评话语的重建》(以下简称《灵魂》),从中再次感受到这种"重建批评精神"的呼唤,并看到了作者的实践努力.  相似文献   

8.
(接上期) 14.关注舆论界宣传动向的问题 周恩来非常关注舆论界的宣传动向,对各种错误倾向和谬论,采取批评或批判的态度.在主编<会报>时,他以"飞飞"的笔名写了批评<益世报>的两篇文章:<评现今舆论界并问〈益世报〉>和<再问〈益世报〉>.  相似文献   

9.
广电节目监评写作的缘由广电节目监评是在对广播电视节目进行监听监看之后,对其中典型案例作出中肯而鲜明的评论,并形诸文字的工作,这是对广播电视节目实行监督管理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东方卫视"新闻立台"的困境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10月23日,东方卫视甫一亮相中国传媒视野,就扛起了"新闻立台"的大旗,颇有"比肩央视、阻击凤凰"之势.然而如今,娱乐节目大行其道,"新闻立台"遭遇了体制、机制等多方面的瓶颈与困境.以何立台、如何立台?这一议题,再一次摆在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11.
佘柯 《全国新书目》2008,(19):68-69
批评理论是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一直在西方流行的概念。它是关于批评的理论,关注的是批评的形成过程和运作方式,拙评本身的特征和价值。"知识分子图书馆"系列就是一套当代西方批评理论家的"自选集",1999年译介到中国以来,在理论界和知识分子群体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可谓是名副其实的知识分子图书馆。最近这套丛书又有5本新作问世,分别是三好将夫的《日美文化冲突》、约翰·卡洛斯·罗的《美国研究的未  相似文献   

12.
本刊2009年8月上旬刊发上海政法学院教授、上海市法学会副秘书长汤啸天的文章《"党报不得批评同级党委"规定之新认识》,引起业界、学界的关注和讨论。本期刊发两篇讨论文章:一是广西师范学院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授靖鸣的文章《我对"党报不得批评同级党委"的几点意见》,二是山东政法学院新闻传播系副主任、副教授张建波的文章《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也评"党报不得批评同级党委"》。希望能引起读者更多的关注和讨论。  相似文献   

13.
谢静 《新闻大学》2006,1(3):84-90
2005年上半年,中国大陆新闻媒介有关付费采访问题的讨论本身成为一个媒介事件.新闻媒介将这一后台技术话题公诸于众,并呈现大量有关媒介的负面评价,使得这一事件超出了论争本身所具有的道德意义,成为分析大陆新闻业的饶有趣味的案例.本文结合有关新闻专业主义的研究和布尔迪厄的"场"的概念,对2005年上半年有关付费采访的媒介批评话语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在有关付费采访的媒介批评中出现的分歧反映了当前新闻业的认同危机,也是"新闻场"中彼此冲突的力量重构要求的体现.新闻媒介无法要求媒介批评在其专业规范框架之内展开,但重塑专业规范却是新闻业应对批评进行改革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随着IT技术和广播电视技术的不断发展,IT技术在广播电视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根据查看播出情况的需要,我台原来5个频道的监播监录系统是有线电视信号通过5个机顶盒分别调出长春电视台5个频道的电视节目分别送给5台监播录像机上录成录像带,每天还要定时换录像带,既浪费人力物力,查看录像带时录像效果并不是很好。因此采用了一套简单实用的电视播出信号监播监录报警系统,对播出的电视信号进行监控报警,提示值班员进行及时处理故障。监播监录报警系统是在工控机上安装视音频采集卡,通过软件控制视音频处理芯片来实现实时监控的监播监录系统。  相似文献   

15.
柴立青 《中国记者》2012,(8):124-125
近年,《杭州日报》开设纯评议性新闻漫画专栏,一改"画评事"或"以文配图"传统新闻漫画思路,对原创性漫画的创作流程进行改造,设专人找新闻、画新闻、评新闻,进而实现漫画原创。□文/柴立青《人民日报》2011年11月4日以《中国漫画进入兔时代斯文有余批评不足》为题刊文,  相似文献   

16.
争议中成名     
莫言的成名史中从不缺乏争议。对于他作品的语言方式和精神指向都曾被"主流"指摘。但莫言在巧妙地选择沉默和不断发言之间渐渐突围莫言获得诺贝尔奖后,似乎愈发"左右不是人"。有些人争议他的体制内作家身份,有些人质疑他作品专以揭丑为主题,神圣化"龌龊、丑陋、邪恶"等负面文化,以此打动诺贝尔奖评委。莫言自己倒是很平静,"支持的批评的,都感谢。"他这样说道。实际上,对这些他早就习惯了。在31年的创作生涯里,莫言几乎每一部作品都会引发绝然相反的尖锐争论。在体制内身份和自己那些批判现实主题作品的夹缝中,他一路走向国际知名作家的过程几乎可以  相似文献   

17.
电视剧是当代中国社会与文化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关键脉络,对电视剧事业发展的考察构成理解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的一个重要的论域.本论文试图对当代中国电视剧体制与生产的发展历史提供一种批判性反思.论文从对传统研究范式的批评出发,将电视剧事业视为由多种社会关系交织而成的"电视剧场",通过考察其体制与生产的发展.旨在揭示"电视剧场"如何结构化为一个自主性的体系,并说明它同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粤派批评丛书"是与"粤派批评"体系相生共荣的大型文艺批评丛书,体现了广东文艺批评的思想成就.丛书作为"粤派批评"体系的阐发和展示平台,具有回溯和梳理批评队伍学术谱系、对批评人物与作品进行经典化、为批评体系未来发展提供建构性方向等多重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跨区域经营战略审视城市电视台突围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资源有限、规模有限、市场份额有限的情况下,城市电视台出路何在?城市电视台在"事业单位,企业化经营"的运行体制中,如何走向市场化和产业化道路?面对央视以及省级台的竞争,一些城市台加强城市电视媒体间的横向联合,在激烈的竞争中渐渐做强、做大.  相似文献   

20.
苏蕾 《新闻实践》2008,(4):63-64
2007年的普利策新闻奖与2006年相比没有出现类似"卡特里娜"飓风报道这样的获奖焦点,主题较为分散,但获奖作品一如既往地延续了普利策的评奖倾向:揭露腐败,关注弱势,比如对大学体系任用亲信现象的调查报道,对单身母亲以及患病儿子的摄影报道。值得注意的是,第91届普利策批评奖颁给了《洛杉矶周报》的食评家乔纳森·戈德(Jonathan Gold),这是批评奖设立38年来餐馆批评第一次获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