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语文素养"成为当今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词语,但是人们对这个词本身的理解不同,对这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并不清楚,分歧很大,相关的争鸣和讨论不绝于耳。这首先是因为新课标在提出这个概念之后并未对其作出明确的解说,而随后的有关专家作出的阐释也比较宽泛笼统,甚至有些分歧。本文就是对"语文素养"这个焦点问题的概念、内涵、培养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呼唤体验教学,理想课堂召唤体验教学,语文教育更需要体验教学。正如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体验”这个词语在语文新课标中出现的频率最高,一共出现16次。可见,“体验”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性。语文的本质就是人的体验,没有人的体验就没有语文的生成,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习主体的学习体验即学生那种内在的知、情、意、行的亲历、体认和验证,对于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已三年有余,向我们昭示着素质教育已经进入课程改革的攻坚阶段。伴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有许多理论问题以及实施新课标中出现的种种潜在问题,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思考与关注。纵观2004年语文教学改革,特点多多,难以尽述,现摘其要简述如下。重点:课标中出现的新理念引起人们深层次思考一、关于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当今语文教学界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语,整个语文课标中,“语文素养”前后出现十多次,“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基本理念中的核心理念、第一理念。“语文素养”是什么?它包含哪些要素?有关专家的解释,说法…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标准》在阐述课程基础理念时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新课标的内容已深入人心,"语文素养"也成为当今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词语。那么,到底什  相似文献   

5.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高中语文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一语文素养.比“语文知识”“语文能力”有更加丰富的内容:“语文素养”这一概念应运而生,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我抱着求索的心愿,在语文教学中大力开发智力因素,将开发大脑的记忆功能与语文能力训练融合进行,一个是基本客观记忆规律,一个是主观的课堂内外的训练,怎样将二者有机链接起来?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已三年有余,伴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有许多理论问题以及实施新课标中出现的种种潜在问题,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思考与关注。纵观2004年语文教学改革,特点多多,难以尽述,现摘其要点简述如下。重点:新课标中出现的新理念引起人们深层次思考一、关于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当今语文教学界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语,是语文课程基本理念中的核心理念。“语文素养”是什么?它包含哪些要素?有关专家的解释、说法不尽相同。一种解释着眼于宏观。权威性的专家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视为“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7.
郁婷婷 《现代语文》2007,(3):103-104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这个全新的概念作为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被提了出来,同时,新课标系统还提出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但语文素养的内涵包括哪些要素?实际教学中如何提高语文素养?目前教育理论的发展以及教育实践的现状,应该说还存在着种种问题,一句话,要想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8.
郭从文 《考试周刊》2013,(86):27-27
语文素养是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新课标的一个核心概念,正被越来越多的教育者重视。我校地处农村,学生的语文素养普遍偏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我校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的核心是什么?或许可以笼统地说是语文素养的培养。但是“语文素养”这个概念的内涵很丰富,内容庞杂。在实际教学中,只要教学活动在进行,或多或少都涉及到这个概念的内容。但是恐怕不能就这样认为,因为教学活动、教学过程的随意性可能使语文素养的培养变得模糊且没有着力点:或者因缺乏“抓手”而眉毛胡子一把抓,多而无序。  相似文献   

10.
曹宪春 《语文天地》2014,(29):25-27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前言部分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在整个语文新课标中,“语文素养”这个词前后出现十多次,可见其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不同教师对于“语文素养”内涵的理解不尽相同,但其基本意思是一样的,那就是语文素养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  相似文献   

11.
主体性语文教学是在新课标下出现的教学模式,其根本目的是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然而在这种模式下,许多老师从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变“满堂灌”为“满堂问、满堂论、满堂动、满堂看”,甚至违背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与课改的精神背道而驰。这是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出现的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同样是贻害无穷的。主体性语文教学必须从“形似”走向“神似”,从而形神兼备。  相似文献   

12.
杨和平 《文教资料》2014,(29):169-171
新课标的关注点是“语文素养”,着力点在于“全面提高”,在这一背景下,作者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践,就如何完成语文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这一主要任务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3.
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就课堂教学来讲,语文素养、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都离不开阅读教学。词语是文本的基本组成,词语教学应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词语的理解、积累与运用,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新课标中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名词——语文素养,它对于我们来说都很陌生,但是在新课标中又显得那么突兀。那么,什么是学生的语文素养呢?概念提得是否恰当呢?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又如何实现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目标呢?  相似文献   

15.
蒋晓龙 《学语文》2004,(5):49-49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教学目标,认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何谓语文素养?新课标是这样解释的:“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  相似文献   

16.
陈娜 《河南教育》2004,(3):32-32
新课标将语文课程定位为“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的确,语文素养既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而让学生从小学习经典诗文,不失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新课标中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名词——语文素养,它对于我们来说都很陌生,但是在新课标中又显得那么忠言。那么,什么是学生的语文素养呢?概念提得是否恰当呢?在具体教学过程又如何实现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目标呢?这些问题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8.
专题三 词语     
词语(包括成语)的积累也反映着一个人的语文素养,“课标”对词语是这样要求的: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这告诉我们学习掌握词语的方法.就是“词不离句”,即通过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把握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相似文献   

19.
现代语文教学在重视知识传授的同时。还应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既是一种科学素养,更是一种人文素养。新课标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就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观。而人文精神正是这种思想的同义复制,因此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体验人文精神,以此促进学生创造个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积累”必须有一个过程,甚至周期很长。语文课程的一个核心目标概念是“语文素养”,而形成语文素养的根本途径和基本方法之一,就是“积累”。积累既是语文学习的基本经验,也是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