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懋 《中学物理》2023,(6):26-28
科学思维是学习科学过程中形成的核心素养,“思考与讨论”是初中科学教材中的重要资源,本文基于“思考与讨论”栏目的内涵与特征,将“思考与讨论”栏目分为引导类、巩固类、总结类、应用类,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分析与比较、模型与建模、推理与论证、创造性思维的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2.
程忠全 《甘肃教育》2007,(7X):50-50
高中物理新教材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增设了“旁批”、“方框语”、“思考与讨论”、“做一做”、“阅读材料”等新的栏目 “旁批”栏目.是对正文内容的注释、概括和引申。“方框语”栏目,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科学的归纳.学会准确、简洁地表述。“思考与讨论”栏目,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练兵场”。“做一做”栏目,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基础。是治疗学生实践能力差的良方。  相似文献   

3.
讲授《大学语文》的方法是:统揽教材,举一反三,讲究方式,注重效果,在解惑、研究、考证等方面下功夫,重点解决好“解惑与答疑”、“思考与讨论”、“补充与扩展”、“研究与考证”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新教材除正文之外还设有很多“思考与讨论”、“做一做”、“阅读材料”、“旁批”、“本章小结”等栏目,其目的是开阔学生眼界,激发兴趣,启发思考,引领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下面是出现在各种资料中近几年的几例高考题或模拟题,这里是“老调”新谈.这些试题在新教材中都能寻到“根”:有的出自于教材正文或插图,  相似文献   

5.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沉默”成了课堂教学中必须打破的状态,于是,在课前的教学设计中,许多老师精心设计如何让学生“动”起来;而很少思考让学生“静”下来的策略。在课堂上,许多老师经常发出的教学指令是请同学们“踊跃回答”、“积极讨论”,而很少要求学生在回答和讨论之前静静地“沉思”,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回答、这样讨论。在课后反思时,经常听到老师自责地说“这节课气氛还不够活跃,学生的讨论还不够热烈”,而很少听到老师说这节课留给学生深入思考的时间如果再充裕些就更好了。  相似文献   

6.
普通高中物理新教材增设了“实验与探究”“讨论与交流”“观察与思考”“实验与拓展”等多个栏目,这是新课程的一大特色,其目的在于引领广大师生克服传统教学观念的钳制,实现课堂教学方式的新转变,每个栏目的教学都应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其中,“讨论与交流”栏目应是改革课堂教学方式的一个着力点.  相似文献   

7.
张英 《青年教师》2005,(8):28-30
古人云:“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乃生灵光。”讨论是一种多向信息交流的活动,大凡积极有效的课堂讨论,小组成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抒己见。学生在讨论中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在唇枪舌战中、在智慧的碰撞中“碰撞、对接、  相似文献   

8.
中职教育"低谷"现象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与职业》今年第1期和第3期分别刊登了《职业教育“低谷”现象的再思考》以下简称《再思考》和《对〈职业教育“低谷”现象的再思考〉的思考》以下简称《〈再思考〉的思考》。前者认为要使职业教育走出“低谷”就要全力以赴抓职教的“对口招生”,使之成为“应试教育”。后者反驳前者,完全否定把职业教育办成应试教育,认为应该抓“培养学生真正掌握住社会所必需的从事技术与体力劳动的一技之长”。笔者以为两文的观点都有偏激,并且中职教育目前处于“低谷”现象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他们实际上只讨论了一个“办学方向”问题。笔者…  相似文献   

9.
继本刊2007年第5期组织了“学困生”关注,到底值与不值”的话题讨论之后,编辑部陆续收到关于“学困生”问题的稿件,并有热心者配合讨论主题,以现场对话的方式,对这一既“旧”又“新”的话题进行了多角度探讨。本期,通过来稿梳理和讨论取样,对“学困生”归因与解困的相关思考作一呈观.以促进“学困生”问题的交流与深入探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由于“整合”竞赛的拉动,对“整合”的讨论多了起来,褒贬不一。其中有对“整合”不了解引起的对话,有对“整合”质量的思考,也有对“整合”目的的疑虑、探索与迷茫共存。讨论以“潇而记事”为多,该Blog的主人萧年之老师在《也谈整合课与网络课》一中提出:整合课必然是网络课,不要机械的整合课,要以学生为中心神:大的网络系统内整合;整合是一种发展导向。观而思之,颇受启发,发两蔓言加入讨论,以飨读。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生物学》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学习实际,在“思考与练习”板块中,为学生提供了大量思考、讨论的问题,充分利用其中提供的问题,认真组织学生思考与练习,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深化对生物学概念和规律的认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阅读指导课的讨论式教学法,是指选取与学生成长密切相关的各类主题阅读材料,引导学生阅读和思考,从中发现问题;通过开放式的思考讨论,让生生、师生就“问题”进行平等的对话,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一个问题、一件事情,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实现学生的自我成长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进行的讨论,具有许多值  相似文献   

13.
王辉明 《湖南教育》2002,(21):26-26
探究,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进行创新的“催化剂”。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历史学科独特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具有探究意识的人才。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呢?开展讨论。现代教育理论认为,讨论是促进思考和领悟最有效的途径。因此,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进行讨论,促使学生在讨论中受到启迪,积极探究。如在介绍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时,我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其畅所欲言。学生在深入分析、讨论的基础上全面认识到:它们虽然是为了遏制革命的发展,挽救危机;但是从政治、…  相似文献   

14.
“课堂讨论”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围绕学习目标自学思考,主动设疑,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探讨、展示结果,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一种教学形式。在数学教学中,运用“课堂讨论”,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一个主要途径。提高数学课堂讨论质量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5.
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2)》教材栏目的设置大大突破了以往教科书的编排,教材设置了“回顾与总结”、“你知道了什么”、“观察与思考”、“交流与讨论”、“活动与探究”、“练习与实践”、“问题解决”和“拓展视野”等新栏目。这些栏目不仅使得教科书充满活力——语言生动、简明扼要、形式多样,  相似文献   

16.
对引入国外教育技术观的思考李康(西北师范大学电化教育系兰州730070)在我国电化教育理论研究中有一个大家很关心的问题,就是“电化教育’与“教育技术”的讨论。从这两个名称的讨论开始,到究竟怎样看待电化教育的本质,比较“教育技术”与“电化教育”的优劣,...  相似文献   

17.
简明现代汉语是电大科非中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该课程的新编教材《简明现代汉语》(张斌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版),在教材编写体例方面做了重大改革,打破主教材与学习指导书分离的惯例,将二合而为一;而且各章节后面有思考与练习题,各章后面还编写了自测题,最后还附有“思考与练习”及“自测题”争题提示。这样的编排,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而且,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在内容上更丰富、更全面、更完整,也更新颖,质量有限很大提高,然而,本人在备课和教学辅导过程中也发现,新教材在主教材内容本身和“学习提示与建议”、“思考与练习题”、“自测题”和“解题提示”中,都存在一些疏漏与错误,这些疏误,影响了新教材的整体质量,现将这些疏误罗列出来,提出自己的意见与看法,一是供广大电大学生学习时参考,二是求教于专家学和同行们,以期引起讨论,辨明是非,供编写在再版修订时作参考,使这本教材更完善。  相似文献   

18.
一、让学生多一些理性思考  课堂内外应本着不变相“奴化”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探索、思考、创新、不随大流的独立品质的原则塑造学生,鼓励学生运用已知的文史哲知识就政治、思想方法、社会风气、社会热点等进行认真思考并发表自己的看法,用多种形式组织学生讨论、争辩,以达到促进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提高能力、拓展视野的目的。比如在教学《鸿门宴》之后,可展开对“英雄”的理解的讨论;在教学《崇高的理想》的过程中,可组织学生开展对理想的讨论;在组织学生自读《纳谏与止谤》时,可引导他们结合社会现实进行讨论。我在一次…  相似文献   

19.
本刊在2005年第11期以《挑战困惑的对话》为题,呈现了有关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讨论内容。那次讨论,实践者针对语文本体失落、学科本质弱化的倾向进行了反思与言说,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关注、共鸣与思考。此后,“双性”统一的实践追求虽然渐趋理性,但是,统一的愿景与现实依然还存在相当大的距离。因此,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有关“双性”统一的讨论从未停止。面临知与行的待解困惑。崇尚“双性”统一的实践者继续追问:[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2004-2005年校园卡建设与应用现状分析(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校园卡”和“教育卡”的话题引发了我们的思考。校园卡的建设与应用的现状与趋势究竟是怎样的?《教育信息化》本着关注行业、关注需求、关注应用的宗旨.对2004—2005年校园卡建设与应用进行分析和讨论,希望对读者有所借鉴,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