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智为师 吴文俊先生访谈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8年中国科学院创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吴文俊先生到学校登台授业,至1964年因参加"四清运动"而离开讲台。访谈中,吴先生首先回忆起引导他走上数学学术道路的几位良师,之后讲述了他在中国科大任教时一些往事,最后阐述了中国传统数学对当代数学教育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2.
1958年中国科学院创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吴文俊先生到学校登台授业,至1964年因参加"四清运动"而离开讲台.访谈中,吴先生首先回忆起引导他走上数学学术道路的几位良师,之后讲述了他在中国科大任教时一些往事,最后阐述了中国传统数学对当代数学教育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3.
罗先生是一位已经有十余年教龄的老师,大家都觉得他课讲得不错,可他却想离开讲台。“每次上课我总担心自己哪里讲错了,紧张得浑身冒汗,有时手还发抖,对上课产生强烈恐惧;可又不得不强迫自己去。”还有一名患者,大学毕业七八年至今还没工作,天天呆家里,原因就是害怕和别人对视,害怕和陌生人说话,一年四季戴帽子出门。  相似文献   

4.
何钰铮 《金秋科苑》2012,(15):117-117
从服务三农的田间地头走来,你们面带着喜悦的微笑, 在社区科普讲台的掌声中离开,你们拂去身上的笔灰尘埃,  相似文献   

5.
他说他之所以能成为大学讲台一名教授,这其中不仅凝聚着家人和师长的谆谆教诲,而且还得益于自己扼住命运的咽喉。他就是来自湖北荆州的姚登峰。姚登峰小时候因为患了一次普通的感冒,被医生注射了几剂落链霉素后导致双耳全聋,成了残疾  相似文献   

6.
马军 《知识窗》2011,(9):4-5
每年的9月10日,我都会接到一个充满敬意的电话。10年了,年年如此。由于早已离开三尺讲台,这个日子于我也就不再敏感。那天,已是晚上9点半,我都准备休息了,忽然,电话响起。我一看,号码生疏,而且不属本地,我疑心是谁打错了,想不接。谁知,这个电话响得挺执著,一副我不接它就不罢休的样子。  相似文献   

7.
1994年秋季的一个下午,长沙市一中科技馆学术报告厅内挤满了师生,一个个伸长脖子,甚至站起身来往前挤,带着好奇的目光全神贯注地盯着讲台。讲台上站着一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他就是被人们誉为“记忆奇才”“记忆魔术师”的记忆专家杜有志。 杜有志这次是应长沙市一中的邀请,为全省各地  相似文献   

8.
守望田园     
每当田园漫步时,满目翠绿,他的思绪又一次回到了十二年前。那时,他奉命离开西安石油学院.当院长办公室主任前来问他:“林院长.您即将离开西安.其他领导想送您一件纪念品,想知道您最喜欢什么?”他沉思片刻.说:“谢谢各位领导的好意。我只想让魏老师帮我写个横幅.只写两个字‘归田’”。  相似文献   

9.
他是一位驰骋在药剂学领域的先锋人物.兢兢业业地耕耘在药学教育的三尺讲台上已有15年光景;他完成创新制剂研究30余项.成功开发了一批创新制剂.在药物制剂研究的道路上已跋涉了26个春秋;他发表了数量可观的科学研究论文.  相似文献   

10.
花开耀半夏     
正雨中奇遇再次站在讲台上,半夏当真是半个字都憋不出来,每次转学都要在新的学校做自我介绍,每次介绍都难免有些让人厌倦。所以在讲台上站了2分钟之后,半夏只轻轻转身,在黑板上浅浅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辛半夏"后,便径直走到了自己的座位上。虽然班上已经有同学对她这样傲慢的举动提出了异议,但她却显得无所谓,因为她知道,用不了多久,她就会离开这  相似文献   

11.
当一位年已花甲的教师.精神焕发地站在讲台上,生动细致地讲解着原本枯燥的解剖学基础课的时候:当一群医学院一年级学生.挤满前排座位津津有味地听讲的时候:当记者溜进教室旁听了许久.师生都并未察觉的时候……一种感动,一缕温情.油然而生。那一刻,一种难以琢磨的情绪萦绕心头.我似乎觉得无法再完全客观地把讲台上的教师当作采访对象了;那一刻.他的慈祥.  相似文献   

12.
萧宇 《科学中国人》2011,(22):50-51
与大多数海归一样,高飞飞也有着种种海归荣耀和海归困惑。前不久.他毅然决然放弃了海外供职单位开出的高薪及升职的挽留条件,一脚迈进清华大学校门.当起了执鞭七尺讲台的教师。  相似文献   

13.
“如果是我离开,那还好办,因为易博森先生很有钱,他的财产近一亿美元,从我手里买去股份不是问题。不过,如果是他要离开,我就付不起公司章程约定的股价!公司会面对一场大危机,一场生存危机”  相似文献   

14.
教授站在讲台上,他拿起一盒鹅卵石倒出来放到桌面上,然后打开一只瓦罐,瓦罐里面有一些高尔夫球,他把鹅卵石也放进瓦罐里,把瓦罐装满后让学生们看。教授又拿起旁边放着的一个方框盒子,把里面的沙子倒入瓦罐,沙子填补了瓦罐的空间,然后他又问学生:“这瓦罐是不是满了?”  相似文献   

15.
别墅盗案     
在连绵秋雨来临以后,维米尔一家又要离开乡间别墅回到城里去了。在离开之前,维米尔先生拜托住在附近的阿曼多先生帮忙照看一下他的别墅。阿曼多看在金钱的份上,便一口同意了。  相似文献   

16.
《今日科苑》2006,(5):9-10
他,一位辛勤耕耘于讲台50 年的高校教师;一位年逾花甲仍不知疲倦地坚守在科教第一线的科技教育工作者;一个对科技创新、对黄河三角洲开发坚韧不拔的学者。他就是中国草原学会会员、滨州市生物学会理事长、滨州学院植物学教授谷奉天。  相似文献   

17.
在课堂上,他是一名大学老师,三尺讲台,激情澎湃;在实验室里,他是一名科研工作者,兢兢业业,刻苦钻研。十几年来,他在用有限的青春汲取有机电致发光领域无限的知识,也将以他有限的生命优雅前行在科学的漫漫长路上,为的是能给人们的生活带去更多的光彩。他就是在有机电致发光领域辛勤耕耘的吉林大学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  相似文献   

18.
刘蔚如  李颍 《金秋科苑》2012,(20):25-28
2011年清华大学百年华诞,对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吴文虎教授来说显得格外有意义,这一年他完成了自己的承诺——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自1961年留校任教至今,吴文虎教授把近半个世纪的时光奉献在了清华大学的讲台上。尽管笑称到2011年就完成了“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的使命,他却并未打算就此止步,教书育人早已融入他的生活,他还要无怨无悔地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  相似文献   

19.
《科技创业月刊》2014,(10):38-38
之前,笔者去北京在某饭店与一位60岁的人同桌吃饭。经问,家住京郊姓赵。话间他突然晕倒,我将他立送医院,待他清醒我离开时他要我一张名片。  相似文献   

20.
开心剧场     
两个学生打架,责任完全在打人的一方。该学生被要求在年级大会上做检讨,于是他写了一篇长长的检讨书,提到打架细节时说道:当时我们正在吃饭,因为一个某某问题发生争执,我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本着怎样怎样的原则,对他忍让客气,然而他却忽然拿出一把明晃晃的东西指着我,我再也无法抑制内心的愤慨,于是……刚说到此处,辅导员终于忍不住了,冲上讲台问道:明晃晃的东西到底是什么,你说清楚!该学生沉默数秒曰:饭勺!明晃晃的东西其一某数学老师讲方程式变换,在讲台上袖子一挽大声喝道:“同学们注意!我要变形了!”其二学生顽皮,老师说:“你给我站到黑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