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科技快递     
饥饿让人更聪明美国科学家的研究证实,饥饿会提高人们的学习能力和记忆力,让人更聪明。此前已有研究发现,人饥饿时胃黏膜中会产生一种名为“GHRELIN”激素,它对于人的食欲有重要影响。而耶鲁大学的科学家研究发现,这种激素在胃黏膜中产生后借助血液循环进入大脑,能够引起一系列的反应,诸如激发脑垂体中许多不同的生长因子等,而这又将引起大脑其他区域内的连锁反应,从而起到改善大脑功能的效果。宇宙新型“爆炸”美国宇航局“雨燕”天文卫星近日观测到一次发生在距地球不远处太空中的天文“爆炸”。科学家说这次爆炸与伽马射线的强烈爆发…  相似文献   

2.
人们常说“绞尽脑汁”,而脑汁真的会“绞”尽吗? “脑汁”即为大脑的神经细胞。科学家指出,虽然大脑的神经细胞不能像人体其他组织细胞那样不断分裂更新,且平均每天有1000多个向大脑“告别”,但人的大脑有1000多亿个神经细胞,人即使活到百岁,充其量也不过损失4000万。6000万个神经细胞。  相似文献   

3.
《知识窗》2011,(1):63-63
人们常说“绞尽脑汁”.而脑汁真的会“绞”尽吗?人们平常所称的“脑汁”即为大脑的神经细胞.科学家指出.虽然大脑的神经细胞不能像人体其他组织细胞那样会不断分裂更新.且平均每天有1000多个向大脑“告别”.但人的大脑有1000多亿个神经细胞.人即使活到百岁.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2):I0006-I0006
科学家找到了与人脑发育有关的独特基因~层粘连蛋白γ3(LAMC3),这种基因会决定人大脑皮质的特征。新研究有望让科学家理解大脑内的褶皱如何形成;也有助于科学家早日研制出“人造大脑”。  相似文献   

5.
玩转科技     
人们常说:“好习惯可以让人终身受益。”可是,许多人对这样的话抱以怀疑态度,所以,他们不愿意、也改不了那些不好的生活习惯。随着科技的发展,“好习惯提升大脑能力”已经被证实,也许我们会对习以为常的习惯要有个全新的认识了。  相似文献   

6.
每个人都十分坚信:我就是我,我用自己的大脑思考,指挥自己的身体,说想说的话,做想做的事.也许,你从来没想过,你的大脑总有一天会被别人“劫持”……人与人之间存在一种“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要控制别人,最重要的是要控制别人的大脑.“洗脑”便是-种成功的大脑控制术,别看它的名声不好,但背后也有科学道理支撑.  相似文献   

7.
李健 《知识窗》2008,(9):52-53
原先被认为无用的细胞,居然也能如神经元一样,在刺激下做出反应.让大脑闪耀.如同星河。“胶质细胞”就是大脑里的海绵。科学家认为它们作为填充物支撑着我们的大脑。麻省理工学院的舒默尔斯和中国留美学者俞洪波等人研究发现,胶质细胞同样参与了大脑的工作。这一结果可能让我们得以重新认识生物体最神秘的器官。  相似文献   

8.
王娟 《发明与创新》2011,(10):42-42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大脑中,有一种特殊的、最积极的、最富有创造性的区域,依靠抽象思维与双手精细的、灵巧的动作结合起来,就能使这些区域积极活跃起来,如果没有这种结合,那么大脑的这些区域就处于睡眠状态。”可见,让学生参与到动手制作学具和实践活动中来是发展学生思维的起点,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源泉。  相似文献   

9.
揭秘『灵魂出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常有些人宣称,自己曾经有过“灵魂出壳”的神奇经历。比如,他们发现自己能够飘在空中看着自己的“遗体”一动不动地躺在下面。过去,能讲述如此故事的人都被归结于“超常能力”的表现。不过,科学家现在发现,利用轻微的电流刺激人体大脑的特定部位,就能让人出现“灵魂出壳”和“居高临下看自己身体”的感觉。此外,神经学家通过电流刺激某些部位,也能让接受者产生类似“身边有个黑影在活动”之类奇怪幻觉。此前,医学家表示,有些病人在接受截肢手术后,仍感觉自己肢体还存在,这同样是幻觉。  相似文献   

10.
李旭 《百科知识》2013,(24):29-30
除了音乐爱好者,普通人也会常常听音乐,在愁苦的时候,在愉悦的时候,音乐不时伴随我们左右。其实,音乐不仅能够让我们暂时摆脱烦恼,也能够改善大脑的认知,影响人的情绪和身体感觉。总是有很多科学家乐于研究音乐和心理的“互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又有什么新发现吧!  相似文献   

11.
《金秋科苑》2012,(17):102-103
2012年2月23日,大脑运动皮层植入芯片的猴子“建辉”通过大脑信号“遥控”机械手做出手势。“心电感应”技术是世界最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科学家们致力于在大脑和外部设备(例如假肢)之间建立一条传输大脑指令的通道,以此帮助行动障碍的人重获独立生活的能力。来自浙江大学研究组的科学家21日下午宣布,他们已在猴子身上实现了大脑信号“遥控”机械手做出抓、勾、握、捏等较精细的手势。  相似文献   

12.
王令朝 《知识窗》2010,(10):48-49
你知不知道,人类为什么会有快乐心情?而这种快乐心情又是靠什么来驾驭的?原来,人的大脑具有和天气一样的“春夏秋冬”特性,它能够反映人类“喜怒哀乐”各种不同的情绪,因为大脑中存在的一种被称之为荷尔蒙的特殊物质正是掌控人类快乐的“主管”。  相似文献   

13.
我们在夜晚所做的梦大都没什么意义,但对于大脑而言,它“强化”某种形式的记忆功能却是很有必要的。哈佛大学医学院的斯迪科高德认为,大脑在睡眠时是很活跃的,睡眠并不是关闭大脑让它休息。白天大脑大量采撷信息,却来不及处理,而在睡眠时它会完成处理过程。  相似文献   

14.
盲,并注视着     
失明并不代表人无法用眼睛感知世界,即使大脑中控制视觉的区域被损坏了,大脑依然有办法让人用双眼感受大千世界。  相似文献   

15.
你知道吗?     
<正>为何有人会“死不瞑目”?人死的时候是否闭上眼睛,与大脑能不能产生“闭眼”的信号、这个信号是否能传递到眼轮匝肌有关。如果死亡指的是自主呼吸与心跳停止,这时大脑可能还未死亡,那么大脑就能发出“闭眼”的  相似文献   

16.
为什么有的人能够夜以继日的工作却毫无倦意,而有的人刚刚起床就哈欠连天?为什么有的人“聪明绝顶”,而有的人却“智力平平”?为什么有的人大脑可以“永葆青春”的痛苦?对此,科学家们一直期望在人类自身的大脑中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6):I0007-I0007
【导读】借助于欧盟资助的“大脑飞行”项目研制的大脑控制装置,7名飞行员成功利用意念操控飞机,让脑控技术达到全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8.
《科学中国》2007,(9):7-7
美国神经系统科学最新研究结果表明:人的大脑一直到老年都会生长发育:0岁至3岁是早期教育“窗口期”的观点并不成立。科学家因此建议父母多花时间陪孩子说话、唱歌和玩耍,而不是让他们玩“教育型”玩具或领他们去上特长班。  相似文献   

19.
《科学中国人》2007,(9):7-7
美国神经系统科学最新研究结果表明:人的大脑一直到老年都会生长发育:0岁至3岁是早期教育“窗口期”的观点并不成立。科学家因此建议父母多花时间陪孩子说话、唱歌和玩耍,而不是让他们玩“教育型”玩具或领他们去上特长班。[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洗脑”是一种排除大脑烦杂意念的医疗方法,这对当前来说,是一种切合时宜的创建。因为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现代化的进程,人们工作更需要使用大脑,工作之余,人们更感到大脑疲乏,有的人觉得头晕脑胀,大有心烦意懒之意。我们要是进入“洗脑”中心之后,随即进行一番奇特的“洗清头脑”的治疗,那就好办了,大脑很快便会轻松舒适,解决了我们一个极普通而又极重要的问题。这种“洗脑”疗法,说来也并不复杂,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