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活场景在数学例题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中,多数例题都由生活场景引入,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数学教学重视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以学生的生活经验支撑数学学习,或通过创设的情境为学生提供活动平台,促进学生的主动探索与学习。  相似文献   

2.
谢丽华 《知识窗》2013,(16):77-77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努力激发学生的数学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让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提升生活质量。"这就要求教师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在教学中,笔者强调数学知识回归生活,  相似文献   

3.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因此,许多数学教师都非常重视创设情境,力求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然而,我们经常看到:教师辛辛苦苦创设出来的情境,不能与教学过程有机融合。本文就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失效的原因进行分析,使我们早日走出情境创设的误区,让情境服务于教学。  相似文献   

4.
新数学课程标准倡导通过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促进学生进行观察、操作、探究和运用等活动感悟并获得数学知识与思想方法。“情境”是提出数学问题的背景,此背景必须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经验相关,因此数学问题情境创设能够充分反映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但是实际教学中在创设情境时存在着很多问题。那么:“问题情境”应如何创设?怎样的“问题情境”才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焦兵 《科教文汇》2008,(13):76-76
一、数学的生活化。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 数学本源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作为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的教师要充分挖掘生活资源,把有限的数学知识源于无穷的生活情境中,  相似文献   

6.
任淑芹 《科教文汇》2009,(9):123-123
教师要把教学教学与生活相联系,积极挖掘教材。大胆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观察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用数学。  相似文献   

7.
陆莲花 《科学大众》2015,(2):70+127
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已成为数学课堂上重要的组成部分。创设不同的数学情境,可以推动学生去认识和探求数学知识,带动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真实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8.
徐爱娟 《中国科技信息》2007,(18):296-296,298
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能力的核心,数学中的创设性思维又是数学思维的品质。如何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一个广泛而值得探讨的课题。我就在数学教学中的创设良好的思维情境谈谈自己几点做法:一、创设和谐情境,激发学生乐思。二、创设辩论情境,诱导学生善思。三、创设探索情境,引导学生会思。四、创设成功情境,促使学生爱思。  相似文献   

9.
教师要把数学教学与生活相联系,积极挖掘教材,大胆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观察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用数学。  相似文献   

10.
李本芳 《科教文汇》2013,(27):151-151,153
生活情境方法是数学生活化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生活情境方法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导入、例题的讲解和学生数学思维的培育都具有重要作用。正确运用生活情境方法能够让学生更加热爱数学、热爱生活,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真正提高。  相似文献   

11.
李本芳 《科教文汇》2013,(9):151+153
生活情境方法是数学生活化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生活情境方法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导入、例题的讲解和学生数学思维的培育都具有重要作用。正确运用生活情境方法能够让学生更加热爱数学、热爱生活,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真正提高。  相似文献   

12.
贾周德 《科教文汇》2012,(24):103-104
本文从趣味问题、生活实例、数学史料等六个方面,浅谈了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数学教学情境的体会。实践表明,在数学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效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一、创设问题情境的重要性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学习“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这充分说明在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重要性。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对于学生理解折的数学概念、形成新的数学原理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它能够充分结合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或数学背景,更能引起学生对数学意义的思考,使学生有机会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或应用”这一重要的数学活动对程。  相似文献   

14.
五年制高职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方法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滟君 《科教文汇》2011,(33):97-98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从学生的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出发,做到:(1)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2)立足生活实际,学生易懂乐学;(3)结合实际生活,提高探究能力;(4)回归生活空间,体验应用价值。体现数学"用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形成适合高职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范江红 《知识窗》2013,(4):28-28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  相似文献   

16.
创设教学情景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最广泛的教学方法之一。特别是近几年来,广大教师纷纷把目光投向多彩的生活,寻找数学在生活中的原型,设计出了许多精彩案例,有效地拓展了课程资源的开发渠道。但是,我们也很遗憾地在数学课堂中看到一些为了迁就学生的兴趣而牺牲了数学或是只有热热闹闹的形式而没有深层次体验和思考的教学情境,从而使情境的创设流入表面化和庸俗化,失去了创设教学情境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邱剑文 《科教文汇》2008,(10):85-85
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可以说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全日制义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  相似文献   

18.
新课标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根据新课标这一理念,情境教学在我们小学数学课堂上流行起来,经久不衰。  相似文献   

19.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趣,唤醒学生强烈的求知欲,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更多的联想,才能比较容易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感受和兴趣,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亲自参于知识的获取过程和问题的解决过程.文章分析了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重要性及要求,提出了如何在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探索性问题情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