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两种效应的区别山东省聊城教育学院刘云松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都是光子与物质中的电子的相互作用.为什么表现出不同的现象?这主要在于三方面的区别.一、两种效应产生的机制不同光电效应──光子与束缚电子的相互作用.当光照射在金属表面时,能量为hv的光子被金属中...  相似文献   

2.
在高中物理和大学基础理论课中,都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这两个效应是光的量子性的主要实验基础.它们都是光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证明了光具有量子性.这两种效应中根据入射光的波长(能量)不同,产物也不同,出现了不同的效应.为什么入射光的波长比较长时出现光电效应,而入射光波长比较短时出现康普顿效应,一般教材不做过多讨论,  相似文献   

3.
我们使用的普通物理教材,对光电效应与康普顿效应在微观本质上的差异没有从理论上阐述。因此,本文讨论光电效应与康普顿效应在微观本质上之差异,以便进一步理解:光电效应是由于束缚电子吸收光子而产生的。而静止或运动的自由电子均不能吸收光子产生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是由于假设光子与自由电子做完全弹性碰撞而引起光之散射的结果。下面具体论证:  相似文献   

4.
李恒林 《物理教师》2009,30(10):11-12
新课程人教版物理选修3—5课本中讲到“光的粒子性”时,先较为详细地讲了光电效应,接着介绍了光的粒子性又一有力证明——康普顿效应.教科书在阐述康普顿效应时,采用的是经典的弹性球碰撞模型,简单、明了并可方便地求得与实验事实相符合的散射规律.但是,由于只根据系统的初态和终态而未考虑光子与电子作用时的细节,所以在解释康普顿效应时,容易造成概念上的误解.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经典力学、量子论以及相对论相关知识,对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相关知识进行探讨,并对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的统一性和差异差异性进行了认真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周平原 《物理教师》2006,27(1):11-12
在“光电效应”一节的教学中,学生对“光电效应中电子如何吸收光子的问题”讨论得很热烈.有学生说:“一个光子的能量可以被金属中的某个电子全部吸收,但一个电子最多只能吸收一个光子的能量,不可能同时吸收两个光子的能量,因此照射光存在一个极限频率.”但有人提出反对意见:“为什么电子就不可能同时吸收两个光子的能量?”还有人提出:“有没有这种可能,就是电子先吸收一个光子,然后再吸收下一个光子,直到有足够的能量而发生光电效应?”  相似文献   

7.
光电效应是指电子在光的作用下从金属表面发射出来的现象.我们把逸出来的电子称为光电子.而康普顿效应是指在X射线的散射现象中,发现散射谱线中除了波长和原射线相同的成分以外,还有一些波长较长的成分,两者差值的大小随散射角的大小而改变,其间有  相似文献   

8.
在光的传播过程中,由于干涉和衍射等现象的存在,证实了光具有波动性,麦克斯韦在这个基础上建立了光的电磁说,认为光是具有一定频率和波长的电磁波。在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中,由于光电效应黑体辐射、康普顿效应等现象的存在,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学说,认为光是具有一定能量(E=hv)和动量(P=h/λ) 的粒子——光子。因此,光既表现出被动性又表现出粒子性,称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相似文献   

9.
γ射线和物质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论述了γ射线和物质相互作用的五种类型:康普顿效应、光电效应、电子对生成效应、瑞利(相干)散射、光核相互作用,以及其相互作用机理。研究了在不同情况下(核库仑场中、电子场中)电子对生成的条件及其特点,并对核库仑场、电子场中的电子对生成效应进行了比较。理论分析表明要在核场中发生电子对生成效应,光子最少要有1.022MeV的能量,而在电子场中发生电子对生成效应即三个电子生成效应,光子至少需要2.044MeV的能量。  相似文献   

10.
康普顿效应是高中物理选修3-4模块中说明光具有粒子性的重要内容.光的波动性与粒子性的表现是不平衡的,这种表现的不平衡与光的波长(或频率)有关,不同能量的光子与物质作用产生现象的概率是不同的.康普顿效应就是其中光的粒子性的典型表现,在什么条件下,这种效应才明显?经典物理此时是否还适用?必须给出一个定量的判据.此文通过定量的推导、计算,并用"数字"给出处理相关问题的"度",通俗易懂、定位准确、印象深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中的光子和电子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教材中对于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的解释,指出在这两种效应中光子和电子相互作用的不同之处以及不同的产生根源,并阐明了两种效应产生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光是电磁波,同时也是粒子,它具有波粒二象性.在光的波长较短时,其粒子性较为突出.能证实光的粒子性的实验有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等.爱因斯坦的光子说认为,光是不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光叫做一个光子.光子的能量为E=hv(v是光波的频率),  相似文献   

13.
李恒林 《中学物理》2012,(11):24-25
新课程人教版物理选修3—5课本中讲到“光的粒子性”时,先较为详细的讲了光电效应,接着介绍了光的粒子性又一有力证明——康普顿效应.教科书在阐述康普顿效应时,采用的是经典的弹性球碰撞模型,简单、明了并能方便地求得与实验事实相符合的散射规律.但是,由于只根据系统的初态和终态而未考虑光予与电子作用的细节,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教科书中关于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的某些细节的讲解,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15.
1.产生光电效应的条件某些物质在光的照射下发射电子的现象,叫做光电效应.  相似文献   

16.
人教版高中《物理》第三册(必修加选修)把“康普顿效应”作为“阅读材料”,目的在于通过学生阅读康普顿效应来加深巩固对光的粒子性认识.但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由于缺少光散射理论的基本知识,对康普顿效应理解远远不够,应用康普顿效应解答有关石墨中电子对X射线的散射的相关习题,显得力不从心.其实对康普顿效应的理解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碰撞过程中满足能量守恒、动量守恒一类问题的思考,这样既复习了动量守恒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同时对康普顿效应也有了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对光电效应中两个问题的讨论江苏省淮安市钦工中学时春华“光电效应”现象是光具有粒子性的第一个实验证据,因而在人类对光的本性认识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学物理课本也编入了这一内容.所谓“光电效应”现象是指在光的照射下从物体发射出电子的现象,发射出来的电子称为光...  相似文献   

18.
一、光电效应的发现 在光的照射下物体发射电子的现象,叫做光电效应.有趣的是,如果说光电效应是光的粒子性的实验证据,发现这一效应却是赫兹在1887年研究电磁波的波动性质时的意外所得.他用两套放电电极做实验,一套产生振荡,发出电磁波;另一套充当接收器.电极之间存在火花放电的缝隙.他发现当紫外光照在负电极上时,放电就比较容易发生.  相似文献   

19.
“光电效应”是光的粒子性的一个重要体现,学习中要澄清一些易混淆的概念,如“光子”、“光电子”、“光子的能量”与“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等,这对理解光电效应的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近年来在各地高考试题中大量出现跟光电效应有关的试题,现将这些试题归类分析,以助于同学们理解和掌握光电效应的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