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正>【作品概况】《龙藏寺碑》亦称《正定府龙兴寺碑》,隋代碑刻。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刻,碑高315厘米,宽90厘米,厚29厘米。碑文楷书30行,行50字,凡1500余字。楷书碑为龟趺。碑额呈半圆形,浮雕六龙相交,造型别致,刻工精细,具有隋唐蟠龙的古朴风格。无撰书人姓名。河北正定龙兴寺藏。  相似文献   

2.
南北朝时期,中国书法艺术进入北碑南帖时代。此一时期上续汉魏之隶意碑风,下开隋唐之楷体书韵,为形成唐代书法百花竞妍、群星争辉的鼎盛局面创造了必要的条件。羊欣,幼学书,兼善隶、行、草书,为王献之之后著名的书家。传世书法作品有《暮春帖》《大观帖》《闲旷帖》等。著有书法史著作《采古来能书人名》。  相似文献   

3.
<正>【导语】蒲城碑林有一个著名的隋代墓志,叫《苏孝慈墓志》。在中国书法史上,隋代的书法作品有这么几个代表:一个是河北正定的《龙藏寺碑》,一个是陕西的《苏孝慈墓志》,还有一个是《董美人墓志》,但《董美人墓志》碑石现在已经不存在了。《苏孝慈墓志》就是从陕西蒲城县的苏坊乡出土的,所  相似文献   

4.
隋代大臣苏孝慈墓志,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在陕西蒲城出土。碑文内容多与《北史》、《隋书》的相关记载相契合,又可以补充文献史料记载的不足,并且可以校正《隋书》记载的错误之处,是十分珍贵的第一手史料。从书法及汉字的演变过程看,苏孝慈碑是隋代书法的代表作,与唐代的楷书十分接近,是唐代欧阳询一派楷法的先驱。研究该碑文,可以为汉字楷书的发展提供一个很好的范本。  相似文献   

5.
隋代大臣苏孝慈墓志,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在陕西蒲城出土。碑文内容多与《北史》、《隋书》的相关记载相契合,又可以补充文献史料记载的不足,并且可以校正《隋书》记载的错误之处,是十分珍贵的第一手史料。从书法及汉字的演变过程看,苏孝慈碑是隋代书法的代表作,与唐代的楷书十分接近,是唐代欧阳询一派楷法的先驱。研究该碑文,可以为汉字楷书的发展提供一个很好的范本。  相似文献   

6.
古人云:真生行,行生草,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未有未能行立而能走者也。又有宋代朱长文《续书断》称赞颜式楷书:“点如坠石,画如夏云,勾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态,自羲、献以来,未有如公者。”我们可以看出人们把颜体作为楷体的最高境界。长期以来,书法的教学往往被等同于写字,而忽略了对书法之关的把握。学习书法,应使学生了解书法的丰富内涵,比如汉字的形成演变与文化一脉相承,书法涵盖了文字在历史中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7.
论《爨宝子碑》的书法美学价值董菱《爨宝子碑》是我国书法史上由隶书演变为楷书这一过渡时期的代表作。它以极高的美学价值流传于世。认真研究《爨宝子碑》书法风格形成的原因及艺术特征,对于深刻理解其美学价值,推动我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一、《爨宝子碑》...  相似文献   

8.
2011年、2013年,教育部分别下发《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及《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这一举措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是中华民族文化连绵不断之根,汉字书法是中华文化艺术之国粹。作为中华文化的传统符号,汉字延续了几千年,其中书法的传承与发展功不可没。失去传承和创新,文化就会被湮灭!随着信息化、全球化的发展,电脑敲打文字已成常态,却出现了国人提笔忘字,甚至不会书写汉字的现象,这是多么可悲的事啊!更重要的是,西方文化不断侵蚀,国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碑文化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 ,其有据可查的渊源可以追述到春秋时代。在中国碑文化的历史长河中 ,唐代是个繁荣而辉煌的时期。唐代的碑刻 ,数量之众多、书法之高妙、雕刻之精湛、范围之广泛、内涵之丰富、功能之多样、风貌之壮观 ,都是历朝历代难以比拟的。在唐代 ,不少帝王都亲撰亲书 ,勒石立碑 ,由此便涌现出了许多在中国碑文化发展史上具有独特地位的御碑。著名的大型石碑《石台孝经》的书丹、刻制与树立的过程 ,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孝经》是古代儒家的经典著作 ,相传是孔子弟子曾参所著 ,内容是强调孝道的。唐玄宗李隆基为了宣传…  相似文献   

10.
正冲和婉丽《龙藏寺碑》,是隋代碑刻中最为重要的代表作品。其碑刻文字记载了龙藏寺修建前后的事迹,其间歌颂隋朝之篇幅写得尤其绮丽。隋文帝杨坚笃信佛教。传说其父母常年征战,无暇顾养幼子,便将小杨坚寄养于尼姑智仙庵中,其母去探望孩子时,得见"金光满室"等等。尼姑智仙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