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蓬勃发展对高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针对现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本文拟从调整学科专业课程;加大教育理论与技能课的比重;开设有关新课程;强化通识教育,增大选修课程比例等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的重构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乌鲁木齐职业大学为例,就学生选修网络通识课程的总体情况、学生学习行为、学习效果等方面对高职院校学生网络通识课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提出适应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网络通识课课程体系建设的建议,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建设者。  相似文献   

3.
对于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大学期间除了要学好专业课之外,通识教育课同样是将来当好一名教师所必不可少的重要课程.本文参照教育部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及实施意见,结合我校教师教育专业特色,对我校教师教育专业学生选修通识教育课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4.
以系统的小学教育基础理论和实践课程为核心课程,以大学文化通识类课程为基础课程,以选修课程为支持学生自我发展的辅助课程,构建大学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有利于提高小学教育专业的学术水平,防止小学教育专业“双重标准”的出现,也符合当前小学教育对“研究型教师”的培养要求,使小学教师真正成为儿童教育专家。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6,(A0):96-97
目前为培养知识面广、视野开阔的复合型人才,各大高校都开设通识选修课程。通识选修课要作为一门学生喜爱,能让学生学到知识、学习方法和思辨能力的课程,面临很多挑战和难题。作者通过对长期开设的"大学德语"通识选修课程进行研究,发现该课程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找到改进方法并尝试推广到此类通识选修课中。  相似文献   

6.
通识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本文分析了目前国内地方综合性大学通识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设置原则,并就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优化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从培养和提高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学生的素质、能力角度,提出了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学生在工作过程中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养.探讨了从通识平台课程、专业课程、拓展课程、选修课程及建立四个模块来构建的“平台十模块”的专业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高校课程体系改革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加强通识课程,压缩专业课程,目标是从过去的专才培养适度转向通识加专业,增强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和文化素养。任何新生事物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针对通识课程设置上存在的比较普遍的问题,参考美国一所百年地方性高校经验,提出应从管理上完善通识课程的设置与选修规定,确保每位学生的知识结构有合理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9.
俞可 《上海教育》2011,(19):20-20
支持学生的多元化和个性化成长是很多国外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突出特点,通识教育贯穿始终、延后选定专业、提供大量自由选修机会、转换专业甚至学校,都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发现自我、把握未来。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8,(2):10-11
通识教育是传统的"自由教育"在新时期的发展,纵观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高等教育阶段通识教育课程改革领域进行的相关研究,关于独立学院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设置的研究较少。本文以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的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为研究对象,找出本学院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落实完成本学院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改革的任务,为其他独立学院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1.
论大学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系统的小学教育基础理论和实践课程为核心课程,以大学文化通识类课程为基础课程,以选修课程为支持学生自我发展的辅助课程,构建大学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有利于提高小学教育专业的学术水平,防止小学教育专业"双重标准"的出现,也符合当前小学教育对"研究型教师"的培养要求,使小学教师真正成为儿童教育专家.  相似文献   

12.
通识课《营养学》四年约1300名学生的全英文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的英语水平是限制营养学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但针对学生学习兴趣和需求进行课程内容的设计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习效果。建议学校引导学生在通识课程选修前,系统地了解所选课程的性质、授课对象、课程目标、课程大纲等,使课程的选修更具有针对性,提高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大学英语选修课程体系进行立体化建设,能激发教与学的积极性,体现“以用促学,以用导学”的原则,真正体现把成才权交给学生。大学英语立体选修课程体系包括大学英语预修、大学英语通识选修、任意选修、英语专业辅修课程和专业英语、双语课程体系。选修课程体系的五大系列以培养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为导向、以个性化教学为特征和现代技术及网络课程为技术保障三大特征,增强了人才市场的竞争力,满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通识教育在本科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实践中由于出现了诸多问题沦为学生口中的"水课"。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法研究N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实施现状,发现通识教育课程实施中存在着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质量不高、课程考核流于形式、与专业教育间存在冲突等问题。建议高校优化课程内部结构,强化课程的系统性;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提升通识课程考核标准,重视过程性评价;增加通识教育课程所占学分的比例,将通识课程纳入各项考核,实现通识教育课程由"水课"到"金课"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张玲 《西部素质教育》2019,(23):156-157,159
文章首先阐述了广西外国语学院通识选修课程的基本情况和"线上学习课+线下讨论课"教学运行模式,其次分析了广西外国语学院2018年春夏学期网络通识选修课教学运行情况,再次论述了MOOC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通识选修课程"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应用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MOOC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通识选修课程"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我国部分高师院校的通识课程的分析,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是由于高师通识课程未凸现师范性,具体表现在:通识课程分类不明确,提高学生师范素质的课程较少;内容单调,选修课程数量不足,涉及领域窄;通识课程设置过于随意,设置模式僵化,缺乏多样性与灵活性;课程总量虽大,但学生自由选择度过小;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泾渭分明,缺乏整合;通识课程的教学枯燥,缺乏活力。我国高师院校通识课程要凸现师范性应从师范教育的独特性和培养目标两方面着手,只有在师范性的基础上来进行的通识课程,才能激活学生"通识"的兴趣,真正实现通识教育应有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在"新工科"视角下,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是理工科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两大要素。同时,在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的背景下,写作类课程作为通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了提升学生写作能力、认知水平,涵养学生人文素养和家国情怀,提升学生伦理道德水平和塑造学生科学精神等多种功能。在"新工科"视角下,以"工程师"为主题的通识写作课探索了借助通识写作课实现隐性课程思政的方式,展现了基于建构主义教学模式设计面向理工类本科生的通识写作课教学方法与成效,并为未来相关课程的设计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8.
支持学生的多元化和个性化成长是很多国外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突出特点,通识教育贯穿始终、延后选定专业、提供大量自由选修机会、转换专业甚至学校,都能帮助学生  相似文献   

19.
基于应用型工程师培养中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体系的构建,结合学校人才培养实践,提出树立"文化育人"的教育理念、确立合理的通识教育目标、构建结构合理的通选课程体系、挖掘专业课程中的通识内涵、实施多样化的通识教育途径等措施,以期培养全面发展的工程师。  相似文献   

20.
高等学校通识课程建设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大学通识选修课程"地球历史及其生命进程"的建设证明,要使通识课程取得实效,就要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团队、教学研究、教材建设等方面抓起,这样能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