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古人说:"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叶圣陶老先生也说过:"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现代信息论认为: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没有输入,妄谈输出。由此可见,阅读与写作二者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没有阅读的写作,是无源之水;没有写作的阅读,是无果之花。只有广博地阅读,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才可能打开写作思路,从而铸就华美篇章。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并不断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是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学生不知道阅读哪些读物,如何阅读才更有收获;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也不知道如何指导学生阅读才更有实效。姚绍清老师认为只有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起来,走读写一体化训练之路,才能走出困境,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2.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古语说明了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的某种关系,即阅读是吸收,是积累,是基础;写作是在阅读的吸收和积累基础之上的表达。通过博览群书,从书中吸取精华,积累丰富的写作材料,学到写作技巧,写起作文来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因此,阅读是学习写作的一个重要途径。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做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呢?  相似文献   

3.
正阅读是准备,写作是启程远行;准备不好,必然行之不远;良好的阅读习惯、正确的读书方法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否则,写作犹如空中楼阁,教学有年,履职尽责,天长日久,积累经验点滴,列举如下。一、认识读书的重要性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只有有了一定的阅读积累,在写作中才能泉思如涌。读书之妙,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读书久了,能够深入其中,会感觉到"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读书能够丰富思想,打造完全的人格,形成敏捷的思维,增进理解能力,提高语言素养,升华人生智慧;无论是刀笔小吏还是国学大师,其语言的素养和文化的修为大都是"读"出来的。读诵不辍者,话语天成,言辞有味说理深刻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能  相似文献   

4.
读书和写作,是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双翼,也是当代语文教师的必备素养.古往今来,读书和写作是分不开的.读了书,有了冲动,才会去写.但从一定程度上讲,写比读更困难、更艰苦.写作毕竟是辛苦的脑力劳动,需要不断地阅读、积累和思考,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当然,写作有写作的乐趣.有时候,写作似乎比阅读更有成就感.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只有走读书与写作相结合的道路,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从而走向卓越、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5.
徐蕾 《语文天地》2014,(12):58-59
作文教学的方法不只一种,若想真正达到良好的多元化与个性化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做的是带领学生增加阅读量,并以尊重学生为前提塑造学生的完整作文思路、完美作文语言及创意的表达方式,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做到乐于写作,善于写作。一、以阅读量为基础,形成写作多元化意识诗人杜甫曾经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强调了阅读对于写作的重要性。对于高中语文教师而言,给学生提供必要的专门化读书活动极为有益。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上写道:“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阅读与写作既有相对独立性,又有密切联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大文豪苏轼曾说过:“劳于读书,逸于作文。”书读得多,知识才能丰富广博,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文采横溢。  相似文献   

7.
与肖复兴先生交流关于中学生阅读与写作的观点.先生认为,语文学习的“说”比“写”更重要,“读”比“写”更重要,“改”比“写”更重要.关于读书,先生主张有些书必须精读,要静下心好好研究作者的构思和写作的角度,这样的读书才能有效.名著不一定都适合学生阅读,强迫性的名著阅读容易伤害孩子的阅读热情.  相似文献   

8.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写作基于阅读,习作能力的根是阅读能力。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厚积才能薄发。因此,语文教师要借助教材,使学生能举一反三,既不断掌握阅读的方法,又不断习得作文的技巧。就写论写,往往捉  相似文献   

9.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深刻揭示了阅读与写作之间的紧密联系。阅读是采集信息的过程,是积累词句的过程;写作则是将脑中词汇进行再加工的过程。胸中有词,笔下才能生风,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当平衡阅读与写作的关系,以读促写,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思想,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0.
李秀新 《教育教学论坛》2014,(5):226-226,203
作为语文教师,需要广博的知识和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拥有展示自我的舞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熟读课文,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阅读大量的报刊,阅读名家名篇,汲取其中丰富的写作营养——只有做到读书破万卷,才能达到下笔如有神。  相似文献   

11.
王兴敏 《山东教育》2011,(11):32-32
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在读写的关系上,他强调了读的重要性,“惟有先读书,打好基础,才能搞好写作。”阅读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增长学生的知识,启迪学生的智慧。  相似文献   

12.
只有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写作成为一种习惯,让写作变成一种轻松的迫不及待的倾吐,作文教学才能变得灵动起来。课内外阅读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写作空间,学生在读书中不仅陶冶了情操,丰富了情感,还吸取了写作的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13.
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训练,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引导学生与书交朋友,让学生学会自主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做到每读一篇文章,都要学习它的写作方法,把阅读与写作有机地联系起来,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才能较快地提高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一、写作与阅读的相互关系要想提高写作技能,首先要注意读与写的关系。读与写如同听与说,紧密联系,相辅相成。读是一种理解能力,写是一种表达能力,这两种能力的发展是成正比的。也就是说你阅读得越多,才能写得越好。唐代大诗人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不仅说明了读与写的关系——读书是下笔的基础,读得多才能写得有神,而且指出读书要“破万卷”。一个“破”字,意指精读,细  相似文献   

15.
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在读写的关系上,他强调了读的重要性,"惟有先读书,打好基础,才能搞好写作。"阅读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增长学生的知识,启迪学生的智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它,才  相似文献   

16.
古人说:"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叶圣陶老先生也说过:"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现代信息论认为: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没有输入,妄谈输出。由此可见,阅读与写作二者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没有阅读的写作,是无源之水;没有写作的阅读,是无果之花。只有广博地阅读,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才可能打开写作思路,从而铸就华美篇章。  相似文献   

17.
正借助儿童对绘本阅读的兴趣,及时地指导儿童进行创意写作,这是促进儿童语言发展的有效策略。构建教学模式,在阅读与写作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儿童才能在阅读与写作之间轻松往来。一.问题提出绘本是儿童最喜欢的读物,日本绘本之父松居直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读书不是修行,而是享受,对于儿童来说,读绘本就是一  相似文献   

18.
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双桨,读写双桨齐发力,语文教学才能乘风破浪。读是基础,写是发展,彼此互相渗透,不可分割。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杜甫曾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既能开阔读者的视野、丰富知识、积累语言、陶冶情操,又能为读者的写作提供表达形式、写作技巧的范例。"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可见,阅读是学生获得写作范式的重要途径。以下是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采取课内"读写结合"片段小作文训练的做法。一、根据课内教材创设情境,进  相似文献   

19.
<正>唐代诗人杜甫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借这两句诗诗人很巧妙地点出了读书与写作的关系,而我们今天依然可以认为,杜甫的"下笔如有神",是得益于他"诗书破万卷"的。今日细品此二句,不由不对现今学生的写作状况而生发感慨。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也曾说过:"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在读与写的关系上,他强调了读的重要性,"惟有先读书,打好基础,才能搞好写作。"古人说的"劳于读书,逸于作文",也是这个道理。  相似文献   

20.
<正>一、广泛阅读,积累写作素材正可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不断阅读,记录好的格言警局、语言词汇,不仅能积累广泛、丰富的写作材料,也能开阔视野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和个人内涵,写作自然更会得心应手、厚积薄发。1.选择合适的书籍,激起学生情感共鸣阅读兴趣是学生阅读的动力;产生共鸣是学生阅读的催化剂,这两者的结合才能使得学生充分得到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