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本研究以救助广州一位患白血病的女大学生的事例为切入点,对目前大学生重大疾病救助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访谈和调查等方法,归纳出大学生医疗救助体系存在以下问题:政府医疗救助不普及、高校医疗保障不健全、募集过程不规范、民间救助门槛高等。提出建立系统的高校医疗救助体系,加强对政府救助的宣传,降低民间爱心团队的准入条件,进一步推广大学生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医保)的覆盖面等建议。通过借助政府、社会、高校三方面的力量,解决大学生,特别是贫困生的医疗救助难问题。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社会救助的多元化主体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我国现代社会救助体系中,国家承担着第一责任主体角色。此外,由慈善机构、扶贫机构、社会救助团体等非政府组织和社会成员之间开展的社会互助是我国社会救助的又一重要主体,是对政府救助必不可少的补充。承认并确立社会救助的多元主体,给予社会互助以必要的扶持并营造其良性发展所需的社会环境,是完善我国社会救助体系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充分发挥医疗救助的便民救急作用,以广西灵川县民政局为试点,设计并实现了一个民政医疗救助系统。该系统提供了两种医疗救助模式,其中的医院救助模式实现了民政医疗救助系统和“新农合”系统、医保系统以及医院收费系统间的“无缝衔接”,实现了民政医疗救助在定点医院实时直接结算,解决了传统救助模式中存在的困难群众就医无钱垫付等问题。首先介绍了民政医疗救助模式的设计思想,然后给出了系统功能模块的设计,最后详细描述了系统中几个关键技术点的解决方案,包括系统部署、数据安全以及民政数据和医院数据的一致性问题。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20,(17)
目的:对慈善组织参与儿童先心病医疗救助的现状进行分析,为儿童先心病医疗救助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建议。方法:对A慈善基金会的儿童先心病医疗救助项目进行数据资料的收集和调查,从救助标准、流程、模式,筹资及支出等角度进行描述性分析。结论:目前,慈善组织以提供医疗费用等经济资助为主,救助模式以定点医院合作模式为主,救助流程有待简化,救助形式上可增加患儿术后康复及心理辅导,政府和慈善组织应完善慈善信息共享和合作平台,加强公信力建设并打造知名度,逐步动员社会个人筹资,扩展筹资渠道。  相似文献   

5.
蒋柳婷  罗红叶  冯启明  赵歆妍  韦波 《大众科技》2021,23(4):142-144,138
目的:梳理2019年广西城乡医疗救助收支情况,为完善广西城乡医疗救助体系提供参考.方法:运用统计软件对广西医疗救助基金收支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结果:2019年,14地市城乡医疗救助基金财政总收入占99.41%,滚存结余均超当年总收入的15%;用于资助参保支出占总支出36.03%,住院救助支出占61.64%,门诊救助支出占2.33%;资助参保率达72.62%.结论:城乡医疗救助基金筹资渠道单一,各市滚存结余过多,医疗救助基金未得到有效利用,救助政策仍需完善.  相似文献   

6.
慈善组织是我国社会救助的主体之一,其介入社会救助能够有效弥补政府救助的不足。然而由于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政社不分、公信力缺失和社会慈善文化淡薄等原因,我国慈善组织在介入社会救助过程中面临着“领军式”组织少、救助效率低、专业人员少、筹资能力不足、彼此缺乏协调互助等现实困境。为完善我国社会救助体系,不仅要优化慈善组织介入社会救助的外部环境,更要加强慈善组织的内部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7.
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关乎民生问题,完善的体系建设在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都有着积极意义。近几年来,经过政府和社会各阶层的努力,我国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已基本建立且日趋完善,但现阶段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农村社会救助体系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文章在分析我国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的相关建议,以充分发挥社会救助在乡村振兴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低收入群体的生活状况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低收入群体救助体系建设为出发点,分析了低收入群体救助制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若干问题,并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完善低收入救助体系的针对性对策。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16,(8)
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因其身份的特殊性容易被社会忽视,权益缺乏保障,社会救助力度弱小,问题日益突出。对现状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系统分析,通过政策层面、社区层面、教育层面以及自我救助介入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群体,形成系统的社会救助体系,保障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权益和成长。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持续增大,这让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在高校课程当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传统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模式是政府通过各类政策性措施指导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高校通过各类具体举措的实施培养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能力,社会通过各类优惠政策对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进行扶持。这种模式存在很多的问题,主要有就业创业政策的指导与具体实施存在脱节的现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的教育体系不够完善,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的保障体系还不健全,对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缺乏必要的理论研究,这需要我们不断完善教育体系,健全保障制度,加强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种职业安全保障措施,社会保险对弱势群体人口的保护低于社会救助,但是目前我国社会救助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完善社会救助制度显得尤为迫切。基于弱势群体人口的社会救助包含的基本内容有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教育救助、廉租房、法律援助、再就业援助、农村扶贫以及社会互助。  相似文献   

12.
经过,20多年的探索与发展,我国形成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专项救助、临时救助三位一体、惠及城乡居民的救助体系。社会救助的“托底性”、“安全网”作用越发明显。但也还存在资金使用效率不高、服务专业性不强等问题,这就将社会救助的专业化提上了日程。本文以北京市T街道为例,分析了社会救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动社会救助专业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创新创业已经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当前,沈阳市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行为存在政府支持政策不明确、高校教育体系不完善、个人创业认知不全面等问题。为此,本文立足沈阳市创新创业发展现状,期望充实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优化创新创业社会环境,构建创新创业联动机制,探析创新创业发展策略,不断促进沈阳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行为深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研究多状态监测的运动员受伤后的最佳医疗救助方案。传统的运动员受伤后的医疗救助采用队医随行,人工诊断的方法,这无法对运动员的状态进行全面监测,不能综合给出最佳的救助方案。为此提出一种多状态监测的运动员受伤后的最佳医疗救助方案,采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在第一时间将伤员的信息采集出来,输入到网络判决系统,通过专家网络的决策机构,对所有输入的信息进行融合处理,综合给出最佳的救助方案。实验验证,系统能够稳定给出最佳救助方法,具有很好的判决性能。  相似文献   

15.
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体系内部沟通协作机制不健全、权责不明、监控力度不够、院系以下层面干预力度较弱等方面。实现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整体上的良好运作,需要各层面支持系统的联动配合,尤其应该加强院系这一关键层面的研究和实践。构建院系层面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完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需要,是提高高校心理危机干预能力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现状及发展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救助制度是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建立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社会救助制度有了很大发展。但目前不管是相对我国社会发展而言,还是同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救助制度相比,我国社会救助制度都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本文首先着重阐述了目前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框架,然后指出了制度体系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发展完善制度提出了若干看法。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3年高校扩招后本科生毕业的第一年开始,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社会问题就愈发严峻.从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学生四个方面就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进行分析,认为通过体制改革、调整专业结构、完善就业指导体系与服务及转变就业观念等方式,可以有效地解决大学生就业难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我国电子商务法律救助体系,分析了居于救助体系核心地位的电子商务法律救助办公室的功能、宗旨及运行机制,以期改善我国企业电子商务实践的法律水平。  相似文献   

19.
建设高质量大学生党员队伍,始终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高校党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然存在党员选拔要求不明晰、党员发展过程不规范、党员培训缺乏创新性等问题。在从严治党背景下,可采取以下措施来提升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从严遴选,确保发展质量;从严监督,规范发展程序;从严教育,完善培训体系。  相似文献   

20.
徐军玲  房文军 《科研管理》2017,38(6):152-160
文章以CHNS数据库历年调查数据为基础,实证检验了我国政府救助与公共服务对城乡流动人口的减贫效率。研究发现:公共服务可显著降低城乡流动人口贫困程度;政府现金救助对相对贫困城乡流动人口的个人收入具有挤出效应,且减贫效果因贫困流动人口内部分化而不同;政府现金救助与公共服务都能显著缩短绝对贫困城乡流动人口脱贫时间,但政策效率不同,医疗保障的贡献度较大。因此,有必要融合现金救助与公共服务,改善城乡流动人口救助对象的识别与瞄准机制,实施差异化救助,重点借助城乡流动人口的医疗保障等措施来进行减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