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严复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93年11月8日至11日在严复的故乡福州召开,这是在中国大陆首次举行的研究严复学术的盛会。研讨会由福州严复研究会发起,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共同主办,香港松辉集团(国际)有限公司协办。全国人大常委会卢嘉锡副委员长、中国社科院胡绳院长、福州严  相似文献   

2.
2月11日,福建省严复学术研究会在福州召开理事会议。会议指出,2005年严复学术研究会紧密联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中心工作,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台湾光复60周年为契机,弘扬严复爱国精神, 深入开展严复学术思想研究活动,先后召开了“严复思想与构建和谐社会”学术座谈会、“严复社会学思想与和谐社会”学术年会,并组织专家学者出席在天津市召开的“纪念《天演论》翻译100周年——严复与天津”国际学术研讨  相似文献   

3.
由福建省严复研究会、福州大学人文社科学院、福建省社会学会联合举办的“严复社会学思想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于9月24日在福州大学召开。近百位学者分别就“和谐社会”、“严复社会学思想与和谐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协调关系”等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取得了许多共识,会议获得了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历史学会福州分会、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于1981年12月7日至12日,在福州举行“为发扬爱国传统振兴中华研究历史”的本年度学术讨论会。提交讨论会的论文共54篇。参加讨论会的有省内外专家、学会理事、会员代表、文章作者和师大历史系部分师生共150多人。厦门大学历史系主任陈碧笙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历史学系郑昌淦教授,应邀出席了讨论会,并在会上作了学术报告。这次讨论会围绕着历史上爱国人物的评价;闽、台地区辛亥革命时期的革命活动;福建与台湾的渊源关系;华侨的爱国贡献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1999年,福建省严复学术研究会组织广大会员大力开展各种学术活动,努力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该会先后召开了严复诞辰145周年纪念大会,严复与《天演论》学术座谈会和迎接澳门回归学术座谈会,录制并播放了电视专题片《跨世纪的回眸》,组织创作电视连续剧《严复》,协助中央电视台“天涯共此时”栏目在福州摄制电视专题片《严复与天演论》,发行“爱国名人严复”纪念邮品,编辑印行纪念刊,并进行严复纪念馆的筹建工作。目前,该会已成为福建省的一个组织健全,活动频繁,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团。在新的一年…  相似文献   

6.
2006年6月8日至9日,正值内地高考期间,来自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两岸四地的60余位历史教育工作者聚会香港,参加了一次名为“廿一世纪华人世界的历史教育”的学术研讨会。此次为期两天的研讨会,由香港浸会大学历史系、香港中国近代史学会和香港树仁学院历史系联合主办。  相似文献   

7.
王坚德,1948年生,福建福州人,1977年考取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历史学专业。1982年1月毕业留校后在历史系任教至今。现为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世界史教研室主任,并任中国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会理事、福建省学习科学学会副会长。  相似文献   

8.
严复的伦理思想深受西学尤其是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影响。严复认为,中国在近代被动挨打的现实应验了“物竟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规律,所以中国要想改变自己的历史命运就必须首先对中国人落后的国民性和低下的国民素质进行彻底的改造。为此,严复将进化论的自然法则运用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领域,形成了其独特的以“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主张为核心,以倡导西学、道德重建、人格重塑为实质内容,以功利主义为特征的进化论伦理思想。  相似文献   

9.
戴显群,男,1949年11月出生,福建省福州市人,1981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留校任教。1985年考取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师从黄永年教授学习唐代史和中国历史献学,1988年获硕士学位。现任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教授,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主任,中国古代史专业、史学理论与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民主同盟福建省第九届委员会委员、民盟福建师范大学总支常务副主委、仓山区政协常委、史资料委员会主任。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严复学术研究会成立于1996年1月,现有会员百余名,经常联系的学者近百名,其中包括福建省高校、科研部门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港台地区以及美国、日本、韩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地热心研究严复的学者。成立以来,举办了5场大型的学术研讨会,编辑出版了多部研究论文集。同时,运用各种形式,宣传严复,并以严复事迹为教材,加强对青少年的爱国  相似文献   

11.
洋务运动史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洋务运动史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4年12月2日至4日在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乌江大厦召开,到会的有77名国内学者和15名来自日本、韩国、美国等国的学者。这是第7届洋务运动史学术讨论会,但作为该项的国际学术讨论会,则是首次。1992年,在湖北宜昌召开上屈洋务运动史学术讨论会期间,确定由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林庆元教授筹办本届会议。经过长期筹备,本届会议由福建社会科学院主办,福州(马尾)开发区管委会承办,马尾造船厂、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福州市社科所协办。(一)本届学术讨论会再次从总体上肯定了洋务运动,认为其宗旨是“自强”…  相似文献   

12.
严复承继清代学术讲究义理、考据、辞章的治学传统,在西学译介中提出了翻译的义理“反证”说、“敦崇朴学”说和“文章正轨”说.义理“反证”旨在会通中西思想,“敦崇朴学”注重通过考据会通中西义理,“文章正轨”成就了严复作为译界的文章高手.严复的翻译是会通中西的学术方式,对当前学术经典的输入和输出均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3.
詹冠群,男,1946年11月出生,福建闽清县人,1982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本科,留校任教。1984年赴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研究生班进修学习。现任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教授,华侨华人研究室主任,专门史、世界史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常务理事、福建省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福建省黄乃裳研究会副会长、福州市人大常委会侨台  相似文献   

14.
2011年4月20日至21日,第二届“廿一世纪华人社会的历史教育”研讨会在香港举行,来自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两岸四地的近50位历史教育学者参会。本次研讨会由香港浸会大学历史系、香港树仁大学历史系与香港中国近代史学会联合主办,我有幸作为大陆中学历史教师的惟一代表,出席这次会议,同与会学者分享历史教学经验与研究成果,探讨华人社会的历史教育。  相似文献   

15.
对严复的思想的分析,应该做历史的、阶级的具体分析,不能不分时期一锅端,也不能不分主次一刀切。多少年来,包括文化大革命以前,对严复的思想的研究还不多。林彪、“四人帮”一伙为了篡党夺权需要,歪曲历史,制造谎言,把严复装扮成为“法家”,造成学术界的思想混乱。现在该是用马列主义加以科学分析,还他本来的历史地位的时候了。毛主席说过,严复是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严复之所以称为先进的中国人,是因为他曾经在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新文化与封建旧文化的斗争中”,站在这个斗争的前列,是这场斗争的杰出代表人物之一,起过一定革命作用。当然,由于严复的阶级的和历史的局限性,他的政治思想在经历这场斗争之后,并没有随着历史的向前发展而前进。相反地,在他的生活的中晚年,却由前进倒向后退。本文试图从严复教育思想的历史演变这个重要侧  相似文献   

16.
熊育钖曾自撰“远宗孔孟,近法王严”一联,悬挂其书房中。“王”是指王夫之(船山),“严”即为严复。由此可见严复对其影响之深。  相似文献   

17.
由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世界历史》编辑部和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共同主办的“西方思想的现代性演进”学术研讨会,于2003年9月11日到14日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约4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以“西方思想的现代性演进”为主题,集中针对西方思想史研究对象和方法作了讨论,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国内西方思想史研究的最新成果和思考,体现了较高的学术水平。  相似文献   

18.
学人风采     
陈名实编审陈名实(1953-)男,汉族,福建福州人,1982年7月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87年7月获教育学硕士学位。先后就职于福州第二十一中学、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现任职于泉州师范学院泉州学研究所。主要从事福建地方史的研究,着重研究地方人物、教育、宗教等。2004年1月任编审。曾任福建省地方志编委会工会副主席、人物志编辑室主任。兼任福建省严复学术研究会副秘书长、福建省董仲舒、杨震学术研究会副秘书长、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陈氏委员会副主任。现任福建省历史名人研究会秘书长、当选为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  相似文献   

19.
严复是“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之一,与同时期的维新人士相比,他不仅受过西学的训练,而且亲身体认过西方的物质明与制度明。经过一番比较后,严复认定,西方的发达、强盛,出于“格致之胜”(严复笔下,“格致”与“科学”同义),要挽救民族危亡,就必须“大讲西学科学”,进而不遗余力地宣传、推行科学,成为近代中国科学教育的首倡。  相似文献   

20.
中学历史教科书没有写到的严复的那一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复(1854~1921),字几道,福建侯官人。他“学贯中西”,是我国清末民初最有学问的人。梁启超称赞严复“于中学西学皆为我国第一流人物。”中学历史教科书是把严复作为进步的思想家来介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