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流行音乐诞生于欧美,风靡于世界。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已有三十余年时间,但对于流行音乐的创作、表演、欣赏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多不成熟的地方,这除了发展历史和速度的关系外,很重要的是与流行音乐发达国家的社会文化环境以及传统文化观念方面存在巨大差别。本文的研究着眼于流行音乐发源地之一的美国,以文化的视角观察对比其与中国流行音乐文化背景间的种种差异。以此来研究证明文化环境对于流行音乐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全局,提出了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过程,要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等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任何一种理论的传播与普及,传播路径的选择都是至关重要的。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困境,如何克服困境,选择更适合当前的传播路径,对于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各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与西方的文化交流也逐渐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而从交流走向融合。中国传统健身功法在西方传播也受到这种文化交流趋势的影响,使得这种传播成为西方的一种文化现象,其原因在于中、西方文化具有先天的共通共融的元素,特别是西方宗教文化与当代文化反思为中国传统健身功法的传播提供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5.
灾难性新闻报道具有规避风险、唤起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凝聚民族之魂三方面的正面导向价值,灾难性新闻报道在当今世界、特别是当代中国新闻传播中地位重要。  相似文献   

6.
武术在文化扩散中传播和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类文化具有扩散性,并在扩散中得到传播和发展。武术作为中化民族的传统文化,历史上,一直伴随着中国文化的扩散在海内外传播,并在传播中得到发展。在当代,其扩散和传播又表现出了显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7.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艺术长河星光灿烂,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是其他国家所不及的.中国的流行音乐创作、创新必须与民族文化结合,通过旋律、节奏、配器、表演形式等方式进行融入,以逐渐形成民族特色的流行音乐,方能长久发展.  相似文献   

8.
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兴起,使我国一些负面新闻频发地区的负面信息传播更为迅速,带来了很多的社会问题,其中地区歧视问题尤为严重,成为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首次将马克思主义社会和谐思想观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和谐社会观.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和谐思想、挖掘其背后的深刻理论内涵,是解决当代中国地域歧视问题的重要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中国流行音乐是改革开放后兴起的一种新型艺术种类,发展至今,已然成为民众生活中最具影响力的音乐样式。它经历了从"被视为‘靡靡之音’"到今日频频占据人们视野的"殿堂之歌"的艰难历程。笔者结合流行音乐的风格与特征,阐述流行音乐在中国的发展及影响,通过其文化特征引导大家正确认识流行音乐。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其要义在于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活动。由于网络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第四媒体,具有传统传媒无法比拟的影响力。因此,必须发挥网络传播的优势,加强网络阵地建设,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巩固马克思主义的主导意识形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