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高尔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教育是一项"爱心"事业,师生沟通的最好语言就是爱,有爱教师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只有用爱感化学生、教育学生,学生才会尊重、爱戴和信任你,才能在学生心目中享有较高的威信,从而把班主任工作做好。  相似文献   

2.
王峰 《宁夏教育》2012,(2):48-48
陶行知先生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是的,爱是教育的生命,是教育的润滑剂。当师爱像春雨一样滋润学生的心灵时,即使是荒芜的心灵也能开出希望之花。  相似文献   

3.
班主任工作千丝万缕、琐碎繁杂。班主任工作能否开展得好,关键是学生是否信任和喜欢班主任。只有喜欢班主任,学生才会乐意接受他的教育。只有取得了学生的信任,教师的各项工作才能得以顺利开展。如何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呢?我认为需要"三心""二意"。一、爱心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是  相似文献   

4.
金娟 《新课程研究》2007,(11):18-18
六年前的金秋,我手棒着书卷,也捧着满满的羞涩,第一次走上了讲台。那时教育只是一种工作的概念。现在,我依然手捧书卷,天天往来于讲台间,但没了羞涩,多了爱。几年的教育经历让我明白,教育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爱是阳光,能够照亮学生心灵的每一个角落,驱走冷漠,让心房变得温暖:教师的爱是雨露,能够降临学生心灵的每一寸土地,战胜干旱,滋润干涸的心田;教师的爱是一  相似文献   

5.
爱心是教育的灵魂,也是当好老师的关键。作为一名教师,要把爱倾注给每一个学生。"好的孩子人人爱,爱不好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可见,爱不是一种策略,而是一颗热情相待的心。在教学中,我们要用自己的爱心和每一个心灵去沟通,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并对他们抱有"我相信你能行"的信心。这样,才能走进他们的心灵,得到他们的信赖,点亮他们的心灯,才能成为他们心目中的好老师。  相似文献   

6.
柳斌同志曾经说过:"没有感情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教育。"教师只有通过真诚的情感去温暖学生的心灵,学生才能更好地爱生活、爱学习,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当中去。怎样通过情感去促进班级管理?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7.
正"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这么富有哲理的话,出自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之口。参加工作二十年来,我始终牢记这句话,在教育教学中深入钻研,不断探索,以"爱"为核心,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阳光教育风格,对学生进行阳光教育。一、用阳光的心态面对学生,和学生一起成长高尔基曾经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爱,是通往教育成功的桥梁。只有走进学生的心灵,才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1.把关爱的阳光洒向学生的心灵  相似文献   

8.
人人皆有爱。谁不爱自己的父母?谁不爱自己的儿女?作为一名教师,谁又能不爱自己的学生!热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前提条件,没有爱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我认为教师爱学生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真爱无痕     
殷晓林 《考试周刊》2011,(81):232-232
鲁迅先生说:"教育植根于爱。"师爱是伟大的、神圣的,是最高尚的情感,它凝结着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只有充满爱心的老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好老师,尤其是班主任。班主任的爱在教育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有了爱,才能把我们的心血化作爱的甘泉,洗涤学生心灵上的污垢,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  相似文献   

10.
我就自己做班主任工作的心得、体会跟大家进行探讨和交流。 一、用心灵赢得心灵。 “爱是教育的润滑剂”,爱是沟通教师与学生情感的纽带,通过和学生接触,我充分认识到了“爱心”在师生关系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谈到班主任的工作,我不禁想起法国作家拉封丹的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试,看谁能把一个人身上的大衣吹掉。  相似文献   

11.
崔海霞 《考试周刊》2012,(40):164-164
老师走进学生的世界,和学生一起感受生活、感受成长、感受收获,教育才有光彩,才有生命力。本文通过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生动故事,体现了爱的教育,也说明了老师"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  相似文献   

12.
"语文应该是灵动的"。出于对语文的酷爱,笔者选择了做语文教师。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该是心灵的享受,对于老师是情感的宣泄,对于学生是灵魂的陶冶。我爱语文,就应当让我的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我爱语文,就应当让我的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我爱语文,就应当让我的学生享受到心灵碰撞的喜悦。我在用心思索着,尝试着,记录着……  相似文献   

13.
刘金霞 《教书育人》2012,(25):74-75
有人说,读书是辛苦的,读书是孤独的,但我以为读书是幸福的。师生一起品读一本好书,体味其中那悠远而绵长的意境,此时,书已不再是一本单纯的书,它成了自己和学生最亲密的朋友和最善解人意的知己。因此,作为班主任的我将书变成了与学生沟通心灵,与家长互通有无的载体。一、品读书本感悟爱我又一次担任六年级的班主任,一直想通过某种载体对学生集中进行一次爱的教育。蓦然间,我想起了歌德的一句名言"读一本好书,如同和一位高尚的人谈话",想起了曾经拜读过的那本连夏丏尊先生都非常感动的书《爱的教育》,现在终于有了载体。因此迫切地想把这本影响了几代人的书与学生分享。开学初,我就向学生推荐《爱的教育》,引导学生开始阅读,着手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  相似文献   

14.
高尔基曾经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师爱是一种似于母爱、又高于母爱的感情,教师只有用爱去关心每一位学生,尤其更要关爱存在一些问题的单亲家庭的学生。  相似文献   

15.
不可忽视的空间——“中小衔接”时期的心理辅导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捷 《天津教育》2008,(10):29-30
“恐惧,紧张,焦虑,兴奋,好奇,犹豫,逞强,退缩,无所谓,进退两难……”是谁?遇到了什么事?会有如此复杂的心情?相信大家都会产生疑问。其实,这是我在自己的班中组织题为"我心中的中学"的调查时,一群即将升入中学的小学六年级学生说出的内心真实感受。  相似文献   

16.
著名的文学家高尔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关爱学生。那么,怎样的爱才能注入学生的心灵世界,触动学习的动机,激发课堂的活力,从而产生爱的教育效应呢?  相似文献   

17.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对每一位老师来说都不难,难的是爱有"问题"的"、特别"的学生。在对待"问  相似文献   

18.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做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就是要拥有一颗爱孩子的心。"在教育教学生活中,触摸是一种爱,是发自内心的、情不自禁的、一种特殊的爱。一双眼睛看不住几十个学生,而一颗爱心却可以拴住几十颗心。缺少"爱"的心灵,犹如一阵阵北方的沙尘暴,所到之处皆是冷漠。一颗冷漠的心灵,对未来还抱有美好的梦想吗?而爱心,正是沙漠中的绿洲,能带给他们清泉,带给他们更多的鼓励。  相似文献   

19.
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种心灵的唤醒。因此,谁能唤醒学生心灵的幸福,谁就开创着美好的生活;谁能开创美好的生活,谁就当之无愧地创造了“好的教育”。基于这样的推断,我认为语文教学的核心和魅力全在于此——唤醒学生心灵的幸福。  相似文献   

20.
教育是爱是的事业。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教师,我认为当好班主任的首要条件是心中有爱,要用爱去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经验与责任告诉我,要这样去爱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