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一些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教材以及其他有关的论著中,都说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还常见有这样的考试题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规定的标准答案也如以上表述。我觉得这样的表述是不准确的。在《矛盾论》一文中说:“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又说:“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这就是说,主要矛盾只能有一个,而不能有两个。上述把主要矛盾表述为两个的根据,显然是《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的“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  相似文献   

2.
拙作《试论矛盾的立体性》(载《江西师大学报》一九九一年第一期),认为事物、矛盾、矛盾运动和矛盾关系是立体形态的。恩格斯曾表述过矛盾的立体性,他强调人们依据科学提供的事实,“以近乎系统的形式”揭明“自然界中各个领域内的过程之间的联系”和“各个领域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正>一、两者含义不同哲学上,把事物分为简单事物和复杂事物,简单事物是只由一个矛盾构成,而复杂事物则是由多个矛盾构成的矛盾体系。复杂事物中所包含的多种矛盾之间力量是不平衡的,其中,必有一种矛盾,其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这种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做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做次要矛盾。  相似文献   

4.
毛主席说:“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转引自一九七一年十二月一日《人民日报》)又说:“一分为二,这是个普遍的现象,这就是辩证法。”(《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498页)这是对对立统一规律的准确、生动、深刻而又通俗的表述,包含了极其丰富的内容。下面仅就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这个角度,谈点肤浅的理解。 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就是说客观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分为两个既对立又统一的方面,都是本身包含着矛盾的,也就是说,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毛主席说:“矛盾的普遍性或绝对  相似文献   

5.
从一定意义上说,辩证法就是研究事物自身中的矛盾。事物中究竟有多少矛盾?一些哲学教科书给我们提供的答案是:小的、简单的事物是由一对矛盾构成的;大的、复杂的事物是由一对以上(或许多)矛盾构成的。这种表述有两个较明显的漏洞:其一,大与小、简单与复杂是相对的。地球可谓大矣,但从宏观角度看犹如沧海一粟;砂粒固然很小,若从微观角度考察仍不失为庞然大物。毛泽东曾对原子核内部原子核和电子、质子和中子、质子和反质子、中子和反中子等矛盾,作过生动精譬地描述,指出“在原子里头,就充满矛盾的统一”。这是研究矛盾问题的具有方法论意义的指导思想。因此,我认为,把事物区分为大与小、复杂与简单带有相当程度的主观随意性和直观性,而缺乏理论上的精确性和科学性。其二,当断定矛盾数量少时,是就某一具体事物的某一方面或某一层次的矛盾说的;而断定矛盾数量多时,则是就另一具体事物的另一方面或另一层次的矛盾说的。这里对事物分类没有  相似文献   

6.
在学习矛盾特殊性原理时,教材对主要矛盾是这样论述的:“复杂的事物发展过程中所包含的许多矛盾,其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其中必有一种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这种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起着决定作用的矛盾,叫做主要矛盾。”而高一《思想政治》教材在论述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时,有这样一段表述:“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支配着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并决定和制约着这个社会的其它一切矛盾。”那么,如何理解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的关系呢? 首先,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有根本的区别。基本矛盾是指贯穿于事物发展全过程,并决定整个过程的根本性质的矛盾。它的解决即是事物整个过程的终结,事物的根本性质也就随之发生变化。一个事物包含着许多种矛盾,所有这些矛盾的特殊性对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区别开来都有作用,但是其中只有基本矛盾的特殊性对于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从根本性质上区别开来具有决定意义。而主要矛盾则是指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过程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某一事物在自身发展的全过程中经历几个阶段,决定于它所包含的主要矛盾。主要矛盾是区分  相似文献   

7.
<正> 本人曾撰文对哲学“矛盾”概念的含义作了新的探讨和阐释,认为,“矛盾”概念有两个含义:一是作为性质范畴—指事物本身所具有的两极对立(或自身背反)的性质;二是作为关系范畴—指事物内部两个对立面之间或两个相关事物之间所具有的不平衡、不一致、不协调或互相排斥、互相否定的关系.基于对“矛盾”概念含义的这一新的理解,对于矛盾的普遍性、绝对性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原因等问题亦应相应地作新的理解和说明.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矛盾是客观存在的普遍现象,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复杂的事物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毛泽东《矛盾论》)改革传统的语文教学,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说,应以改革传统教学最具特色的以班级授课制为主要形式的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应以认真地、全面地研究和解决课堂教学中的种种矛盾为中心任务,这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对意识的内容及其属性问题,多年来,哲学教材和学术专著都作了大体相似的规定和表述。例如,艾思奇在其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一书中这样写道:“意识按其形式来说是主观的,按其内容来说是客观的,没有被反映者,谈不到反映;脱离了客观物质世界就不可能有任何意识。”(第57页)肖前等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一书中,对意识的内容与形式也作了类似的表述:“……感性形式是关于事物外  相似文献   

10.
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哲学概念,我们在学习中应正确理解、全面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1)定义不同。基本矛盾是指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并且规定着事物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的矛盾。例如,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它贯穿于民主革命过程的始终,并且规定着民主革命过程的基本性质。主要矛盾是指在复杂事物的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过程起着决定作用的矛盾。(2)对立面不同。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基本矛盾是相对于非基本…  相似文献   

11.
2003年6月第2版的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高二《思想政治》(必修),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修订而成,大大增强了可读性、思想性和教育性。但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课本有两个地方的表达不够妥当,现提出来求教于大家。一、事物性质的规定问题教材在第110页论述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对立性时指出“: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力量上超过矛盾次要方面,在地位上支配着矛盾次要方面,起主导作用。所以,事物的性质主要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按这句话来理解,这里的“事物”是指“复杂事物”,因为“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种矛盾…  相似文献   

12.
关于事物发展的动力,哲学界通常有两种表述。一是把矛盾概括为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二是把内部矛盾概括为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即“事物因内部矛盾引起发展”的提法。这两种概括都肯定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但前者对矛盾未加限制,后者只指出了内部矛盾的作用。本文拟就第二种概括谈几点初步看法,以供讨论。  相似文献   

13.
矛盾规律应表述为对立统一转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宁说:“就本来的意义说,辩证法就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事物的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是宇宙的根本规律。长期以来,人们都把矛盾规律表述为对立统一规律。我认为,把矛盾规律仅仅归结为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是不够的。因为矛盾双方不仅是对立和统一的,而且是相互转化的;转化是矛盾的普遍属性,它同对立、统一三者构成了矛盾的根本特性,缺少任何一个都不能完整地表述矛盾规律。因此,我认为矛盾规律应该表述为对立统一转化规律。把矛盾规律表述为对立统一转化规律,在哲学史上,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著作中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的一个著名的观点:“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人们至今都肯定这一观点的正确性。理解和运用这一观点来分析认识当前国际政治中的主要矛盾问题,就是要让我们从事物的性质和所处的形势去分析矛盾。在当前的现实国际政治中,依据于是否存在尖锐对抗的矛盾状况来分析,不能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在中学政治课中,对哲学概念教学作了以下初步探索。第一,讲清哲学概念的涵义,揭示本质。首先是讲清概念涵义表述的特定意思;其次讲清概念在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最后讲清概念在实践上的指导意义。如“矛盾”这一概念,教材上的涵义表述是:“世界上一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既互相对立、互相排斥又相互联系、互相依赖的两个方面,这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就是矛盾。”这个高度抽象的涵义表述,对学生来说,是很难懂的。要讲清它的涵义特征,必须讲明几个问题。①事物就是矛盾的统一体,即矛盾。②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两种相反的因素。一种是决定某物性质,使某物成了某物的因素;一种是同某物相反的因  相似文献   

16.
我们知道,“数学概念是反映事物在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上的本质特性的思维形式.”这就决定了概念的教学,是一个思维活动的过程.然而,在当前的数学概念教学的实践中,我们还存在着只是较多地关注概念本身,强行让学生记忆概念的文字表述或公式的现象,甚至认为,概念、定义就是规定,不好问(讲)为什么.显而易见,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学生  相似文献   

17.
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可以表述为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但由于内因的复杂性特别是事物质的多方面性,相应决定了事物变化的多方向性;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并通过内因起作用,但它不仅可以加速或延缓事物或“内因”变化的过程,还可能使事物或“内因”在某个方向的变化进程中断,特别是在事物变化的多方向中决定事物朝此而非其它方向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8.
一、《课程标准》分析《课程标准》对哲学常识“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这一框的内容和要求都作了明确规定。在教学内容方面规定:“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叫矛盾的主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19.
形而上学的先验分析在康德那里被提到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地位,康德的先验分析方法很快被黑格尔抓住并且大加发挥,成为他的辩证逻辑的基本原则,即“正、反、合”,也叫做“否定之否定”。辩证法原则在一个严格的形式系统即系统Z中得到一定程度的体现。系统Z所刻画的辩证逻辑主要是作为形而上学的先验分析手段或思维方法,因而属于语言形而上学。对事物内部的矛盾结构的具体表述则是自然哲学或自然辩证法的任务。自然辩证法属于本体形而上学,它与作为先验分析因而属于语言形而上学的辩证逻辑是一种互补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提出 中学地理教学中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学生在“以文释图”时,对地理事物表达不清或表述不到位;不善于逻辑推理、归纳与综合;“以图释文”时,脑中无图或难以将图形进行迁移与转换。这些都是学生缺乏地理思维能力的表现,究其原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有效的多元思维及思维转换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