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当代大学生是一个现阶段缺少独立经济能力又具有超前消费价值观的群体,他们对服装消费的需求日益增强。对大学生服装购买意愿影响因素的调查发现服装产品、价格、促销、购物环境因素与购买意愿呈正相关关系,服装款式、面料、色彩、物美价廉、折扣、换季促销、有买有赠、联合促销、店址、顾客拥挤、更衣间、服装摆设等对大学生服装购买影响力较大。  相似文献   

2.
将心理学中的自我概念应用于消费特征研究,以汽车行业为例,通过实证分析确定消费者自我概念与自主品牌产品购买意愿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消费者的自我概念中,持有情感表达自我概念的消费者购买自主品牌汽车的意愿最强烈,其次是休闲代步自我概念。为我国自主品牌的建设和自主品牌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思路:自主品牌企业市场细分的新标准可以是消费者的自我概念,由此确定企业的第一子市场,对于非第一子市场的消费者,企业可以根据其自我概念内涵和特征进行相应的定位,并开发与定位相符的产品和服务。  相似文献   

3.
"时尚网红+平台电商"的网络营销模式将网络社交资源与个人形象力变现,释放出巨大的网红经济价值,但网红经济模式的可持续性一直受到社会各方的质疑。本文运用实证方法对网红经济环境下消费者重复购买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本文的结论认为,网红电商特征和网红个体特征只是能够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准社会关系只会增加消费者的满意度,而不会直接产生购买意愿。网红电商产品质量和网红个人专业性有助于在消费者与店铺之间建立信任关系,进而引导重复购买意愿。消费者的信任与满意才是主导长期消费的核心基础。电商在进行网红营销时,要注重网红销售专业能力和价值观与产品特征的适配度。  相似文献   

4.
童装是服装品类中较为特殊的一个类别,儿童对服装的舒适性、健康性、安全性的要求相对较高,本文基于人体工效学理念,结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分析了童装中的婴幼儿服装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人口资源决定了童装市场的发展空间。有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有3亿多儿童,随着“80后”生育高峰的到来,每年还将增加1000万以上的新生儿,按每人每年保守300元服装消费,童装市场规模也有近千亿。但目前,在中国童装市场国内厂家占有的50%份额中,顶多有30%拥有品牌,大多数品牌意识、经营理念非常不足,童装市场好像是充分竞争,其实是虚假的充分竞争。  相似文献   

6.
从消费者视角来看,生物柴油的品质属性是消费者在消费生物柴油时重点关注的。以消费者为视角分析生物柴油品质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基于消费者的体验和对生物柴油的认知水平、态度及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中发现,生物柴油的便利、安全性,质量可靠、燃油经济性,成本低、排放污染物的降低是消费者认同的重要维度。也是影响购买行为极其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服装的流行以及服装流行的程度、跨度,一定程度上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产物,也是一种社会现象,更是一种时代潮流触角的具体反映和体现。众所周知,服装的流行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其产生和发展却是消费者心理期望的直接反映,并按照自己的审美观念来选择流行产品,如果服装产品能够达到他们的审美需求,那么就会容易得到他们的认可。探析影响服装流行的消费心理因素,发现其对服装流行走势的影响,显然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流行趋势、掌握流行规律,这也是服装发展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8.
服装行业应依据消费者着装需要上的差异,对服装市场进行细分。有了必要的市场细分,服装企业就可以明确自己的产品定位,服装设计人员也就可以明确自己的消费对象,并分析他们在着装方面的需要,针对设计对象的实际需要,制定服装产品应达到的目标,提出能满足目标消费者需要的服装设计方案,并由此形成服装产品个性。  相似文献   

9.
仿生设计,顾名思义是指有关模仿生物的设计。自从20世纪60年代仿生学作为一门学科正式诞生以来,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巳发展成为横跨多门学科的边缘性学科。服装仿生设计作为仿生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应用。从童装的仿生设计角度入手,研究童装仿生设计方法,探讨童装仿生设计当中的规律。并且从儿童的角度研究了几种主要的童装仿生方法,既可以使儿童穿上自己喜欢的仿生童装,也能够培养儿童的智力发展和兴趣发展。  相似文献   

10.
消费观念左右了人们的消费需求。消费需求对服装设计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中国南、北方消费观念的差异、造成了东北区域市场对服装不同的消费需求;消费观念的转变也直接影响到东北区域市场消费者对服装产品的购买取向;区域内不同层次人群消费观念的不同对服装产品的需求也会有所不同,这些因素都会影响该区域服装产品的设计,因此,明确消费观念对东北区域市场的影响,是每一个将目标市场定位于此区域的服装设计师应该清晰地认识到的。  相似文献   

11.
现今因特网发达,网络购物盛行,网络互动与顾客消费息息相关,唯有成功掌握网络互动性,才能吸引并增加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与购买行为。本研究采量化研究,以网络问卷调查,对曾经网络购物的消费者,进行网络问卷调查,以期了解购物网站的网络服务、互动营销机制、与消费动机以及再购意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将提供给购物网站做为互动营销的参考依据,协助提供消费者一个良好的网络购物环境,为企业创造价值,也为消费者创造价值。  相似文献   

12.
在不同的介入情境下,消费者对产品伤害危机的认知和反应会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如果是“低介入”购买类型,消费者不会认真考虑品牌之间的差异,一旦发生产品伤害危机,他们会积极寻找替代品.而危机后购买意愿之所以能够恢复,主要是基于对转移成本、感知风险、感知损失的综合权衡.转移成本和购买意愿正相关,感知风险、感知损失和购买意愿负相关,企业形象和外部响应的作用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浅述消费者特征对家轿购买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者的文化、社会、个人、心理等个性因素,会对他们的购车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果能对此予以充分的关注,将会对中国消费者的购车行为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我国食用油消费逐年攀升.以德州市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研究消费者的各类特征对其食用油购买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受到购买者的收入、性别、职业等特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公主裙和肚兜为载体,以点带面进行了比较分析,西洋化成人化的公主裙在国内童装市场大肆流行,而几乎同一历史时期的民族化童真化的肚兜却悄声匿迹。在当前国内童装成人化现象下,童装设计该应该结合儿童成长的生理心理特点,合理吸收和借鉴成人服装的流行元素,中西合璧,合理借鉴,找到一条适合国内童装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的发展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同时使得更多的消费者进行了网络购物。正确的对消费者的购买意愿进行研究是网络商家发展的必要过程。本文对网络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旨在对商家经营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针对微商渠道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将产品扩散模型与消费者购买行为理论相结合,分析产品扩散模型与微商渠道产品推广之间的契合点,构建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因素的模型,并以H老师的微商朋友圈为例,对H老师的人际信任和其发布的产品信息特性进行研究,通过调查H老师的朋友圈好友,收集相关数据信息,并采用SPSS24.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朋友圈卖家可信任性正向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2.朋友圈卖家发布的产品信息的特性正向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并对微商朋友圈推广产品提出以下建议:1.通过熟悉自己经营的产品、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刻画卖家的个性特征来建立卖家朋友圈良好的人际信任; 2.从产品信息内容、产品信息形式、产品信息风格等方面使朋友圈卖家产品信息发布丰富立体化; 3.加强对朋友圈的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18.
一、童装色彩特性 首先,童装色彩与客观条件的协调和谐.我们做设计服装,包括内衣、外套,还有诸如帽、鞋、袜、带等服饰配件的时候,要考虑到与儿童的性别、功能性、实用性、肤色及所处的环境、季节等多方面因素相协调.这些物品的审美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色彩的影响,即把诸多色彩围绕穿着对象进行综合考虑,以最终实现协调美为目的.协调的色彩对人们的消费欲望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19.
伴随消费结构的升级转型,传统零售品牌在体验经济时代无法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在此背景下,新零售模式以更深层次的品牌体验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也促进了品牌发展模式的更新迭代。在新零售背景下,探讨品牌形象塑造对消费者购买意向的影响,进一步研究体验营销与心理契约在此过程中的调节与中介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品牌形象塑造均提升了消费者的购买意向,不同的体验营销策略从不同维度使品牌形象塑造对购买意向的影响更加显著。研究丰富了品牌形象,体验营销以及心理契约的文献理论,并为企业在新零售环境下的品牌形象塑造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20.
如今,越来越多的体育用品零售商日益重视销售终端的体验营销。在众多商家中,迪卡侬门店的产品陈列逻辑、商店氛围营造、道具提供以及游戏互动较为出色。以迪卡侬的消费者为研究对象,借助S-O-R模型构建迪卡侬商城体验营销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的理论模型,探究迪卡侬商场体验营销如何对消费者购买意愿产生影响。通过问卷调查和回归分析,结果发现:体验营销的五个维度均积极影响消费者体验价值;同时,感官、情感、关联、行动维度以及体验价值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显著,但思考维度对购买意愿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