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汉代漆器纹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代漆器在中国古代漆艺史中占据着最辉煌重要的位置,艺术魅力独特。本论文着重从纹样题材、组合形式、装饰风格等方面对汉代漆器纹样进行梳理、归纳,试图展现汉代漆器纹样的概貌。  相似文献   

2.
汉代漆器纹样是我国宝贵的艺术财富,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地域民族特征。利用产品语义学,对汉代漆器表面纹样进行解析和再设计,总结纹样的外延语义和内涵语义,利用传播学理论寻找漆器纹样语义在现代的表达途径。利用现代设计方法实现漆器纹样元素的提取和再设计,并将图案元素应用到文创产品中,实现汉代漆器纹样语义的有效传播,为传统符号元素融入现代社会提供了参考路径。  相似文献   

3.
漆器艺术是一门比汉字更为古老的传统艺术文化。战国时期漆器在中国漆器史上是个大发展和极其繁荣的时代。战国时期的漆器以楚国的最为著名。楚漆器更是一种艺术形式和精神内涵、应用与艺术趣味的完美结合。本文从楚漆器所产生的特殊的社会自然环境和楚风浓郁的人文环境入手,从漆器的主要纹饰及其发生机制、器物造型、装饰手法、色彩的运用等方面展开,深入而全面地阐释楚漆器的纹饰的形成的美学意蕴。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美术的角度来看中国历代铜镜的纹饰,从史前的齐家文化谈起,重点叙述铜镜发现最多的春秋战国时期、汉六朝、隋唐时代的铜镜纹饰。从历代铜镜纹样风格的变化中,找出相互间潜在的演变关系,以及当时文化的影响。同时本文也展现了铜镜纹饰风格的演变历程。  相似文献   

5.
敦煌图案是敦煌石窟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融合了印度文化、华夏文化、西域文化装饰纹样的造型、色彩构成特征以及特定象征涵义,呈现出本土化和多元化的装饰风格.北凉、北魏作为敦煌石窟艺术的初创阶段,石窟图案又具有不同于其他时期的纹样造型、装饰特征和装饰风格.此期纹样图案对中国纹样装饰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也是纹样装饰历史研究中不容错过、忽视的一个阶段.  相似文献   

6.
阴阳五行思想对汉代艺术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从阴阳五行思想对汉代艺术的思想、艺术的形式(包括样式、选材、色彩、纹饰)、艺术的风格三方面的影响进行全方位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宋元时期是中国古代陶瓷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宋代陶瓷器皿承袭于晚唐五代,造型、纹饰更加多样,植物花鸟纹是这一时期装饰的主要题材,纹样风格趋于简洁雅致。元代陶瓷纹样题材主要有动植物纹、人物故事纹等,受到阿拉伯和草原文化影响,或纹饰繁密,或疏朗奔放,精者极精,粗者甚粗。通过选取宋元时期传世陶瓷代表纹样,多角度对其艺术特征进行分析,整体上来说,这一时期的陶瓷装饰艺术具有构图完整、形象自然、线条有度、主次分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汉代铜镜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上承战国铜镜,同时又开创出生动而丰富多彩的装饰风格,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铜镜制作的大发展阶段,因此极具艺术价值。文章通过对汉代铜镜中画像镜的图像分析,归纳总结出"天"与"人"这两大主题,并从追溯形成二者的历史文化源流入手,揭示图像背后所隐藏的汉代文化观念:"天人合一"的国家文化意志和儒道互补的民族性格。  相似文献   

9.
浅析汉代铜镜纹饰中的人文思想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诗  陈碧 《文教资料》2013,(5):60-62
汉代铜镜装饰艺术是当时科技水平、社会风俗习惯、民族心理、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等的综合体现。汉代铜镜种类繁多,纹饰精美,铭文丰富,折射出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纹饰同时也反射出汉代人对富贵、亲情、爱情、长寿及美好生活的期待。  相似文献   

10.
彝族漆器的造型特征、图案纹饰、色彩运用与审美意识和精神气质寓意构成了“三色文化”的特点。彝族漆器艺术蕴含丰富的地域性特点、浓郁的生活气息以及人文情怀和图腾崇拜,揭示了彝族漆器其蕴含着的彝族丰富的传统文化美。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传统纹饰的发展过程中,卷草纹作为植物类装饰纹样以它独特的艺术造型延用了数千年,它真实而又简炼地展现了植物的客观形态,同时又唤起人们丰富而美好的联想。整个纹饰整体感强烈,在和谐统一中富有变幻,展现了卷草纹鲜明的形式美规律。同时,它的特有的律动感、生命力又激发出人们对生活中所向往的、充满生命、欢乐的情感。这种可激发起人们联想和共鸣的纹样所体现出的审美理想,呈现出艺术效果,可以满足不同时代、不同人群的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12.
汉画像石是我国古代石刻艺术中的瑰宝,产生于西汉中期、兴盛于东汉、衰落于东汉末年,是汉代尊崇孝廉,讲究厚葬习俗的产物。其风格浑厚灵动,充分展现了汉代精神。文章从文化的多角度浅析汉代画像石纹样的人文概念,只是希望能够找出一条融合艺术、社会、宗教、科学认识、人类心理变迁的路.可以用来更好地解析文化活动本质:  相似文献   

13.
汉代是我国古代瓦当发展的高峰时期。考古出土的汉代瓦当装饰纹样十分丰富,尤以动物题材的纹样居多。本文选取典型的汉代吉祥动物纹瓦当,对其纹样题材、表现形式、象征意向等进行分析,归纳其装饰艺术特征,并对其所反映的汉代美学思想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湖北随县出土的曾侯乙墓是战国早期楚文化的代表性墓群,其发掘出土的青铜器、漆器等器物有着极高的审美价值。其在造型、纹饰和艺术风格上明显受到楚文化的影响,表现为象征性、情感性和多元性的审美特征,是战国早期楚文化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15.
我国古代漆器大部分仅用彩绘一种方法,黑红两色是中国漆艺的代表性色彩,人们以其抽象或半抽象的简约纹样就创造出了丰富多彩好看又实用的图案。漆器中红黑两色应用有多方面原因,并且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意识形态和审美观念。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美学、艺术学、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对楚纹饰的表现对象、发生机制、深层内蕴进行了探讨。就表现内容而言,楚纹饰有自然形纹样和几何形纹样,其中又以龙纹、凤纹、鹿纹、圆涡纹、神灵鬼怪图案最富特色;从发生机制上而言,它乃是楚民族传统审美心理积淀的结果,与巫官文化有着极大的相关性,同时,它又是楚人对自身艺术经验的总结,对前人艺术经验的继承和创变的结果;从深层内蕴而言,楚纹饰“艺术--巫术一体化”现象是楚人生命的符码化形态,它复现了楚人的宇宙意识、生命意识、审美追求和浪漫情调。  相似文献   

17.
从中原汉画看汉代民间宗教对艺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代的宗教思想十分流行,作为官方宗教的儒教和作为民间宗教的道教等的思想既相互交锋又相互依存,它们对艺术的存在状态和发展态势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使汉代的艺术在以下三个方面表现突出,即现实主义精神与浪漫主义精神兼具、内容上多反映宗教题材和宗教思想、美学风格上的气势和飘逸,而中原汉画又对汉代艺术在这三个方面的表现做了有力和形象的注解。  相似文献   

18.
古城扬州处处体现着由中国传统符号所表现出来的文化韵味。本文以扬州传统漆器艺术的工艺及纹饰特点为主线,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了扬州传统漆器特有的表现方式及造型特点,揭示了扬州传统漆艺的独特魅力,借以诠释传统符号所体现出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是"剪纸中的吉祥纹样"一课的教学设计,旨在引导学生欣赏各种不同风格的吉祥纹样,了解吉祥纹样所代表的吉祥寓意,并学习吉祥纹样的表现形式,学会用剪纸抒发自己的情感,同时进一步了解中国吉祥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20.
漆器艺术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我国,漆艺历史悠久.纵观其发展所经历的不同历史时期,汉代漆艺在战国时期的生产基础上得到空前发展,形成了中国漆工艺发展的黄金期.形成原因可归结为汉代政治的稳定和统一,经济的复苏和发展.在带来了文化统一的同时,也带来了民间美学的全面发展,同时与当时流行的黄老思想与宿命论也有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