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与同事交流,经常会说起彼此的困惑:“为什么在课堂上只看到教师提问学生,而看不到学生提问呢?”是啊,学生刚入学时对外界的事物总有着极大的兴趣,经常会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为什么这样?”怎么渐渐地他们的问题就少了甚至没有了呢?  相似文献   

2.
“啥?你家有灰太狼?”哈哈,你可别害怕,我家的“灰太狼”就是我老爸。为什么这样称呼他呢?听我给你讲。  相似文献   

3.
浸染内地数学教育多年的我,从骨子里认同这样一句话——数学是"讲理"的.教学中,我们最常问的话是:"这是为什么呢?""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样列式呢?""为什么这样算呢?"……"为什么?" 甚至于,"数学学得好的孩子,在弄明白是怎样的同时,自己会去想一想'为什么这样'"!  相似文献   

4.
“六一”的阳光为什么这样灿烂? “六一”的花朵为什么这样芬芳? “六一”的歌声为什么这样动听? “六一”的孩子为什么这样高兴?  相似文献   

5.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一部分教师中出现了一些困惑:为什么听了专家的理论讲座,看了优秀教师的示范课,而回到了自己的课堂,就“山不是那座山”了呢?一节平实的、非理想化的数学课堂究竟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在探索中,我认为数学课堂教学应该要有“四讲”。  相似文献   

6.
批斗大会开始啦 听夏老师的课越久,同学们也越来越相信,夏老师掌握着许多神秘好玩的数学方法,谁要是能把它们都学到手,那么数学考试一定能得高分。“看起来是这样,不过……”张灵栋提出了一个疑问,“那为什么夏皮皮的数学成绩不怎么样呢?”“你们!”夏皮皮被张灵栋一说,正要生气,一想自已的数学成绩确实很一般,也没有反驳的理由。  相似文献   

7.
崔鹤同 《下一代》2009,(10):15-15
1831年,吉姆·克拉克·麦克斯伟出生于英国的爱丁堡。小时候的麦克斯伟很爱动脑筋,他一天有问不完的问题。见到高高的树木,他就问:“树木为什么总朝上呢?”见到空中的小鸟,他又会问:“小鸟为什么会飞呢?”阳光灿烂的日子他要问:“太阳为什么又升又落呢?”下雨天他想知道:“天上为什么会下雨呢?”他的问题实在是太多了。  相似文献   

8.
女儿进入高中后,我算是领教了什么叫“高考战车”。我和女儿从容谈话的时间急剧减少。在女儿上高二时,没有和我商量,她就告诉我:“要分文理科班了,我报了文科。”在理性上,我是坚决反对中学分什么“文”、“理”班的,一个十六七岁的孩子,怎么可能对自己“适于”学什么作出正确判断呢?我小心翼翼地问女儿:“你为什么这样选择呢?”女儿说:“老师说我没有数学脑子……”这话让我怒火中烧,一个为人师者,怎么可以这样摧毁学生的自信呢?尽管我对女儿很有信心,觉得她是一个心智很正常的孩子,品行也没有什么必须矫正的缺陷,但她的…  相似文献   

9.
由“教育是慢的艺术”联想到我们的语文教学。是不是也应该追寻这样“慢”的艺术呢?数年后.当我们的学生回想起小学课文时,多少学生的头脑早已是空白一片了。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总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相似文献   

10.
当前,“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主张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界的一个热点话题并正在产生着极大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一些疑问不绝于耳,比如数学领域中纷繁复杂的公式、哲学领域中充满玄想的理论、历史领域中已经“蒙尘”的史实等,除了应付考试之外,学生在生活世界中根本用不上,它们对学生的生活世界根本没有用,为什么还要学习它们呢?这是不是与“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理念相违背呢?笔者认为,导致这些疑问产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许多孩子不喜欢吃有营养的蔬菜.我的孩子也是这样。可是有一次在饭店.他却把一盘子蔬菜吃得精光了.为什么呢?因为看起来,这盘蔬菜非常鲜艳:吃起来,又酸又甜,正适合他的口味。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我们为什么不把有营养的数学烹调成适合儿童口味的数学.让孩子喜欢呢?  相似文献   

12.
“学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误呢?”“怎样能防止这样的错误出现呢?”这似乎是每个小学数学老师都会自我发问的问题.确实,数学学习中,每个学生总是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错误,教师为了使学生在练习中减少错误,总是挖空心思,排忧解难.  相似文献   

13.
与同事交流,经常会说起彼此的困惑:“为什么在课堂上只看到教师提问学生,而看不到学生提出问题呢?”是啊,学生刚入学时对外界的事物总有着极大的兴趣,经常会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为什么这样?”怎么渐渐地,他们的问题就少了甚至没有了呢?带着疑惑,带着期待,走进了新课程的教学。在具体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我不断地思索着这个问题,并始终关注着学生的“问题意识”,努力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每个学生潜心读书,  相似文献   

14.
2002年7月8日晚,“稻草人”带着一项神秘的使命,与“小鱼儿”相约在网上。稻草人:小鱼儿,“烤”得怎样?小鱼儿:“烤”糊了。稻草人:哪门?小鱼儿:Maths(数学)。稻草人:嗯,数学是有点难,我也考得不太好。小鱼儿:不会吧,你不是班上的“数学天才”吗?不像我,数学可是我的“老大难”。稻草人:反正,我的感觉不太好,我也觉得挺难的。小鱼儿:你都觉得难,那我就更惨了。稻草人:大家都觉得难,对数学是弱项的同学反而有好处呀!小鱼儿:为什么呢?稻草人:你知道,题目太难了,基础比较好的同学也不一定做得出来,拿高…  相似文献   

15.
《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有许多表达强烈感情的句子。第1自然段中有这样一句话:“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教学过程中,忽然有学生问我:“老师,这句话连续出现了三个‘都’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这不是重复啰唆吗?”是啊,这是不是重复啰唆呢?我顺势引导学生:“大家再仔细读一读课文,品味一下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相似文献   

16.
张小琴 《师道》2009,(7):106-106
“太阳为什么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恐龙为什么会灭绝啊?”“为什么我是儿子,你是妈妈呢?”“为什么……?”真不知道这小子哪来这么多的为什么,有时真有点招架不住了。于是我经常背着儿子偷偷上网或去图书室查资料,有时还请教同事,搞得我精疲力竭,哎,这种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相似文献   

17.
林莉 《教育文汇》2014,(10):34-34
上课铃响了,一位语文教师走上讲台板书课文题目后,提示同学们打开课本第几页,接着叫学生读课文,或辨认难写难解的字词等。这是一些常态课或公开课教学中常见的情景。“开场戏”这样唱未尝不可,但节节课都是这样,不是太刻板了吗?为什么只是简单地板书课题就进入新课呢?为何不抓住课题做点文章,引领学生进入课文呢?  相似文献   

18.
我们身体每时每刻都会发出热。问:“我们身体含有多少热量”,这个说法是不对的。为什么这样的说法是不对的呢?这就得弄清楚:“什么是内能(热能)?什么是温度?什么是热量?”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已经把以前提出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修订为四维目标(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为什么新课程标准把“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也列人数学教学目标中呢?其实这样安排与提法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在课堂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但是在我们的数学...  相似文献   

20.
“还记得‘贴鼻子’的游戏吗?虽然我们事先对准了目标,但蒙上眼睛后却很难走直,不是往左偏就是往右偏。这是为什么呢?这个现象跟数学又有什么联系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