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不久,在南京的网上论坛西祠胡同上发生了一起名誉权纠纷,网名“红颜静”的小姐状告网友“大跃进”对其进行侮辱、诽谤,造成她的名誉权受侵害。法庭判决:“大跃进”侵权事实成立,被判在西祠网站向原告公开赔礼道歉,片赔偿精神损失费1000元。用网名公开侮辱网友而输官司,这在我国尚属首例。 在网络虚拟空间发布言论同样  相似文献   

2.
虚拟空间的名誉侵权责任与言论自由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瑛 《新闻大学》2001,(4):40-43
前不久在南京颇有口碑的网上论坛西祠胡同上发生了一起名誉权纠纷案,网名“红颜静”的小姐状告网友“大跃进”对其进行侮辱、诽谤,造成她的名誉权受侵害。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大跃进”侵权事实成立,被判在侮辱“红颜静”的西祠网站向原告公开赔  相似文献   

3.
眸眸 《网络传播》2005,(9):86-87
“你的网名是什么?”老妈在一次过年的时候突然问道。我倒是吃惊得很,对网络毫无所知的她怎么关心起我的网名来了。  相似文献   

4.
《报刊之友》2013,(9):27-27
主持人语:2013年8月21日,各大网络媒体平台的话题热点被一位网名为“秦火火”的网络红人引爆,与此同时还有一位网名为“立二拆四”的网络红人。令人诧异的是两位网络红人的“出名”却是因为涉嫌寻衅滋事罪和非法经营罪被北京警方刑事拘留,网络舆论一片哗然。在我国网络法律制度日益健全的社会环境下,进行网上蓄意造谣传谣、扰乱网络秩序、非法获取经济利益等行为已经成为法律严厉打击的对象,在公安部门的重拳出击之下,网络犯罪将无所遁形。在新媒体时代,网络言论较自由,则网络舆论监督就愈显重要,如何正确引导网络舆论已经成为社会不得不关注的问题。开展正确的网络舆论监督,具体来说,作为网民,  相似文献   

5.
Dreamwriter是腾讯开发的智能写稿软件。2018年,腾讯证券网站发布了由Dreamwriter写作的财经报道,上海盈讯公司将该文通过其运营的网站向公众传播,由此引发了人工智能生成稿件的著作权纠纷。这是国内首例未经许可传播人工智能生成稿件构成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案件。该案主要的争议焦点在于写稿机器人生成的稿件是否是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以及其权利归属等。通过梳理学界围绕此案的分析和争论,以及法院对此案及其他类似案件的裁判路径,有助于了解人工智能的应用给传播法提出的新问题,并为解决相关问题提供参考和指引。  相似文献   

6.
梧槐  宏剑 《新闻世界》2005,(7):31-33
他是一个自考生,一度在北京打工。一天,他竞冒充“北大博士”混进了郑州一所高校的队伍。不但获得4万元安家费,还得到一套120平方米的住房,6000元工资。骗局仅仅在两个月内就被揭穿。“北大博士”制造虚假简历案一度被闹得沸沸扬扬,此案可谓全国“注水简历”官司第一案,背后折射诸多法律问题。2005年5月19日,郑州市二七区法院对此案进行公开审理,当庭作出判决:打工的假博士获刑三年半。  相似文献   

7.
正这是中国首例证券市场计算机信息系统遭"黑客"袭击案件,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侦查,黑客终于浮出水面。此案惊动了中国证监会主席,他在证券会上通报了此案,提请各地证券部门严加防范。1999年4月16日上午,上海各处的证券交易所与往常一样,大厅里人头攒动,买进卖出的呼叫声此起彼伏,一切如常波澜不惊,股民们在盘整道势中难觅兴奋点。  相似文献   

8.
近日,解放日报记起诉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信息不公开一案的行政诉讼以原告撤诉而悄然退场,国内首例新闻记起诉政府部门信息不公开的案件至此告终。然而,此案留给业内人士的思索刚刚开始。  相似文献   

9.
网络评论成功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谁代表网民给小慧的后妈道歉?》(以下简称《道歉》)是一篇署网名“新闻点评第一品牌”的网络评论。“新闻点评第一品牌”只是实名作者吴双建的众多“马甲(网名)”之一。从2005年至今,吴双建以“新闻点评第一品牌”、“无边落寞”、“吴双建”、“吴天平”等实名或网名发表网络评论文章200余篇。《道歉》一文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可以说是对作者的最大鼓励.也是对荆楚网多年来积极利用网络评论来引导网络舆论成绩的最好肯定。  相似文献   

10.
武敏 《兰台世界》2014,(10):69-70
本文通过对宋代“阿云之狱”这一案件的全面介绍,使读者对这一案情并不复杂,但却在历史上十分著名的民事案例进行分析,对宋代法律制度进行系统的探索,并归结出此案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11.
庹继光 《中国广播》2013,(11):42-45
“李某某涉嫌轮奸案”持续轰动,成为媒体报道的焦点。本文分析了媒体在此案报道中的失范行为:一是披露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信息;二是随意报道案件细节,有违不公开审理的制度。新闻报道应当遵守法律规范,遵循新闻伦理,改变由娱乐记者报道类似案件的惯例,让法制记者采写报道,避免再出现这些疏漏?  相似文献   

12.
“七君子案件”是在中国共产党联合抗日号召下,国内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进步人士及广大人民要求抗日的重要时刻,国民党当局企图继续坚持“攘外必先安内”反动政策的重要罪证。从1936年11月沈钧儒等七人被上海国民党当局逮捕,1937年江苏高等法院提起公诉到1939年2月重庆四川高等法院一分院撤回起诉并牌告,这个案件历时两年零三个月。我馆收藏的此案部分档案,较为完整地记录了案件的过程,对研究中国抗日战争史和“七君子案件”都有重要参考价值,特选编公布。  相似文献   

13.
博客著作权问题与知识共享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日“,女博客状告搜狐”这一消息在网络上传得沸沸扬扬,此案被喻为中国首例博客著作权案件,也由此引发了对于博客著作权的热烈讨论。争议问题主要集中在博客的著作权归属,未经明示许可引用和转发博客文章是否构成侵权,如何完善的保护博客的著作权等方面。下面便就这些问题展开讨论。首先,关于博客作者对博客文章是否享有著作权的问题。答案显然是肯定的,然而网络作者的著作权常常被漠视,造成这种现象与互联网在我国发展初期中文资讯的缺乏是分不开的。互联网发展初期,共享的内容多是新闻,传统作品的数字化形式等等,著作权问题依然存在,但不…  相似文献   

14.
1999年11月1日 ,原南德公司总裁、“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家”牟其中涉嫌金融诈骗一案在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此案曾引起中国新闻界的极大关注 ,中央和地方的数百名记者云集江城 ,报道此案。然而 ,除了案件本身引起的新闻轰动之外 ,更吸引公众视线的 ,是案件审理过程中一个与案情无关的细节 :数位记者的笔记本、照相机、录像机、录音机被执勤法警当场没收。原因是记者没有法庭“旁听证” ,私自进入法庭 ;而且未听法庭警告 ,“未经允许”私自进行录音、录像和采访活动。法庭的“严格执法”行为引发了三个方面的后果 :一、对公开…  相似文献   

15.
2007年2月14日,拥有6个“红颜知己”的江西省新闻出版局原副局长、江西省公安厅原副厅长许晓刚,度过了一个没有情人陪伴的情人节。这天,经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管辖,由浙江衢州市中级法院开庭审理许晓刚涉嫌受贿500多万元、非法持有枪支6支一案。此案两大焦点引人注目:许晓刚不仅是“江西涉黑第一案”最高级别的保护伞,而且用“黑老大”的200多万元黑钱将小情人捧红为中国著名歌星。此案蹊跷之处还在于:女歌星傍上高官不惜离婚甘当“职业情人”,为何又将表妹推到厅官的床上?其中的奥妙在庭审中昭然若揭——  相似文献   

16.
博客案民事责任主体认定及归责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叶再春 《新闻记者》2006,(12):69-71
今年八九月间,被称为“中国博客第一案”和“首例博客告博客案”先后一审判决。在第一起案件中,网络服务提供商(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杭州博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博客网”的法人单位)被判侵权成立;然而,第二起案件中的北京博客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博客网”的法人单位)却被判没有侵权。  相似文献   

17.
陈中原 《新闻记者》2000,(3):16-17,51
“好学生”杀母案件; 一名中学生杀死生母; 一名高中生杀死母亲; 一名17岁学生杀死亲生母亲; 今年2月15日前后,类似的标题同时在全国报纸上出现,同样的消息或通讯在全国报纸上刊发。春节还没有过完,这起发生在浙江省金华市的家庭暴力案件(姑且称为“子杀母”案),在全国新闻媒介的报道下,正在演变成一场波及全国的教育反思运动。然而,作为曾采访过此案的记者,我认为这次报道的本身却存在着不少问题,很值得传媒为之反思。 案件的真相 2月13日,我们就得到消息,便立即赶到案发地,对犯罪嫌疑人A、A原就读学校教师和同…  相似文献   

18.
范伟 《新闻界》2002,(5):47
去年12月15日,辽宁《半岛晨报》转载了四川某新闻媒体的一则报道,讲的是去年7月12日四川广安市武胜县嘉陵江河段上发生的九男九女集体裸泳淫乱的违法事件。据报道介绍,这起由党员干部参加的集体“花澡事件”引起省纪委及广安市、武胜县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作为严重的违法违纪案件予以督办,并很快作出严肃处理。可是看了那处理“决定”却让人大惑不解,报道中的处理决定这样写道:“当天,武胜县纪委、监察局就成立调查组调查此案。10月10日,祝显超等人受到开除党籍、行政降级、下岗、撤职等处分。”“下岗”竟也成了制裁违…  相似文献   

19.
档案开放谁说了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军 《新上海档案》2004,(11):28-29
据2004年6月27日《解放日报》报道,上海市民董铭因申请查阅岳阳路一处房屋原始产权资料被拒而状告上海某区房地局。这是自5月1日《上海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正式实施以来,首例市民状告“政府信息不公开”而被正式立案受理的行政诉讼案。8月16日,法院公开审理了此案。此案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一向以敢于涉及社会敏感问题著称的《南方周末》更是以相当大的篇幅深入报道了此案的审理过程。  相似文献   

20.
从江苏电信侵权案看网络著作权保护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久前,两起网络著作权的诉讼引起了各界的关注。其中.王强(网名“白衣卿相”)诉江苏电信侵犯其网络著作权一案,为江苏省首宗网络著作权侵权案,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支持原告王强的诉讼请求,由江苏电信承担全部侵权责任。判决江苏电信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于15日内在全国媒体上公开道歉,赔偿原告损失2万元整、几乎是与此同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