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人肉搜索"自诞生之日起,就游走在道德和法律监管的灰色地带,引起数起轰动一时的网络事件。成千上万的网民集体发起大规模的"人肉搜索",有时伴随过激性攻击言辞与行为,令"搜索对象"的身心遭受恶性压力。由此迫使我们不得不去思考由"人肉搜索"行为引发的一系列网络伦理问题。  相似文献   

2.
分析引发"人肉搜索"的因素,大致分为五类。人肉搜索的主要危害是有可能侵犯个人的隐私权,但在反腐败领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对人肉搜索的理性态度应当是避害趋利,强化监管,使之为反腐助力。  相似文献   

3.
"人肉搜索"是近年来在网上使用频率高的新词语,其基本意义指网络上利用人工进行信息搜索的行为,早期在使用时一般带有贬义的感情色彩,且搜索对象往往是假恶丑的,但现在也可用于搜索真善美的好人好事."人肉"最初仅指"人的肉",但今天已经具备了7种意义,各种意义往往通过隐喻或转喻互相有关联."人肉搜索"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人肉"本身语义内涵更丰富,另一方面也符合新人类们标新立异的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4.
网络"人肉搜索"是互联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网络社会的形成为其提供了根本的条件.从互联网技术角度来看,网络"人肉搜索"是在搜索引擎技术的基础上产生起来的.而网络社区则为"人肉搜索"传播行为提供了一个虚拟的环境.  相似文献   

5.
人肉搜索是一种人工搜索引擎,作为一种工具,其本身不能进行道德评价。但是,很多人肉搜索是网民在就某一事件或当事人进行道德评价。也就是说,人肉搜索已经成为人们道德评价的平台。网民可以用理性的道德评价对人肉搜索的事件进行判断.以避免人肉搜索走向网络暴力的极端。本文将用道德评价这一伦理学基本概念来探讨人肉搜索.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正日益改变着人类生存与生活方式。目前"人肉搜索"已成为互联网中传播信息的重要工具,逐步侵扰社会正常秩序,侵犯广大民众的权利。"人肉搜索"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为何会引起社会动荡?是否应当入刑?能否在中国法律规制下正常运行?这些都是法律框架下需要急切解决的问题,应从法律角度分析并完善对"人肉搜索"的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7.
“人肉搜索”:一把锋利的双刃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念小释】什么是人肉搜索?"人肉搜索"是指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变传统的网络信息搜索(机器搜索)为人找人、人问人的网络社区活动。提问者提出问题,其他网民以自己的专业背景、亲身经历、道听途  相似文献   

8.
“人肉搜索”是最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新的网络现象。但是由于未能区分事实层面的“人肉搜索”与规范意义上的“人肉搜索”,导致当前人们对“人肉搜索”的认识存在诸多误区。作为法律规制对象的应当是“人肉搜索”中的具体行为特别是搜索后行为而不是“人肉搜索”本身,将“人肉搜索”在立法上予以规定是一个伪命题。“人肉搜索”是否法律化,从根本上来说是一个司法问题,而不是立法问题。我国现有的法律体系完全可以解决“人肉搜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人肉搜索有巨大的潜在商业开发价值,目前出现了收费型、塔基草根网型和淘客推广型等模式。这些开发模式的运行,提高了人肉搜索内容开发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了人肉搜索经济的发展。但人肉搜索商业开发还具有许多负面效应,如拍卖私人信息、利用人肉搜索开展不正当竞争等,损害了人肉搜索的公信力,所以人肉搜索的商业开发应严格限制在经济领域,并以不损害他人利益为前提。  相似文献   

10.
人肉搜索词义的含混性与刑法明确性之间的紧张、人肉搜索行为法益侵害的阙如、人肉搜索行为犯罪化在犯罪论上的失据以及人肉搜索行为犯罪化在可操作性层面的失败都不可避免地决定了人肉搜索行为入罪宜缓行。  相似文献   

11.
在网络时代,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以符号为中介的“人肉搜索”实现了交往史上的伟大变革。在现代价值体系中评估“人肉搜索”的伦理得失,探索“人肉搜索”主体道德自律的途径,对于倡导一种积极的公民自由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人肉搜索频频出现在各类媒体的报道之中,几乎每天都有新的人肉搜索事件涌现。欢欣鼓舞者有之,忧心忡忡者有之,双方爆发了激烈的论争。因为人肉搜索不仅不能承担救赎的重任,反而不可挽回地走上了娱乐化的道路,并且因其娱乐化,人肉搜索的道德假象更加成为不争的事实。所以,客观、冷静地看待人肉搜索是我们作出评价的唯一依据。  相似文献   

13.
网络作为一种全新的、独特的通信媒介,它赋予了网络言论自由新的特征,如何在保护言论多元化的同时对网络言论的侵权现象进行遏制,这是网络立法的重要问题。网络言论自由应以不侵犯他人正当权利及社会公共利益为其实体边界,形式上则应结合网络媒介的特殊性对禁止性言论作出特别列举。通过兼对“人肉搜索”现象进行分析,恶性贴子的实际发布者应承担侵权责任,网络服务商若不能证明自己尽到了审查、通知等充分注意义务则同样应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相似文献   

14.
网络时代,凭借高科技手段,人们对于他人隐私的获取变得轻而易举,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时有发生.人肉搜索是近年来互联网上兴起的一种资料收集的方式,它在舆论监督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也极易侵犯公民隐私权.本文试图从公民政治权利行使和隐私权保护博弈的角度出发,思考寻找引导人肉搜索健康发展的途径,以期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5.
当前高职生就业有很多问题,而就业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着高职生就业,主要表现为高职生择业心理误区和就业认识误区。笔者认为要解决高职生就业心理问题,必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调整就业期望值、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同时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再创业"的思想、培养四种基本职业能力并掌握一定的求职技巧。  相似文献   

16.
历年求职季中,总有部分同学因自卑与焦虑、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沉迷网络等原因,消极求职,错过秋招、春招等黄金求职期,甚至毕业时未实现就业。不仅影响个人前途和未来发展,还会给学校和所在院系的就业工作带来一定压力。选取高校应届毕业生因自卑、迷茫而沉迷网络虚拟世界,进而消极求职的具体案例进行剖析,探讨通过细致耐心的工作、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帮助学生解决经济困难,戒除网瘾,树立信心,积极求职,最终获得就业机会的有效做法,旨在提升辅导员业务实操能力。  相似文献   

17.
狩猎经济本来是适应森林生态系统的复合经济,从与森林生态系统相契合的角度看,其他经济类型并不比狩猎经济先进;狩猎经济也是综合经济而非单一经济;狩猎经济也能发展为现代经济,但发展为现代经济的同时,也意味着它超越森林生态法则的限制而衰落。  相似文献   

18.
引导和帮助大学毕业生树立理性的择业心态,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当前大学生择业中存在的就业心理倾向和就业难引发了一些心理问题。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关键是大学生自己要转变观念、调整心态、振奋精神,同时也需要学校加强就业教育和就业咨询服务,为大学生顺利就业提供咨询和指导。  相似文献   

19.
"人肉搜索"这一搜索方式存在侵犯个人信息权和隐私权之虞。个人信息包含隐私的内容,是隐私的上位概念。除隐私以外的能够把主体直接或间接识别出来的信息均属于个人信息的范畴。侵犯隐私权的构成要件之一是存在公布他人隐私的行为,而侵犯个人信息权的构成要件之一是对个人信息的商业利用。通过"人肉搜索"披露他人的隐私,即构成侵犯隐私权。在此基础上,如果对获取的个人信息加以商业利用,则侵犯他人的个人信息权;如果滥用获取的个人信息则侵犯他人的其他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