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富学 《家教指南》2023,(4):187-199
敦煌莫高窟第61窟被多数学者认定为西夏窟,主要依据在于该窟出现有夏汉合璧僧人题记和西夏装僧人画像。学术界存在一种误解,认为西夏文在元代基本不再使用,其实,不管是黑水城还是他地,西夏文相当流行,真正意义上的《西夏文大藏经》的首次刊刻与其后反复印制都是在元代完成的。按照西夏规定,西夏文地位在其他文字之上,而莫高窟第61窟榜题的汉文写于西夏文之前,与西夏文“特重”的情况相反;从黄道十二宫中处女座与人马座来看,不具西夏服饰特点,却有元代特色;甬道南壁的龙纹,与中原、西夏的温驯风格差别很大,却接近西亚、回鹘的凶猛风格,当与元代色目人大量入居敦煌有关。尤为重要的是,西夏助缘僧像覆盖于蒙古文题记之上,可作为铁证,证明莫高窟第61窟甬道壁画为元代之物。  相似文献   

2.
略谈凉州西夏碑与西夏文创始钟长发西夏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园地中的一簇奇葩,它历经近八百余年的时间,但仍然散发着诱人的芳香。比如那淹灭了几个世纪又被重新发现的文字一西夏文,西夏文字画繁冗,结构复杂,引得一些中外专家学者怀着浓厚的兴趣去伏案解读。百夏...  相似文献   

3.
过去人们只能依据发现的西夏官印文物来研究西夏印章的特点,但由于所见品种较少,且多为二字“首领”印,对其制度知之甚少。随着西夏法典《天盛律令》的译介公布,其中有关较为详细的法律条文,可使大学重新认识西夏印章制度的特点。西夏官印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以西夏文九叠象入印,由于这种九叠篆书笔划较多,所以屈曲盘绕的西夏文占满了印面空间,使得整个印面显得非常饱满,给人以浑厚古朴的感觉。  相似文献   

4.
王仁俊的辑佚之作《西夏文缀》卷,是传世最早的一部汉文西夏公文的汇辑之作,共辑录汉文西夏公文21篇。罗福颐辑《夏文存》其《外编》各1卷,专门纠正《西夏文缀》辑录之失。宋朝赐与西夏的诏令公文,集中地反映在宋人辑录的《宋大诏令集》中。王氏、罗氏及宋人之作都为我们今天研究汉文西夏公文提供了资料上的便利。  相似文献   

5.
1979年试用的初中课本《中国历史》第二册第三章中有《辽、西夏和北宋的关系》一节,其中讲到了西夏第一代皇帝元昊时期创制西夏文的问题。为了使学生对西夏文有一个形象的认识,还在第10页附了一个西夏文和汉文对照的插图。图中包括四个词共八个字,左边是西夏文,右面是汉文。按理每个汉文词应是相对应的西夏文  相似文献   

6.
对武威藏西夏文《五更转》进行了全文译释,并与敦煌文献中的《五更转》和俄藏西夏文《五更转》作了比较,指出流行于唐五代时期的敦煌五更转和西夏五更转,在形式和内容上存在差异。西夏文《五更转》是西夏少数民族在唐五代敦煌民间文学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文字编创的西夏民间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7.
英藏西夏文542号残片内容实际出自《贞观政要·政体第二》。该残片可与英藏3919号残片中的第218枚、第117枚、第36枚残片进行缀合拼接,与此前已知的俄、英藏西夏文《贞观政要》内容无重合,版式形制相同,应属同一版本。西夏文《经史杂抄》实际是敦煌蒙书《新集文词九经抄》的编译本,英国藏有夏译《新集文词九经抄》的两种版本。英藏西夏文2636号残片与俄藏西夏文《新集文词九经抄》内容相同但版式形制不同,两者为不同版本的两份文献。英藏西夏文3494号残片,考其条目出自《论语·颜渊第十二》,与俄藏西夏文《新集文词九经抄》在语言风格、翻译特点、思想主题、版式形制上相似,可能是俄藏西夏文《新集文词九经抄》尾佚的某一页。  相似文献   

8.
按文字系统可将世界大致划分为五大文化圈,汉字文化圈是其中之一,而西夏文又是汉字文化圈中北方的一支。西夏文除了具有社会文化信息交际的功能,同时还具有书法性。当今,对西夏文书法的研究可谓具有文化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9.
云南昆明圆通寺一担斋藏有一幅带西夏文施经题款的“药师琉璃光佛会”版画,构图与大理国“张胜温画卷”上的“药师琉璃光佛会图”相同。这幅版画上的西夏文题记内容可以在西夏时代的文献中得到验证,但其中有几个字写得不正确。估计版画产生于明代以后,并非西夏时代原物,对研究西夏文在晚期的流传或有一定的资料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伯希和对敦煌文献的考察及收集的描述,分析了法藏西夏文文献和俄国收藏的关系,探讨了敦煌研究院搜集的北区石窟的西夏文文献,回顾了西夏文的发现、研究和刊布的简单历史,从而证明法国、敦煌研究院的西夏文藏品是同宗同源的,法国藏品同俄国藏品也有部分的联系。法国藏品对于敦煌西夏文文献相互的证明、参考作用是其他馆藏无法替代的。  相似文献   

11.
西夏文学研究一直是西夏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从西夏文学总论、西夏谚语和诗歌、西夏“文”、西夏翻译文学四个方面可以看到现有西夏文学的主要研究成果,但同时在研究中也存在着不足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西夏佛教术语的来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夏文的佛经译本使用了两套不同的词汇,一套是据汉语译出的,一套是据藏语译出的,可以分别称之为“汉式词”和“藏式词”。有的藏式词在西夏开始译经时就在使用,这暗示着藏传佛教输入西夏的时间可能远比当前学界估计的要早。  相似文献   

13.
以西夏文、汉文文献为主,结合考古文物资料,分析探讨西夏兵器的种类、制作及其配备制度,以期对西夏兵器能有一个比较准确的认识,对西夏兵制的研究亦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在介绍武威市博物馆藏6746号西夏文《圣胜慧到彼岸功德宝集偈》的基础上,与武威出土的其他版本的西夏文《圣胜慧到彼岸功德宝集偈》做了比较,并在前贤研究基础之上论述了该件西夏文佛经的刊刻年代、翻译者以及翻译底本,最后就目前学术界在研究该佛经中出现的失误予以了纠正。  相似文献   

15.
《瓜州博物馆》一书公布了两件西夏文献图版,出土于甘肃省瓜州县东千佛洞泥寿桃洞,《中国藏西夏文献》甘肃卷没有收录。文章通过对瓜州县东千佛洞两件西夏文文书翻译考释,认为瓜州东千佛洞西夏文1号文书是蝴蝶装的《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印本,内容为"无为福胜分第十一"和"尊重正教分第十二"残页,其翻译底本是鸠摩罗什翻译的汉文本;瓜州东千佛洞西夏文2号文书为《慈悲道场忏罪法》卷首残页。由此可窥见西夏瓜州地区《金刚经》和忏法思想的流行。  相似文献   

16.
新发现的西夏文“工监专印”是西夏官印中的精品,印面大,铸造精美,印文为西夏文的篆字,具有很浓的金石味。佩带此印的官员在同年(贞观壬午年)还佩有一枚首领官印,同时在姓氏中具有西夏皇室嵬名的复姓,据考此人很可能与皇室有联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文章首次刊布了《佛顶心观世音菩萨大陀罗尼经》的西夏文录文,并参照敦煌汉文本对这部经书进行翻译和校注,可以为西夏佛教史和西夏语言研究提供一份新资料.  相似文献   

18.
依据图录,通过对敦煌研究院所藏0669号西夏文《金刚波若波罗蜜多经》翻译,对该文献进行了缀合和断代.在此基础上复原了西夏文《金刚经》的完整修持仪轨,并与俄藏汉文本进行了对比,分析了汉文本与夏译本的区别,在其中新发现了一个西夏文字“(弢)”,这为西夏语言文字研究提供了珍贵的材料.  相似文献   

19.
西夏藏传佛教有悠久的历史渊源,高僧封号的等级很多,藏传佛教的经典有很多被翻译成西夏文,关于藏传佛教的考古资料非常丰富,蒙古族统治者大力提倡和扶持。元朝帝师制度正是在西夏帝师制度的基础上完善起来的。元代内地藏传佛教版画艺术也与西夏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20.
黑水城出土西夏文医药文献是中医文献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学术价值。主要表现在:丰富了唐宋金元时期的医学典籍;为古医籍的校勘和辑佚提供了善本;保存了西夏本民族的医药文献,补充了民族医学内容。对黑水城出土的西夏文医药文献的整理和研究应引起中医学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