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文化身份问题是在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现代性话语。文化身份是其既有稳定性又有变动性的构成因素(阶级、性别、国别、年龄、性、种族、道德、政治立场等)在异质文化冲突中的嬗变及其组合。文化身份在异质文化的冲突中发生嬗变,广告、消费文化在文化身份问题中的影响力已经越来越大。《超级女声》通过“超级”确立身份,通过交往构建身份,通过自我身份认同达到社会身份认同。文化身份危机的根源在于自我认同的建构与社会认同的背离。个体文化身份要超越符号认同的屏障,重建文化身份的深度模式,摈除焦虑;社会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为个体身份的重建开辟绿色通道,最终达到个体文化身份和社会文化认同的双重建构。  相似文献   

2.
乡村教师的身份认同,关系到乡村师资队伍建设和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而身份认同的构建需要真正触及人的精神文化层面,故有必要从文化的角度审视教师的身份认同问题。文化学的视角下,乡村教师的身份认同是自我认同、社会认同与价值认同三重属性的统一。而在追求现代化的进程中,基于现代性与传统性的矛盾,乡村教师身份认同会遭遇城乡二元的文化区隔,相应体现在物质文化抵牾下自我认同空心、制度文化失序下职业认同模糊以及多元文化冲突下价值认同迷失。本文以为,突破此困境的路径有三个层面:在以文化自觉作为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文化导引下,以物质文化的交融来实现自我认同的内洽,以制度文化的归正来解蔽教师职业认同,以精神文化的协调共生来激发价值认同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3.
身份是由一系列的自我观点组成.这些自我观点是在特定的群体或角色中,通过自我归类或认同活动基础上形成的。身份具有社会性、独特性、稳定性和建构性。身份激活依赖于身份突出性,而认同身份过程主要依赖身份确认。当前身份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多重身份和身份确认失败上。未来的研究需要解决的主要是认同身份理论与社会身份理论的融合问题,以及身份确认与心理健康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4.
上山下乡经历是知青一段印象深刻的文化记忆,这段记忆或被作为宝贵的文化经验,或被视为深刻的内心创伤,而身份迷失却是他们的共同困境。返城知青在心灵挣扎之后省察时代情势,借寻根以寻找自我,追认和重建自我身份,这是他们进行寻根小说创作的文学理想之一。带着"我是谁"的困惑,寻根小说作家在文学创作中通过个体认同、群体认同以及民族国家认同三种策略建构其社会身份与文化身份,借以升华其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5.
来华留学生辅导员文化身份在多元文化教育场域中凸显,是帮助来华留学生融入中国高校生活、实现对话交流、塑造知华友华爱华文化品格的重要载体。来华留学生辅导员文化身份认同在自我构建与他者投射中镜像生成,于差异性与同一性中链接文化意义,从遮蔽向去弊转化中回归教育本分。对此,从文化自信视域出发,针对来华留学生辅导员文化身份提出从自我建构和他者认同着手,围绕“认同情感、认同场域、自我形象、育人共同体”发力,提升来华留学生辅导员自我归属感,增强认同感,进而引导学生学习中华文化、涵养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6.
就中国民族唱法的本质来讲,其在国家意识主导下的身份认同是一种政治认同。文化观念传统驱使身份认同是一种文化认同。从中国民族唱法诞生后的国家-政治身份认同与群体-阶级身份认同的功能,中国民族唱法在发展中的自我身份认同,到中国民族唱法多元风格的多重身份认同,再到新世纪民族音乐的以文化-民族身份认同为主的多元身份认同。中国民族唱法的每一次风格转嬗,其背后所潜藏的正是中国社会特殊意识形态规约与社会文化宰制下主体追寻自我身份的历史。因而对于中国民族唱法的身份认同阐释本质上也是对中国民族唱法主体性成长的有声解读。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社会城市化进程的明显加快以及面对各种思潮激烈碰撞的国际形势,大学生特别是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文化身份认同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身份认同是由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共同构成,并相互作用。要重构高职院校大学生文化身份认同,就要教育学生在社会关系中建立恰当的自我评价机制,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从根本上建立自信向上的高职校园文化,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归宿感。  相似文献   

8.
文化身份研究是华裔美国文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视角。在华裔美国文学史一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中,各时期的华裔美国人对文化身份的认同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有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他们在中美两个世界中对自我的认同经历了从固守中国到接受美国、到拥抱世界的过程。这种动态的思维对今天的文化发展与自我认同都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外语教师身份认同指外语教师持有的教学信念,及其对所承担的社会和文化角色的确定和认同。基于此,通过探究社会转型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师身份认同危机的成因,提出了大学英语教师身份认同的发展途径,即通过自我身份的重构,达到社会自我和个体自我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0.
二十世纪以来,学者们关于文化身份认同问题的探讨已经从早期单一固定的身份,走向双重甚至多元文化身份的认识,而文化身份认同的背后,体现的是不同文化融合的程度。本文旨在通过对《喜福会》中所体现的中美文化的融合程度来分析小说人物文化身份的建构,可以得出这个融合过程在不同文化交流中会一直进行,融合不代表不同文化的同化或者消解,相反文化融合的过程也是文化自我找到真正独立的特殊方式,真正的文化独立建立在融合的基础上,而真正的融合存在于文化协商的动态平衡中。  相似文献   

11.
在王安忆小说的负心情变母题里,痴情女性以受虐来认同男权文化,导致了自我身份认同的严重危机。本文从这一母题出发,提出当代女性应该如何建构自我身份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高职教师参与企业实践面临想不想去、能不能去和要不要再去等与身份角色转换相关的问题。从身份认同理论的自我认同、角色认同、群体认同、文化认同方面对教师企业实践教师角色转换问题展开分析,发现企业实践教师存在被动实践下的自我认同失调、经验缺失下的角色认同障碍、校企冲突下的群体认同困境、压力氛围下的文化认同危机。基于身份认同理论,应尊重主体地位,促进高职教师企业实践的自我认同;完善实践政策,推动高职教师企业实践的角色认同;深化校企合作,提升高职教师企业实践的群体认同;创建和谐氛围,助力高职教师企业实践的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3.
文化身份认同关系到个体的自我归属和精神命运,文化身份的不确定性和分裂会导向主体的焦虑感和无根感。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文化身份具有流动性,差异性、断裂性的特点,传统文化身份的恒定性,单一性受到了挑战。托妮·莫里森是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她感受到黑人对族裔文化传统的遗忘导致自我缺失,通过黑人族裔文化身份历史流变的书写,寻求白人语境中美国黑人文化身份的重塑和建构。  相似文献   

14.
在殖民背景之下,流散主体在遭遇"他"文化的过程中形成了自我的身份认同感。后殖民文学是流散主体身份认同叙事中最具代表性的演示。后殖民文学的代表人物J.M.库切因自身的流散经历遭遇了身份认同的危机,故而在《等待野蛮人》构建出一种动态的、复合的流散身份。经历了"流散"后的库切和"野蛮人"最终在"寻根"之旅中获得了自我对流散身份的认同。  相似文献   

15.
流散文学很重要的表现内容是对自我身份的探索和文化身份认同。印裔美籍流散作家裘帕·拉希莉的小说《同名人》描写了两代印度移民自我身份探索中的困境、文化融合等问题。在"第三空间"的视角下,文章分析该小说中第二代印度移民面对家庭内家国文化与家庭外异质文化之间冲突与抉择时,通过与异族青年婚恋这种方式,在多种文化间进行自身身份的探索,从而获得身份认同和文化归属感。  相似文献   

16.
马庆霞 《考试周刊》2009,(41):24-25
《看不见的人》是美国著名黑人作家拉尔夫·埃里森的成名作.小说讲述了主人公自我身份的迷失、追寻与认同的艰辛成长历程。这一历程揭示了白人文化主导下的黑人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植根于本民族的文化,增强自我主体意识,正视和认同自我身份,并建构自我身份。  相似文献   

17.
苏童和莫里森在身份认同观上有着较强的可比性.两者同受福克纳家园意识的影响,以各自的方式与福氏文本展开“潜在的对话”,都关注主流文化之外的“他者”.然而,两者在集体和自我的身份认同上又表露出不同的基调:一方面,苏童笔下的枫杨树乡人兼具糅杂的身份,而莫里森笔下的黑人群体逐步被边缘化;另一方面,两者在父辈印记与主体建构上形成了相异的自我身份认同观.  相似文献   

18.
借用心理学的身份认同理论来分析以吕红小说《美国情人》为代表的"新移民"华文文学作品,重点探讨作品中主人公在跨文化交流大背景下所产生的认同焦虑与身份迷失。主要采取文本分析法,试图将小说文本放置在更为广阔的文学社会学和文学心理学场域下来探讨作品中所展示的女性主人公芯在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主流文化夹缝中的生存困境和追寻自我的心路历程。身份认同焦虑原因是文化冲突的不可调和、身份认同焦虑的表现是归属感和幸福感的缺失而身份认同焦虑的出路在于悦纳自己。  相似文献   

19.
洪艳荣 《教育探索》2021,(10):67-72
大学生身份认同的伦理底色不仅关系到自身道德生命的完善、精神世界的挺拔、价值理性的稳健,还关系到知识理性的建构、家国使命的担当、社会责任的澄明.大学生身份认同需要经由"我"与自我的伦理自反、自我与他者的伦理承认、自我与普遍性规范的伦理内化而生成反身性身份认同、社会性身份认同、普遍性身份认同.当前,大学生身份认同中的伦理文化、伦理精神、伦理抱负与伦理气质匮乏,存在一定程度的伦理隐忧与道德风险.以伦理文化自信为价值线索与哲学依据,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伦理元素嵌入、大学课堂教学的伦理向度自觉、大学实践活动的伦理设置、大学实体的伦理文化建设等维度培育大学生身份认同的伦理底色,是必要且紧迫的教育行动.  相似文献   

20.
对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他是否还在人间》的研究,可以从身份问题入手,探讨小说中4个青年画家的自我身份认同、社会身份认同和混合身份认同以及三者之间的关联。小说中米勒诈死并改名换姓,虽然以一个富商的身份活着,但是那个热爱画画、充满梦想的青年已经死了,他最终活在孤独与痛苦的混杂身份中,即他的肉体活着,而精神已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